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友王政秋

    北宋大詩人一一蘇軾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如君指頭上?

    蘇軾在這首詩中所思考的,不僅僅是琴!而是琴和人的手指彈動琴絃所發出的優美音樂。缺一不可!

    光有琴聲發自琴,為何把它放在盒裡就不響了呢?如果說琴聲發自手指間,為何在你的手指上卻聽不到琴的聲音?

    這充分說明,琴之所以能彈出優美的弦律,它不只是因為有琴,更離不開人的手指拔弄琴絃產生振動才能發出聲響。這也是現代人所說的,振動產生波,而聲波能讓人兩耳聽到聲音!所以說,人的手指和琴是發出琴聲的物質基礎,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來。

    由於琴絃粗細不一,所發出的聲音音調也就不同,於是就形成了高低不同的樂曲。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的是無聲無形不生不減。

  • 2 # 豫齋

    琴詩,聽上去像是要寫琴,實則不然。宋詩以理勝,蘇軾的《琴詩》也不例外。且看《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大意是:如果說琴聲發自於琴,那把它放進琴盒裡為什麼不響呢?如果說琴聲發自於手指,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從詩的意思上看,這首詩講了一個關於如何彈琴的道理:光有琴,不行;單靠手指,也不行。要彈出優美動聽的琴聲,是琴和手指互動的結果。

    《楞嚴經》有一段論述說:"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琴詩,簡直就是形象地解釋這個譬如。

    因此,我們可以說,琴詩不是在寫琴,而是要透過“琴與指”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普世的大道理:任何事情,不能單純地從某一方面來看,不能誇大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

    所以,任何結果,都不是單獨的某一因素所決定的,而是多種因素互相配合完成的。人要成功也是這樣,是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共同作用、協調統一的結果。

  • 3 # 蘆葦luwei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被稱作《琴詩》的大作,後世得其真傳的唯民國時期韓復榘張宗昌二人。只不過韓張二人所寫的被稱作“打油詩”。

    被譽為今古第一文人的蘇東坡如何寫出這種類似順口溜的東西?莫非是以訛傳訛?這還真不是!所謂的《琴詩》還真就是蘇大文人所寫。詩的意思也一目瞭然——如果說琴可以自己發聲,那麼為什麼把它放在匣子裡就沒有樂聲?如若音樂是從人手指頭上發出來的,那為啥不直接用耳朵去靠近手指聽?

    要想知道蘇東坡為何寫出此詩,那還得熟悉當時的時代背景。《琴詩》做於黃州,烏臺詩案後,蘇軾死裡逃生,帶著一家老小被貶到黃州,有了這次驚心動魄的經歷,蘇軾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他轉向了宗教,但佛教的超脫和無我精神,又與他本身儒家的現實思想產生矛盾,所以,當時的蘇東坡非常苦悶,《琴詩》借寫琴而抒發其矛盾的心態,很類似於高僧所做的佛偈,我覺得當時的蘇東坡也很可能是受了《楞嚴經》的啟發——“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到最後蘇東坡到底有沒有明白他所探求的人生意義?我覺得沒有。

  • 4 # 吃素的穿山甲

    蘇軾的《琴詩》很簡單樸素,意思淺顯易懂,一副素顏模樣: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當然是寫琴呀,不是寫琴難道是在寫“鋤禾日當午”嗎?

    宋詩的特質是長於說理,富有思辨色彩,這一套路在宋詩中屢見不鮮,透過自身的主觀心理感悟去賦予吟詠物件一種更富有個性化開放性的理解,這與宋人的文藝審美有關。

    蘇軾還有一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與這首《琴詩》有著相似的藝術風格。而更有甚者,透過看似文不對題想象力越軌的表達去闡述一種道理,比如朱熹《觀書有感》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此說來,蘇軾的這首詩透過對琴、琴聲和手指三者之間關係的一種戲謔性的論述,玩世不恭中又帶有一股濃濃的禪意。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借物說理,以實見虛,言近而旨遠,詞簡而意豐,這短短的四句詩與佛家的四句偈很相似,是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說到底,文無定法,詩無達詁。儘管這首詩意思十分明白,但在一定意義上說,也大致相當於無題詩。若說不是寫琴,也可以說的通,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其實蘇軾在詩文中這麼聲東擊西的例子還很多,比如《石鐘山記》,就把遊記寫成了論文,而且還在妙趣橫生中拿古人酈道元、李渤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 5 # 雲鶴166082174

    《琴詩》是一首哲理詩,雖然直白,但理解不同,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只能靠讀者按自己的方式去解讀了。

  • 6 # o十一二o

    琴,自古以來就是文人的文房四寶之一,素來就不是單純的指一件器物。通常古人用它來指代心曲、心志、心聲、追求等,譬如岳飛的“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蘇軾的《琴詩》也不例外,雖題目為琴,但所說的實則與琴無關,將之換成簫、琵琶、箏,甚至是筆也無不可。

    如若不信,且看原文。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全詩淺顯易懂,幾乎可以說是直白。宋詩有很多作品都是寓理於詩,蘇軾此作,也屬其中。

    像蘇軾這樣的文學大家,如若狀物寫琴,定然會有一萬種方法和修辭手法來表現琴的方方面面,譬如蘇軾的另一首描寫初春江水的詩,全篇不見一個字來描寫江水,但讀來句句都有江水的味道,讀罷通篇,一副春江景色躍然腦海,不愧是大家之作。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但《琴詩》卻不然,詩句直白通俗,雖有琴字,但讀罷全詩,引人入勝的卻不是琴,而是理,道理。所以說,這首詩僅僅是講了一個道理:做事,從來不是隻需要主觀願望或者赤手空拳單身匹馬就可以完成的。既要有客觀的條件,還要配合主觀意願或者團隊合作、彼此配合才能成事、成勢。

    當然,只要的意思在我理解就是這樣,但因為各人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經歷和體悟,會有細微的差別,但這已經不是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著重辨識的一個方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暴龍屬於幾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