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山如畫任君遊
-
2 #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李舜臣穿越到唐朝,早加入唐軍了。畢竟明朝是北韓的宗主國,高句麗和北韓沒關係,只是統治地域重合。
李舜臣不傻,知道誰才是應該效忠的物件。北韓國王在明朝也只不過是恩賜的二品官。他李舜臣能在大唐軍中混一個六品參將的位置已經足夠光宗耀祖了。
更何況如果李舜臣加入高句麗軍,將會面臨比對陣大唐名將更為難的問題~和日本人合作。當時北韓半島上有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與唐王朝為敵的高句麗為一統半島,聯合百濟攻擊最弱小的新羅,新羅向大唐求援,大唐這才派兵入朝,大敗高句麗和百濟聯軍。百濟向日本求援,雙方爆發白江口大戰,日本人被打敗,高句麗,百濟亡國,新羅在大唐支援下一統半島,由此奠定了今後千年的東亞秩序。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作為新羅王朝的後世的北韓國李舜臣和大唐的關係都比和高句麗關係更密切。就算不管時間線和因果定律(也就是如果高句麗人贏了還有沒有他李舜臣。)。妄圖讓讓抗日名將李舜臣和日本人合作,還不如讓丁汝昌來幫高句麗更好?至少人家有近代化的鐵甲艦,那豈不是無敵?北韓水師大破日本人的最大倚仗:龜船能夠承受定遠艦的一次撞擊不?但悲催的是,題主說的這幾位將軍全是陸軍,也就是說,哪怕你把整個太平洋艦隊搬過去,人家還是隻會跟你在陸地上打。
如果李舜臣真帶著他的龜船艦隊穿越,並且得了失心瘋加入了高句麗,並且和日本人合作,那他面對的就應該是由劉仁軌率領的大唐水師。兩支軍隊的確可以為我們奉上一場古代的經典海戰,到時樓船對龜甲,強弩對火槍,勝負難料。但以李舜臣那可憐的政治水平會是老謀深算的劉仁軌對手?一個不過是名將,一個卻是丞相大才,隨便一個反間計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畢竟聯軍這邊簡直從頭到腳都是破綻。要想讓李舜臣把自己畢生的水戰經驗傳給“日本友人”,一定是無敵寂寞對不對?嫌一千年後的壬申倭亂中的北韓人死的太少,要給自己加地獄難度。
所以李舜臣如果智商正常的話,他應該儘快加入大唐軍隊,然後在他們的幫助下,打敗高句麗,並以自己的戰功,在大唐軍隊系統中謀一個比較高的職位。然後上書唐高宗,痛陳利弊,建議東征倭國,並付諸實施。這樣才能拯救千年之後的北韓,而不是和大唐軍隊作對。
至於如果非要生擒那些名將,教題主一個辦法,就是加入武則天陣營,做來俊臣,索元禮的鷹犬,陷害忠良,這樣帶幾十個不良人或者金吾衛就可以實現這些夢想。但這麼做的還是李舜臣嗎?
或者你何必這麼費事呢?直接讓現在哪個南韓將軍帶著他的軍隊和全套美式裝備穿越過去,在確定他和他計程車兵全部是高句麗人後裔的基礎下加入高句麗軍隊,絕對比李舜臣和他天知道混了多少中國血的艦隊穿越穿越更有用,組織一支百人突擊隊,絕對可以生擒中國這些將軍。至於武器和彈藥補給,還有後勤,你軍隊都能穿越了,完成這些還難嗎?本來以北韓半島的物產條件,別說現代裝備,就連龜甲船都難以養起,所以哪怕明知日本人會再來,北韓朝臣還要裁減水軍唐朝只會比明朝更為糟糕。李舜臣會不會成為“蒙古海軍司令”都是也是。
回覆列表
如果讓南韓人說。那麼答案會是:你開什麼玩笑,我忠武公豈會去打這種小嘍囉,如果不是外星艦隊集結八大平行宇宙集體入侵,我們忠武公是不會出手的。
但是對這兩段歷史有些瞭解的人肯定知道李舜臣是不可能打贏的,謙虛點說給他五百萬打不贏,認真點說那就是給他多少人他都不可能打贏。
先說一下你說的這三位大佬,另兩位就不說了,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在這裡我要為蘇定方正名,在我看來縱觀中國歷史蘇定方都是可以排的上號的名將,只不過因為政治原因,死後被武則天集團一直黑,致使現代人有很多誤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蘇定方的戰績:
徵東突厥,二百鐵騎突襲敵營,勝。
徵西突厥,一萬對敵十萬,勝。
平定西域,晝夜疾馳三百里,勝。
泛海遠征統領十萬水陸兩軍,勝。
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北韓半島南部。
從這些戰績中我能看到,以少打多、長途奔襲、陸戰、水戰、水陸兩戰、大集團軍作戰、多種形式的軍事指揮蘇定方都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而且作戰時蘇定方也是身先士卒,愛兵如子。而且蘇定方也是一個非常潔身自好的人,對貪墨之事也很不恥,還曾因為這一點被他的貪汙上司陷害。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唐朝的軍隊其實是多國聯軍,各種少數民族很多,能很好的協調安撫這些人也是需要很大能力的,從這些種種就能看到蘇定方不管是軍事才能還是人格魅力對戰爭,對部下都有著絕對的掌控力。
再說李舜臣,說李舜臣就不能不說鳴梁海戰。其實在鳴梁海戰之前李舜臣就可以說是南韓的功臣,因為在此之前的倭寇入侵,他的表現是最好的。但是他太過自大,誰都看不起,不僅和其他官員交惡,而且,對自己計程車兵也談不上愛兵如子,只能算及格,這也導致在鳴梁之前,他被滿朝針對,被奪兵權。只是鳴梁的時候確實沒人了,才讓他出來。而且當時明軍水師來了之後,他也是鬧矛盾,後來還是明軍主帥出面一頓誇,才感激涕零,好好打仗。這種什麼心事都寫臉上,說一句就要幹仗,誇一句就感激涕零的人是很明顯做不好主帥的。
再說他的軍事才能。雖然現在南韓人把李舜臣捧上天,但是更多的是北韓歷史上沒有其他可以拿的出手的人物了。只能捧他,來作為一個名族象徵。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是很值得商榷的。鳴梁海戰時李舜臣擔任的不是主攻這種很重要的任務,不要只看南韓人意淫的《鳴梁海戰》,當時主攻的是明軍,北韓就是打打輔助,而且還是一個恬不知恥的貪得無厭的輔助(詳情可以查閱明史,或者更有趣味的明朝那些事兒)。所以軍事才能是有,但是你說很強那有些說不過去。而且李舜臣是一個水兵將領,陸戰本領並沒有什麼體現。要想和這三位大佬過招,是不可能只有水戰的。
最後一點,就有點玄學了,那就是運氣,一個偉大的將領不僅要有蓋世的勇氣,機智的韜略,更要有驚人的運氣,這在古今中外的偉人裡經常見到。但是李舜臣卻沒有,他做的龜船其實防禦力是很強的,而且開口很少,但是就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他竟然在自己船裡掛彩了,其他人都沒事,就他掛彩,而且就這一下就掛了,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而且打仗從來都不是看人數的,要看後勤和統帥的才能。當時的唐朝國力再加上那些從隋末一路殺過來的猛將和久經戰火計程車兵,不是說一個人可以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