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週一言1

    年輕人本身工作壓力重,又受西方文化影響,加之膚淺地認為過年就是吃好,玩好,享受好。根本就沒有想到還有精神層面的文明文化的講究,過年時還有大量的年輕夫婦都上父母家過年去了,就沒此注意和講究了。貼春聯加喜慶願望是相同的,不貼的各有各的原因!

  • 2 # 跟胡哥看古村

    從胡哥的經歷來看,這個問題似乎是個偽問題。也許是胡哥生活的城市太小,反正沒有見到過過年不貼春聯的。每到年三十,下午太陽落山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將大紅的對聯貼好。在沒有禁止放鞭炮的時候,放完對聯還要在院子裡放鞭炮。即便是住在樓房,也要跑下樓去,在小區院內放一通。喜慶的氣氛,就在鞭炮聲中、在緩緩升起的夜幕中逐漸包圍了我們。年味漸濃,能聽到砰砰砰的剁餡聲,此起彼伏。團年夜就這樣降臨了。

    這十來年的變化的確很大,剁餡包餃子的少了,好多都是提前在超市買現成的,到晚上再包。但是貼春聯卻沒見少的。屋內的春晚還在等待中,但是,屋外面的春聯都是早早貼好了的。也不再拘泥非得太陽下山之前,但也不會在臘月二十九貼,還是要趕在年三十那天去貼好,特殊情況例外,比如提前下鄉回老家的,那就有兩種情況,要麼請對門鄰居幫著到點貼,要麼乾脆就提前好幾天貼好再走。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房子有多套,只好提前貼好,也為不住人的家貼個喜氣。

    最特殊的情況不知道大城市有沒有。那就是家裡有親人過世的,第一年是不貼春聯的,第二年貼白紙春聯,第三年貼黃紙還是藍紙來著,記不大清了。大致如此,不是絕對。

    所以說,就胡哥的生活經驗而談,沒有在一線二線城市居住過,只能將我們這種八線小城市的現狀談談。所以雖然有些偏題,只能供參考。

  • 3 # 手帳王羲之

    題主意識到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新的文化現象,與時代變化密切相關。城裡的人不貼春聯,確實不在少數。

    古代春聯起源於在大門上貼桃符,以驅邪避惡。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春聯這件事。

    貼春聯放鞭炮吃年飯,是以往迎新年的標配,傳承了幾千年。近年來鞭炮的禁放,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放鞭炮在公共安全、環境保護上確實造成了危害,但作為一種文化記憶,也在無可奈何地遺失,而且還暫時找不到象樣的替代品。放鞭炮那種怯怯的害怕和喜歡,造就的恰如其分節日氛圍,似乎沒有什麼替代物是可以象鞭炮那樣表達民風民俗的。

    春聯的命運比鞭炮似乎好一些,但前途堪憂。春聯的文化影響力是巨大的,它承載和體現了古老文明,與傳統古代詩歌、民俗文化、書法文化、文化名人緊密相關,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遺產。

    時至今日,在廣大農村,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也不同程度呈現出差異性,一些地方還不很興盛,說得不客氣點,很多鄉村已經見不到門前的那抹紅了,著實讓人覺得,既“年味”不足,也不見了民俗文化的獨特風味。

    城市更是如此。現在城市商品房裡的人,即使住在隔壁,抬頭不見低頭見。但你知道對方的名字嗎?鄰居從哪裡來?每個人獲得的資訊都還比不過刷人臉的那臺機器多。一般人對鄰居家門上貼著的春聯,當然也就未必能駐足觀看賞評。開個玩笑,也許貼著一張商品房推廣廣告,都覺得比春聯有“價值”,這就是文化的悲哀!

    還好還有很多城市裡的家長,還能鼓勵自己的孩子,以文房四寶這樣的舊方式,用稚嫩的古體字,記錄和傳承著春聯這樣的文化樣式。

    本來城市化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但還真不知道,何時起,才能重新把春聯這樣的文化記憶,從即將荒蕪的地方拾起,透過什麼載體,在城市得到還原和普及?

    除了城市病帶來的問題外,很多城市商品房,很多門的建造結構也有問題,似乎容不下一對春聯、一條橫批;哪怕一張“福”的位置,也因為“貓眼”“看人”的需要,也無處安放。

    還有就是外來文化的衝擊。很多年輕人喜歡過洋節,吃“洋食”。要不是各地的小吃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絞盡腦汁地努力頑強地生存著,刺激著華人的味蕾,估計年夜飯也會變得不倫不類,一桌子的菜,怕是要用外文翻譯成中文的方式叫出名字來。

    救救春聯吧,特別是那些整天叫著要“快速迭代”的年輕人!

  • 4 # 祖上古田人

    這個與接受的文化不同有著密切的關係!還有對於周圍的環境的巨大影響!極大多數人都不興這個,你一戶人家貼的花花綠綠,人家覺得你另類,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可能覺得可笑,城裡人早上起來一張眼都要錢,都是“節約”二個字鬧的!

  • 5 # 尚清子實用易學

    本人覺不是對老輩(且不說年青的)城市人有啥成見,何況本人還算城市人,只是透過貼春聯略微剖析下人性,只是略微,有一說一嘛!

    本人過了年五十一歲,七歲起(那時是1975年)就在濟南生活,就幾乎沒見過過春節有貼春聯的,連年青人結婚時幾乎沒有貼喜聯的。為什麼?

    拙見原因如下:

    1、主要還是農村差異大,雖然很多人也都是從農村進城的,但是他(她)們覺得比起農村、農民有優越感,凡是同農村沾邊的都土氣、甚只很多城市人那時給農村人起一公共外號:“老杆子”,從骨子裡覺得高農村人一等,因為只有在農村才貼春聯,很多又都是老婆當家,從農民完成小市民、小資的轉型,都很長了不少潔癮,貼春聯嫌把門上刷的黏黏的,不衛生。

    2、那時住樓很少,但住樓房的更講衛生了。

    3、即便住平房,都是大雜院,一院住很多家,一個院有幾個會寫毛筆字的?不象那時又沒現成的?本人長輩那代往上,一院很多文化都不算高,即便有個巴中專、高中生,那不一定會用毛筆。

    4、象本人父親教師,也會用毛筆,也從來未寫過春聯,為什麼,撲楞不開。一家五口那時還算大房子,擠在26平米的平房內,得虧傢俱不多,尤其冬天,吃飯、睡覺、生爐子都在那26平米還分三間的平房內,不同用鋼、鉛筆寫字,用毛筆桌子很滿蹬了,根本耍不開。

    5、大部分都是雙職工,大部分不象當教師的,能提前很多天放假,時間不充裕。

    6、而再說到現在城市更是沒有平房,只有樓房,並且住的更高階、豪華了,更講潔癖,也就更不願因刷漿糊弄的門上黏黏的。

    7、現在年青人雖然文憑層次提高了,但也更不注重這些了,並且年青人會用老筆的越來越少了。

    說的不對處,望見諒!

  • 6 # 心中蓮915

    其實城裡人也貼春聯,不貼的是租房子的,過年回家省錢,還有門上不太好貼的,就用別的春節用品代替了,比如只貼一個福,真正不貼的極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三角柱長側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