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燦爛52630

    主要看一個人的品性,行為舉止。人是群居高階動物,如果做了有損害他人利益,有損害公共設施環境,有影響社會風氣等……因此我們有了一個道德觀念。

  • 2 # 句讀先生

    哲學觀念的道德永遠是上帝的務虛,而關於道德的起源,生物學家在最接近人類的靈長動物中做過這樣的實驗: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溼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溼了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這隻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B,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B一頓,特別的是,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或是媳婦熬成婆 )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

    從作用上看,道德的形成是基於社會世俗化的規章制度,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凡是違反這些規定的往往都會給部分人帶來傷害,而為了避免這樣的傷害再次發生,他們也會懲罰違反者。從而形成一種區域社會大多數都認可的“社會契約”。

    道德的形成都有著其社會意義和背後的利益關係,這也是最世俗化的道德存在形式,即使康德努力區別個人利益和絕對理性的道德,也不可能改變道德存在於世俗化的世界的事實。只是說道德並沒有進度條和評分標準去衡量,用相對主義去解釋,他更多的是當事人自己認為怎樣的行為帶來的收益更大。而具體的收益分別有,社會形象的提高和心靈的享受。因為沒有類似量化聰明程度的智商值那樣的道德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衡量尺度。

    但是沒有可以量化的標準,不代表沒有標準,普世價值觀仍然是秤砣行為的一把尺度,但是他並不能讓每一個人都滿足。就像用模糊數學原理做出來的人臉識別,仍然會有識別錯誤。人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不完全取決於世俗的衡量,也部分取決於個人所處的生活文化和經驗。

    正如馬克思所言:賠本的買賣沒人做,殺頭的買賣有人做。生活在社會預設的“社會契約”中,讓人慢慢地產生了如同柏拉圖所說的:內心的聲音。即使沒有人在現場,大多數人會在違反和不違反“社會契約”中鬥爭,最終尋找到個人行為與利益,心靈的承受的協調和平衡的選擇。如果說現實利益的誘惑(收益)讓人感覺值得承擔違反“社會契約”帶來的懲罰(成本),大多數人往往鋌而走險。

    宗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大心靈的負罪感這樣的成本,從而讓人更有道德。無論是基督教的《摩西十戒》,還是佛教的六道因果輪迴,都是透過對普羅眾生社會行為善行的指引。每當自己想要衝破道德的約束時,都有一種負罪感。在違反“社會契約”的成本上加了個特效。另一方面則是當人做善行的時候則會在心靈的享受,加入道德的秤砣。

    但是道德的形成不完全依賴宗教,道德的形成更多來自共同利益的約束。就像《自私的基因》所述,每個人都在想辦法為了讓自己或者接近自己的基因(有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人)得到更好的保留。如果說損害自己的部分利益反而能夠讓自己或接近自己的基因得到保護,他們也會選擇自我犧牲。正如螞蟻在面臨火災的時候會抱團衝出火海,犧牲部分,保留整體。

    道德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帶著私心去做公益,在康德看來仍然是不道德的,但是我想他極為苛刻的標準認真去追究,沒有人能夠達到,因為每個人都有生物本能——獲益。“帶著私心去做公益”,不僅能夠帶來更多數人的幸福,也能產生更多的社會財富,更有可持續性。道德的界定不應該簡單地從動機維度去衡量,可以有多幾個指標去評價。

    正如失控列車向昏暗的隧道行駛過去,壓死一個人還是死5個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你還是要有所選擇,無論如何總會有罵名。總會有指責你行為不道德的說辭。正如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也沒有十全十美的道德選擇,總會有不足,也總有人會拿那些不足作為你的不道德的指控證據。既然如此,那就遵從內心的聲音去選擇吧

  • 3 # 味哎兒

    人及人生以及人群有願意不願意現象,從而形成公識共識。

    公識共識被述敘出來就是崇尚與禁忌。羅列出來呈:

    樂意不樂意

    公識共識

    崇尚禁忌

    言行規範

    教化教告

    妨與不妨

    良與不良

    好與壞

    製造與破壞

    保護與毀壞

    其中把妨礙否定名成道德,把保護否定名成公德。

    此列除教化教告被傳承表示外,其它各列都是達不到時逐級墜落的。人們判斷一個人及人群大致依據於此。但民間多用,從而與書本上略有不同,也與王法不太一樣,最適用邊遠山鄉,人口少處,及國外。

  • 4 # 尚旭第六視角

    宋明理學家認為,道之形體謂之天,之於性情謂之健,之於流行謂之命,之於主宰謂之帝,之於氣化謂之太極,之於人謂之性,之於物謂之理,發用謂之德。 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之生出於道,萬物之死歸於道。萬物之生也,道不增一分;萬物之死也,道不減一毫。

    在《心經》則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道之生物死物皆出於無心,本於自然。道能生物,則無物非道所生,亦無物能生道,否則道就不本體了。

    道與太極一樣,不落有無,不生不滅。若道有,則必為物所生。若道無,何以生萬物。道雖不生不滅,然道有興廢。所以,道之為言非無非有,即無即有。 道能生物,物生其用,謂之曰德,德即道之發用。佛家講體相用,體即道體,相即器物,用即功能。萬物及其天賦的功能,即是德。

    《說卦》:合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取法道之有德,治萬事萬物止於至善,窮通物理,盡格人性,體認天命。合道順德是功夫,理物於義是境界。窮理盡性是功夫,體認天命是境界。

    ————執象乾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歷三去三留的波折,謝娜是如何加入快樂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