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男孩談話比較容易因為他戒心小,小女孩可能就不願意搭理你,但是有的小學生也會不理你=有的小男孩說”媽媽說不和陌生人說話”。雖然是住一棟樓的鄰居……談話總是無法繼續下去,觀點總不被重視,自己說的話父母左耳進右耳出的原因是什麼?
回覆列表
-
1 # 卷珠簾外
-
2 # 嬌蒂詩生活優品彙
主要是認知結構不同
腦子裡想的不同
跟孩子講故事,談遊戲,他們關心的內心世界,他們喜歡的表達方式
跟老闆彙報工作和結果,沒有共同語言先做好傾聽
談話總是無法繼續下去,觀點總不被接受不被重視,原因:主要是人微言輕。
但是,有遠見和獨特思想的人,即使其因一些原因身份卑微,但他們所看到的問題所說的話所提的建議,未必不對未必不重要。須知,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我從小體弱多病,學習和工作、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過得很不如意,所以,往往和那些自以為高大上的人特別是同學談話,總是被他們當“屁話”。貌似馬大哈的我,在發言談話中若是發現他們不把我的話當話,無法繼續說下去,往往我就來個自我安慰,其實是給他們個提醒(暗示)地點到為止長笑一聲,隨即保持沉默。
和我打過交道熟悉我我的人,很明白,像我這樣的人,人微,但言不輕。特別是我本著好意而說的話或提的意見,遭到別人反對或輕視時,本大姐一聲長笑後脫口而出的那句“警言”,遲早或者不久就會一語成讖。
記得我十四歲那年夏天,傍晚,我到鄰居一個姐妹家玩,她一家人一起在挑選擇洗剛從菜地割回來的韭菜,打算次日早晨拉到(以前是騎自行車)市上賣。我看到那韭菜又長又大,但葉子尾端已枯黃,就對那大叔說:叔,用菜刀把韭菜切掉三分之一,這樣韭菜看起來好看多了。那鄰居大叔,嫌我多嘴,示意我那姐妹即他的女兒,帶我離開他們家。我放下手中正摘洗的韭菜,哈哈一笑:“我不說了,叔。你不按我說的去做,看看明天你韭菜能不能能賣出去。”說完,我就跑出他們家。果然,第二天,大叔的韭菜沒賣出去多少,五、六十斤的韭菜,就賣了十來斤。
2012年暑假,我回家鄉探親,參加幾個中學同學的聚餐,大家酒足飯飽後,高談瞎扯起來,我總插不上話題。他們所提的話題不是炒股就是職稱,或者就是加薪之類。他們,有工作有地位,功成名就,發財升官。唯我不順,成了“無產階級”的“太太”。話間,我自認為我倆是青梅竹馬的一個同村男同學,大談他在單位的官威,我覺得,他對下屬太冷漠無情了,於是勸他幾句,得饒人處且饒人。他生氣了,衝我:“你懂什麼,你沒做過領導……”我打斷他的話:“好,我不懂。你記住,總有一天,你會摔下來,甚至一無所有!哈哈……”那年的九月中旬,他真的出事了,被他得罪過的幾個下屬,聯合外人暗中整他,告發他賄賂市級被處罰中的某貪官,他也被撤了職位,丟了工作,並被雙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