回覆列表
  • 1 # 親一

    我給題主介紹兩個故事吧,這兩個故事出了兩個成語,一個是“爾無我虞,我無爾詐”,”另外一個是“羊陸之交”

    “爾無我虞,我無爾詐”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故事的背景是兩個大國,晉和楚,故事的主角是華元和子反,這個華元是宋國的執政大臣,又有人要問這怎麼又出來一個宋國,這子反是楚國的令尹,反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就是這麼亂,請聽我細細道來,

    因為宋國殺了楚國出使齊國的使者大夫申舟,然後楚國出兵討伐宋國,宋國就向晉國求救,結果晉國一番迷之操作,經過一番討論,決定不派兵,但是又不想宋國投降楚國,就派了一個解揚的大夫去給宋國打氣,結果這解大夫還沒到宋國就被楚中國人抓住了,於是楚中國人就把解大夫押到陣前,讓解大夫告訴宋中國人,就說晉不派兵,結果解大夫在陣前大叫宋中國人再堅持堅持,晉國馬上派兵來援了,結果楚莊王覺得解大夫是個忠臣就放了他

    解大夫激起了宋中國人的反抗之心,抵抗了五個多月了,宋中國人一看,這不行啊,而且晉國大軍遲遲不來,快扛不住了。

    楚莊王大軍中此時也只有七天的口糧,若再不能取勝只能無功而返。楚莊王遂派子反登上土堆察看宋國虛實,宋國的華元也登上土堆,與子反隔陣相望。子反問華元:“宋國現在情況怎麼樣啊?”華元說:“很糟糕。”子反又問:“怎麼說?”華元答:“城裡的人互相交換兒子吃,劈開屍骨當柴火燒”子反說:“哎!那真是慘極了。可你為什麼要把這些情況告訴我呢?”華元答:“我聽說君子見到別人有難就生憐憫之心,小人見到別人有難反而慶幸。我看你是個君子,就把實情告訴你。”子反說:“噢,是這樣啊。那你們繼續堅守吧,其實我們也只有七天的糧食了。”說罷子反返回楚營。楚莊王問子反:“宋國那邊情況如何?”子反答:“情況很糟,他們彼此交換兒子吃,劈開屍骨當柴燒。”莊王大悅:“那太好了,我們一舉拿下宋國收兵回國!”子反說:“不行,我已經告訴他們我們只有七天口糧了。”莊王大怒:“你怎麼能跟他們說實話呢!”子反平靜地說:“小小的宋國都有不騙人的大臣,我堂堂楚國怎麼能騙人呢?”莊王說:“好吧,那我就駐紮在這裡,直到拿下宋國再回去!”子反接著說:“行吧,那您自己待這兒吧,我請求回去!”然後,楚莊王說了句基情四射的話——“罷了,你都離開我回去了,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又有什麼意思呢,我跟你一起回去算了!”楚兵遂罷兵返國。

    以上故事在《史記》和《左傳》中均有記載,《東周列國志》中也有寫,大家可以去看,比我講的精彩多了,後來被拍成了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的某一集,天晚了,我就沒有去查哪一回哪一集,如有興趣想了解更多,可以在下方留言

    第二個故事“羊陸之交”,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末期,主角一個叫羊祜,一個叫陸抗(他爹就是陸遜),這兩個國家一個是晉,一個是吳,兩人都鎮守荊州,羊祜在襄陽,陸抗在江陵,故事開始之前,先介紹一場戰爭,就是西陵之戰,就是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太守步闡降晉,吳國派陸抗去討伐,晉國派楊肇、羊祜去救援,詳情我就不介紹了,最後以吳勝晉敗,此戰讓羊祜認識到吳國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鎮守江陵,不宜操之過急,所以,羊祜開始採取懷柔政策。最終的結果是,吳人心悅誠服,十分尊重他,不稱呼他的名字,只稱“羊公”

    羊祜既歸,增修德信,以懷吳人。陸抗每告其邊戍曰: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無求細益而已。”(《三國志.陸抗傳》)

    於是吳、晉之閒,餘糧棲畝而不犯,牛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沔上獵,吳獲晉人先傷者,皆送而相還。(《三國志.陸抗傳》)

    漢江古稱沔水,今湖北仙桃市有一個古名叫沔陽

    抗與羊祜推僑、札之好。抗嘗遺祜酒,祜飲之不疑。抗有疾,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於時以為華元、子反覆見於今。抗嘗疾,求藥於祜,祜以成合與之,曰:“此上藥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諸將或諫,抗不答。

    孫皓聞二境交和,以詰於抗,抗曰:“夫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之人,而況大國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於祜無傷也。”

    以上引用均來自於《三國志,吾書.陸抗傳》

    大家看得懂吧,不用我翻譯吧,如有人確實閱讀困難,請搜尋白話版的《三國志》,直接看《陸抗傳》即可

    華元和子反就是春秋時期的君子,而羊祜和陸抗俱為當時之名將,亦為君子。這也是吳和晉的邊境地區本應是戰爭衝突不斷的地區,但經這二人一番操作簡直快成了桃花源一樣的所在

  • 2 # 雄心雅者

    中外戰爭史上有敵對雙方產生友誼:如現代戰爭史上珍寶島戰爭,在六十年代時期,中蘇(前蘇聯)雙方邊界磨擦發生了珍寶島保衛戰爭、雙方關係僵裂化20年之後,在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和前蘇聯慢慢恢復了友誼關係。之後前蘇聯解體,中國同現在的俄羅斯友誼關係更加密切,在軍事上和商貿上都是合作伙伴,合作關係互相促進發展兩國經濟和軍事。

    因此,中外戰爭史上:沒有永久的敵人與友誼,只有利益和價值的收益。

    在1979年2月開始,中國同越南發生戰爭,定為《自衛反擊戰》,雙方戰爭激烈,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勝利告終,戰後雙方己經沒有一點友誼關係。又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由於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前蘇聯解體,越南沒有了靠山,趆南向中國示好,向中國恢復兩國交誼關係,學習中國改革開放,向中國出口農業產品和商業產品,發展國家的經濟利益,因此,中外戰爭史上沒有永久的兩國敵人與友誼,只有長遠的價值和利益。

  • 3 # 幸福球球795

    敵對雙方打個平手,只是暫時休戰,沒有友誼可言,只有一方的實力,絕對強大,徹底打敗對方,才會出現戰後的友誼,例如美日關係,美韓關係,美德關係,美國和伊拉克關係,美國和墨西哥關係。

    其他關係大家都熟悉,美墨關係大家不太瞭解,美國和墨西哥在1846年至1848年發生了領土爭端,最後,美國曆經艱辛,攻下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美軍傷亡慘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獲得了利益更加巨大,從此改變了美國國家命運,為今後走向世界霸主地位,建立了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反觀墨西哥,損失慘重,割樣了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亞州失去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此國家一蹶不振,進入了中小國家行列,再也沒有跟美國叫板的資歷了,只有乖乖的和美國搞好所謂的“友誼”了。

    美日關係,美韓關係,美德關係等都是一個道理,這就是網民總說美國關鍵的時候有那麼多小兄弟幫助美國,而中國沒有。其實中國也有友好的國家,這種友好的國家與美國通過戰爭碾壓,建立起來的大哥和小弟的絕對領導的關係是不一樣的,中國是國與國正常的關係,國與國之間正常的友誼,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會更加長遠。而美國的大哥與小弟的關係,是建立在強權的形式下一方面是強大的戰勝國,另一方面是弱小的,甚至是戰敗的一方,這種關係在某一特定的時期是非常牢固的,因為什麼事都是大哥說的算,小老弟根本就沒有話語權。這種牢固的關係,一旦大哥衰敗,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例如原來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解體之迅速,令人瞠目結舌。所以美國要拼命的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否則下場就象丟掉獅王地位的老公獅一樣,下場悲慘

    那麼做獅王,還是做獨行的猛虎呢?

  • 4 # 鬥天鬥地鬥自己

    “聖誕停火”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部戰線的大部分德軍與英軍在聖誕節期間停止互相射擊,併成為“短暫的朋友”的事件。1914年聖誕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五個月,整個西部戰線發生了一件令德國最高統帥部和英軍最高參謀部驚恐萬狀的事:西部戰線的交戰雙方突然間停火了,先是一兩個連隊不放一槍,最後是整個西線數百萬一線部隊全部停火!交戰的一線部隊指揮官們誰也沒有下過停火的命令,而且也沒人知道哪支部隊率先停火。

    在接下來的近90年的時間裡,歷史學家和戰爭學家們苦苦研究這個堪稱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謎團。有人說,是某個反戰的高階軍官暗下停火密令;還有人說,是思念親人的士兵自行停火。然而,沒有一種說法有確鑿的證據。

    2003年11月11日,德國史學家米切爾·於爾格其推出了他寫的新著《大戰中的小和平》說出了一個結果。兩遍吹口哨,吹出了停火!當然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不管是那種!本質是士兵厭戰導致全面停火。這是毋庸置疑的!

  • 5 # 楓丹白露211735932

    戰爭,一旦開戰,你死我活,何為友誼?戰爭是由政治引起的。政治是以一種文皺皺的文明方式表現出來的,一旦露出真面目,它的背後便是殺機和暴力。戰爭是解決政治難題的唯一手段,戰爭結束了,政治又上臺了。所以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戰爭是殘酷的,但也是有規則的。國家有法律,宗教有信仰,戰爭也有,那就是<日內瓦公約>。其中最重要一條是: 放下武器就是戰俘。要善待戰俘,救死扶傷,不能虐待其生活與人權,更不能無故槍殺。

    戰場無友誼,但不乏人性與人道,這類例子太多。例如: 雙方在激戰時傷亡過大,一方便打著白旗,要求暫時休戰,為的是搶救傷員。另一方立即停戰,也開始搶救自己傷員。這時,交戰雙方已無敵我,大家都默默幹著同樣的事,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即使有人抽菸借個火,對方也是客客氣氣。當然,這並不排除戰爭中,因偶然事件,敵我雙方發生的官兵友好場面,但那只是因人性產生的友誼,在戰爭中只是個別現象。

    在二戰中,典型的人道主義發生在東線。1944月2月在科爾孫突圍交戰中,德第十一步兵軍軍長齊默爾曼將軍,為掩護主力突圍,親率一黨衛軍營斷後,最後全部陣亡。當蘇軍衝上陣地時,這位將軍已戰死,手裡拿著一枝步槍。在他身邊七橫八豎地躺滿了忠誠他的黨衛軍士兵。為尊重這位將軍,蘇軍他舉行了隆重的下葬。

  • 6 # 賈樹國1

    有。

    舉一個國內的例子,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是死敵,打了十年的內戰,因鬥爭的需要,轉入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又開始合作了,雖然這種合作並不是十分友好,但縱觀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堪稱是友誼的典範,國共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和衝突,這是國共二次合作化敵為友的典型案例,也是友誼的象徵。

    國與國之間也有化敵為友走向友誼的,比如中日之間,在中日的歷史上,幾乎都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自從中國站立起來以後,就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因中日在國際共運體系中的共同需要,在七十年代兩國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為中日友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在中日後期歷史上因複雜的國際因素的影響,主要是美國的影響而發生了諸多不愉快,但並沒有徹底破壞中日友誼,現在中日友誼還是在健康的持續和發展中,只得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有人只吃紅薯減肥,請問這種減肥方法安全不?適合所有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