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游魚文化
-
2 # A玩命流星
智勇雙全、顧全大局,應該是藺相如一生最完美也是最貼切的註腳。而古往今來,也有許多文人騷客對藺相如的氣節和大義凜然的氣度折服,紛紛留下文字對藺相如進行歌頌和讚美。宋代的徐均曾吟誦:“缶擊何分秦勝負,璧還不是趙存亡。最憐恃勇偏輕舉,直挾君王冒虎狼。”而詩人陳普也寫道:“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溼灰。白起殺心如未謝,二家隨璧獻章臺。”等等,藺相如雖已永遠塵封在歲月裡,但他的事蹟亙古流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評價一個人,站的角度位置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對於藺相如他是大家心裡熟知的那個,怒髮衝冠敢於站在秦王的朝堂之上與秦王對峙的人,他是那個在澠池會上敢於血濺秦王的人。大家對藺相如的印象是勇敢、機智還有隱忍。藺相如,他的出生不可考,只知道在風雲交際之時,他在繆賢手下當門客,當時的藺相如平頭小子一個,無權無勢,他是無論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和趙王發生聯絡,更想不到還和秦王有交集。
藺相如是個能說會道的人,在趙王苦於找不到合適的送和氏璧的人選時,藺相如便出現了,經過繆賢的舉薦,藺相如成功擔任了趙國的使臣。他奉命出使秦國,並且見到了秦王。在秦王的地盤上,藺相如用和氏璧要挾秦王,要秦王答應之前的承諾,割讓十五座城池以換取和氏璧,秦王沒有答應,但是秦王放過了藺相如,並且還秦王也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這樣他才獻玉。秦王照做,卻沒想到在這五天裡,藺相如早就讓人到著和氏璧回趙國了,秦王知道真相後很生氣,權衡利弊最後還是把藺相如放回了趙國。
而澠池之會,一樣也體現了藺相如的勇氣和智慧。澠池之會藺相如依舊同趙王出使秦國,在這次宴會上,秦王百般刁難趙王,讓趙王為大家彈瑟,趙王在宴會上頗失顏面,為了挽回趙國的面子,藺相如挺身而出。手捧著缶來到秦王的面前,跪著請求秦王擊缶,用同樣的方式刁難秦王,並大聲說道:“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話一出口雖然秦王有一千個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只得,勉強敲擊了一下。藺相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雖說他的手段比較強硬,還用欺騙的手段換回了和氏璧,但是他站在國家的利益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的發展,如果說藺相如是個虛偽的小人,那麼他也是勇士,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藺相如就是這樣的勇士,所以他才敢毫無畏懼地正視秦王的雙眼,毫無畏懼地隨時準備為趙國粉身碎骨。
而他又是隱忍大度的,在澠池之會之後,藺相如的名氣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到秦王的賞識。不久之後,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是趙國的名將,也是戰國的四大名將之一。他很不服氣,自己辛辛苦苦打拼這麼多年,為趙國出生入死也才是上卿的位置,而藺相如才上任多久,連升三級。廉頗不滿藺相如,處處與他作對,但是藺相如一直隱忍,處處忍讓廉頗,大家都問他:“廉頗這麼為難你,你為何還能忍受得了?”藺相如的回答折服了所有人,他說:“廉頗和我都是趙國很重要的人,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秦國,不能在內部產生矛盾,讓別的國家鑽了空子,為了大局考慮,為了國家的安全,我是應該這樣做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覺得很慚愧,便赤著上身揹著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此二人冰釋前嫌,結為好友。負荊請罪,體現的是藺相如顧全大局的長遠眼光。
藺相如的死有兩種說法:一說“澠池會”後,秦國要攻趙國,趙王便以太子郚作為人質。趙王為讓太子有人照應,派相如赴秦地侍太子。不料太子在秦得病而亡,相如因此獲罪,被處死。又說趙悼襄王時,秦攻趙,廉頗兒子廉丕戰敗,藺相如聞訊驚叫口吐鮮血而死。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孝成王七年藺相如病篤”。又說相如是病死的,按照中國古代的喪葬傳統,藺相如死後,官方或家族將其再由邯鄲回葬家鄉曲陽是符合習俗的,所以,相如很有可能是病
-
3 # 路遙lgy
提起藺相如,就會想起“將相和”與“負荊請罪”的故事來。而“怒髮衝冠”與“完璧歸趙”的典故更是來自於藺相如。
戰國時期,趙慧文王得到了一塊“和氏璧”。這塊玉最早是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就“和氏璧”。這個事情被秦國秦昭王知道了,就企圖將這塊寶玉佔為己有。於是寫信給趙王,假意欲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
趙王擔心秦王有詐,不想送“和氏璧”,又擔心秦國派軍來征戰。和大臣們商量了好久,也沒有辦法。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出使秦國。趙王立即召見藺相如。
藺相如就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知道他來來後,並沒有按照正式國家與國家的禮儀再朝廷上接見他,而是很傲慢在臨時居住的宮裡召見了藺相如。勤王接過璧後,很喜歡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的大臣和姬妾傳看一番。藺相如見秦王的輕蔑態度很生氣,見他們只是看“和氏璧”,也不談用十五座城池交換的事,於是,上前說“這璧上還有些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拿著璧,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髮直豎,帽子都被頂了起來。激昂的說“……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又讓姬妾們傳看,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結果,已經知道了。藺相如在敵強我弱的政治背景下,不卑不亢,沉著果斷,面對秦王的無禮,十分機智的應對,拿回“和氏璧”,又陳詞激昂,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
回覆列表
藺相如,被人們銘記的功勞還是在於課本。完璧歸趙、蠅池會盟、將相和都是比較著名的故事。
這些故事不在此贅述。
完璧歸趙和蠅池會盟其實都是藺相如憑藉一身膽氣,避免了趙國在強大的秦國面前被欺辱。真是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豪氣沖天。
司馬光有評:"相如抗節不撓,視死如歸,卒欺秦王而歸璧於趙。"
將相和的故事,表現了藺相如膽氣之外,柔的一面。藺相如不畏當面呵斥秦王,不懼朝廷之上辱罵秦王朝臣,卻禮讓廉頗三分。
非藺相如懼怕廉頗,實站在國家利益層面上委屈自己。把藺相如的膽氣又向上提拔了一個高度。最後也是以柔克剛,將相成和。
司馬遷有評:“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總評,"其人勇士,有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