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時光歌者王阿癲

    我不否認三國的波瀾壯闊,可是,三國畢竟是亂世,亂世是國家的不幸,是人民的災難,然而,卻是人才的幸運,這種幸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值得犧牲國家民族利益和老百姓的生命嗎?

    言論自由的時代,我們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想要去北京,你可以選擇無數條路線,乘坐無數種交通工具,你也可以突發奇想,跑到上海!

    亂世,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班武藝,你方唱罷我登場,老闆們更識時務,也懂得利用更多的人為自己服務,這有利於打破社會階層的歧視和人與人之間的偏見,更多底層有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獲得機會。然而,戰爭是殘酷的,拼的就是殺人放火,搞破壞的能力,每一種能力都對應一個行業,殺人放火的行為受到嘉獎,並大力提倡,不斷擠壓搞建設的人的生存空間,巧取豪奪的幸福不會長久,建設得來的幸福才能長治久安,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更擅長搞建設,發展經濟!

    亂世,也是一個放大器,最能磨礪人,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就是活著,他會不顧一切去捍衛這個權利,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把黃巾起義到孫權稱帝這段時間也納入三國,這段時間,各地軍閥混戰,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兼併戰爭時期,也是老百姓受苦受難最嚴重的時期,當然,更是將星輩出,人才鼎盛的時期。這段時期,統一天下的難度較大,可以試著遠交近攻的戰略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或忘乎所以,或心灰意冷,把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刻在自己臥室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低調,務實,廣招賢納士,並完善人才管理系統,使人盡其才,適當減少老百姓的賦稅和徭役,發展生產,提倡艱苦奮鬥的作風,使物盡其用。至於軍事,沒人會比軍人更懂軍事,平時嚴格訓練軍隊,發展一定數量的職業軍人,透過訓練發現不足,並及時改進,此外,大力提拔那些在戰場上磨礪過的軍人,特別是能夠對各種戰場環境具有敏銳嗅覺的人,並授予他們足夠的權利。然後,等待時機!

    孫權稱帝到劉禪降魏,三國終於名副其實,這段時間,大家都討論了很多,我能力有限,也不多班門弄斧,總之,要打第三國的主意,必須兩國聯合,一同出兵,逐步瓜分目標國的土地和人口,此外,為了鞏固同盟關係,一定要賄賂盟國的重臣,多給盟國君主送禮,即便耗資巨大,也不得不做,讓盟國君主萌生更多好感的同時,再讓盟國重臣替自己吹耳旁風。等到滅亡了目標國,也不能立刻就圖窮匕見,而是把獲得的利益更多的讓給盟友,並加大與盟國的軍事、經濟和文化交流,收集盟友軍事部署、軍人特點、戰鬥力情況,以及地點地形特色等情報,以發展生產為藉口,派人和當地農民交流,特別是當地長年氣候怎樣,那一年有哪些新變化,並詳細記述,做到天時和地理都瞭如指掌。在大後方積極練兵,練兵的藉口,如果是劉備,就說是要準備向西北方向發展,如果是曹操,就是威懾草原,如果是孫權,當然就是將東南亞納入版圖!當然,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我們能夠在盟國的軍隊中製造矛盾,挑撥他們的關係,這是最好,如果不能,每一仗,我們都要準備好2.5到3倍的兵力,這些士兵,最好夜行軍,而且也要減少火把的數量,當然,行軍路線一定是事先勘測完畢的,要戰,必須打閃電俠,而且要保證一擊必勝,倘若敵方有軍隊來支援,我們要迅速撤退,放敵軍入城,等到敵軍的先頭部隊入了城,我們再去切斷他們和後續增援部隊的聯絡,敵人行軍,一定疲憊,戰鬥力大打折扣,我們以逸待勞,給他們迎頭痛擊,十拿九穩,當然,選擇良好的伏擊地點,利用天氣等作偽裝,就不再贅述!

    戰火又起,總要有原因,當然,如果想要替換太子,不妨把太子派到邊關,偽裝一部分盟國老百姓,或者直接向盟國老百姓散播訊息,說太子想要破壞兩國協議,親自舉兵攻打盟國,並鼓勵他們打死太子,當然,也不一定要是太子,必須要是一個在本國舉足輕重或者德高望重的人,用他的死來挑起戰爭,人都是很好利用的,找藉口並不難!至於戰端一起,戰爭該怎麼推進,交給職業軍人就好!

    劉禪降魏到司馬炎滅吳,這段時間,魏晉統一已成大勢,給魏晉出謀劃策純屬多此一舉,所以,對於孫吳,他們有沒有什麼辦法來避免亡國呢?蜀漢投降,孫吳孤身面對魏晉虎狼之師,的確很難,可是以弱勝強,不是不可以,孫吳應該團結自己的一切力量,特別是經過一系列動亂,孫吳人心不定,當務之急就是穩定軍心和民心,此外,水軍仍然孫吳最厲害的武器,長江仍然是孫吳最堅固的防線,除此之外,以弱勝強,要有勇有謀,有進有退,依舊是收買魏晉重臣,如賈充之流,積極散播謠言,迫使魏晉臨陣換帥,最後,戰前準備,要積極把老百姓遷徙走,如果魏晉來勢洶洶,那麼,最好避其鋒芒,保留有生力量,魏晉軍人再多,他們勞師遠征,也會漸漸露出疲態,“敵進我退,敵疲我打”,而且每佔領一座城,魏晉也得不到補給,還要分兵把守,那麼,即便孫吳不直接和魏晉交戰,最後能夠到達健康的魏晉士兵也不多,當然,每一座城的周圍,都要留下一少部分兵力作為襲擾,讓魏晉分不出更多士兵來進攻,隨著魏晉戰線的拉長,後勤保障就顯露了出來,孫吳一定要指派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偷襲魏晉糧道,將所有糧食全部燒光。另一方面,孫吳還要組織另一部分精銳部隊,重點對魏晉佔領的城池進行攻擊,這些城池最好選擇在相對後方的位置,迂迴作戰,最後形成整個國土範圍的大包圍圈,一步一步蠶食魏晉佔領的城池,當然,上兵伐謀,營造一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

    打敗了魏晉的進攻,將魏晉軍隊趕出國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此外,要積極向長江上游發展,逐步佔領原來蜀國的土地,並積極追封原蜀國的君臣,尤其對劉備和諸葛亮兩個人,要大肆封賞,趁此機會,仍舊將國號重新定名為漢,算是繼承大漢的衣缽,以漢臣自居,另立漢室傀儡,以秦嶺巴山長江天險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隨著魏晉打了一系列敗仗,他們一定士氣低落,可是孫吳不能一下子就決一死戰,避免魏晉置之死地而後生所爆發出來的強大戰鬥力,而是要逐步蠶食,一點一點吃魏晉,與此同時,積極聯絡北邊的少數民族,給他們許諾榮華富貴,在背後襲擊魏晉,使魏晉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如果計劃實施順利,那麼魏晉終究會被孫吳取代,等到孫吳吞併了魏晉,一統天下,三國寫上了句號,此外,再搞個禪讓儀式,孫吳重新啟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把物理課上得既生動有趣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