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鑑

    問題含金量很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在吹簫。

    杜牧作品,包括有多方面成就,彰顯著內外兼具的審美情趣,尤其詩、賦,二者無論哪一方面都堪稱名家。

    其文學主張意為主,氣為輔,以辭采章句手法對作品內容和形式進行處理,並在吸收、融合前人基礎上形成風格。譬如,他古體詩中有著杜甫和韓愈等影子,題材廣闊,筆力雄渾。而新體詩又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獨成一派,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特別是一些膾炙人口傳世佳作,如《題烏江亭》《山行》《江南春》《淺懷》等,氣勢如虹且精緻婉約。

    譬如《過華清宮中》一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地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整個詩中,沒有露出半點對唐明皇的憤懣,卻用小小的荔枝,點開了安史之亂原委。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作品中,七絕成就無疑最高。律詩文詞精美意境悠長,議論警言內斂雋永。而詠史則立意出奇,卓識高遠,借古諷今,通幽曲徑。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隱含著如果周郎你借不到東風,二喬就是銅雀深鎖下場。

    在審美情趣上,個人認為,縱觀杜牧所有作品,既有高遠的愛國主義寫實呼喚,也有云淡風輕的生活之趣,更有憂國憂民的地借古諷今。審美色彩趨於多樣化、立體化。而對生活的熱愛,也賦予了他善於捕捉自然景像中一草一木,文字大氣從容又不失靈秀的心裡變化。

    譬如《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短小精悍的詩句裡,字字猶如白切,卻有著極強畫面感和呼之欲出的審美情趣。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而這首詩的審美情趣中,既能看出作者對人生、命運、事業鍥而不捨的態度,也能感受到其對事物規律的清晰邏輯觀。或許,也正是這種和諧統一的審美情趣,最終才使他成為羽扇綸經的詩詞大家。

    結:

  • 2 # 素雅凝輝

    有著小杜之稱的杜牧,他和李商隱是晚唐詩壇的兩座高峰。

    杜牧(803一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文學家。青少年時期就讀經史,關心國家命運。二十六歲中進士,又制䇿登科。曾先後在江西、淮南各節度使府中作了十年幕僚。三十六歲內遷作京官。

    杜牧的散文受益於韓愈,內容是敘寫有關國計民生以及論述軍事的。語言精準流暢,自然生動。

    杜牧的辭賦也寫得很好,他的《阿房宮賦》對封建社會統治者的奢侈荒淫享樂生活作了深刻的描繪。託古諷今,以史為戒。

    杜牧在詩歌創作上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晩唐時期社會狀況急轉而下,宦官當權,藩鎮割劇,又爆發了黃巢大起義。面對這種情況,詩人們大都憂時嗟生,消極悲觀,關注物件從社會轉入自身情感。吟誦男女之情蔚然成風。而杜牧的詩歌抒發了他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杜牧在《感懷詩》中感慨於藩鎮割據、橫徵暴斂所造成的"黎元愈憔悴",想對國家有番作為;《早雁》詩以象徵手法表達了他對由於回鶻侵略而被迫背井離鄉的人民的深切同情,"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㪚哀。"《河湟》詩對朝庭的昏亂和國力的衰減以及無心收復淪陷的河隴地區表示了無比憤慨對人民表示同情。"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這類詩具有簡練渾括的特點。

    杜牧的詠史詩多用歷史題材諷刺、揭露統治者窮奢極欲的荒淫生活。他的《過華清宮三絕句》以人們熟知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形象地描繪了封建帝王的荒淫、昏亂,含蓄地諷刺了晩唐帝王的腐敗生活。"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他的《題桃花夫人廟》被人稱為"二十八字史論"。還有《赤壁》詩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句,《烏江亭》詩中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句,都是藉助歷史上的個別事例,對成敗興亡的關鍵問題發表獨創性向的議論。這類詩句具有含蓄深刻、託古諷今的特點。

    杜牡他的詩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抒情寫景的絕句,尤其善用七言絕句。往往就用四句詩就勾畫出一幅完整而優美的畫面,或抒情、或敘事、或寫景、或議論,都能情景融合,餘味無窮。在唐代後期以杜牧許渾為代表的詩文形成了清麗,語言典雅,空靈飄逸的感傷詩風。他的《九日齊山登高》、《江南春絕句》、《泊秦淮》、《山行》、《秋夕》、《赤壁》、《題鳥江亭》、《清明》、《寄楊州韓綽判官》等等七言絕句,詞采華美清麗,畫面清晰鮮明。每首詩都蘊含著千古名句,驚豔千百年,中國從小學到高中語文課本都有杜牧的古詩入選。這些詩都具有俊爽活潑的特點,另人讚歎不已。

    杜牧有《樊川文集》流傳於世。

  • 3 # 孤竹國人1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二十六歲時進士及第又制策登科,授巨集文館校書郎。曾任黃丶睦等州刺史,轉司員外郎,死時五十一歲。杜牧所生的時代正是唐代後期多事之秋,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恢復唐帝國昔日的繁榮與昌盛,自稱:“豈為妻子謀,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絃歌教燕舞,蘭沚浴河湟。"杜牧在生活上放達自任,不拘小節。他自稱:"嗜酒好睡,其癖已痼,往往閉戶,便徑旬日。吊慶參請,多亦廢闕。"這種生活態度雖也表示了對禮教束縛的蔑視,但更多地是出於對自己遭遇不滿的緣故。他有一些詩寫對妓女的情愛,雖不能說沒有一些真實的情感,而總的說來從士大夫玩賞女性的心情出發,連他自己也說:"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在文學上有著比較進步的見解,他主張文章應"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把內容放在首要地位,指出形式是從屬內容的。這就是他的詩作審美觀,在這種思想主導下,在自己的創作中他力圖貫徹這種主張,即文章為事雨作,不作無病呻吟。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伏以元和功德,凡人盡當詠歌記述之,故作《燕將錄》;往年伐吊之道未得其所,故作《罪言》;……寶曆間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他的詩作多是為了諷刺時弊,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 4 # 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提到杜牧,先奉上一碟老少皆宜的開胃小菜: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更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出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而一筆重寫之後,全詩戛然而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 5 # 水吉子

    杜牧在文學史上曾被許多人當作“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風流才子”。他也的確有因失意而生活放蕩的一面。但事實上,他首先是一位關注民生、富有識見才略的有志之士。

    他是一個寫政治時事和政治抒情詩較多的詩人。在《感懷詩》、《雪中書懷》等長詩中,他縱論時事,抒發自己的政治思想。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他用了比興的手法表達了對南逃難民的真摯同情。

    杜牧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還表現在他對婦女不幸命運的描寫上。如《杜秋娘詩》、《張好好詩》等,是以淪落的女子為題材寫的長篇抒情詩。

    另外,他的古體詩抒情、議論、敘事舒捲自如,筆力豪健;他的律詩清新流麗,毫無雕琢之感。但他成就最高的,還是詠史和寫景抒情的七絕。這些詩呈現的審美傾向精煉、含蓄、婉轉、常常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表達豐富的情思。

  • 6 # 秀雲涵天

    個人背景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是三朝元老宰相杜佑之孫,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博古通今,二十六歲,高中進士。目睹唐帝國的種種內憂外患,政治上很想有一番作為。讀書時特別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尤喜論兵,作文多篇,註釋《孫子》。

    總之,杜牧在晚唐眾多詩人中別開生面,成就顯著,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對後世影響較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人該不該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