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狗十三》有感,家長總是拿成績定孩子的學習?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多好?為什麼不能誇獎自己的孩子呢?
7
回覆列表
  • 1 # 貴圈兒探姐

    狗十三是一部青春殘酷物語,它火完全不取決於卡司,完全是因為劇情讓觀眾有共鳴。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妥協,變成了父母希望你成為的模樣。

    但當我們長大後在回憶過往,看到同樣的情景會莫名的心疼。如果看了電影沒共鳴的,那隻能說你有個幸福的童年。

    從受眾角度講,它特別適合年輕人,父母去看。片子雖文藝,但直給的啟示並不少。

  • 2 # mianmao

    因為很寫實。

    幾乎是每個人看到都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比如被父親訓要懂事的李玩,和看著活的還不錯 的父親。

    相似的爺爺奶奶。

    還有一點是作品夠好,放映的時機不錯。

  • 3 # 院線電影推薦

    感謝邀請。首先《狗十三》上線前口碑打出了一條好路。其次《狗十三》最大的slogan就是被禁五年。對於“禁片”這個噱頭會吸引來很多好奇的人。第三,青春,叛逆,童年教育永遠是很有評論點的,每個人都想看看人家小時候到底是什麼樣的,然後和自己的對比,評論就應運而生,繼而就形成了口碑。第四,貴在真實,有很深的代入感,童年的悲慘和後來得這種轉變很容易激發出觀眾的同情心。最後,狗十三的票房其實並不怎麼好。

    手機碼字。大家聖誕快樂

  • 4 # 薄面貧生

    感謝邀請。塵封五年,《狗十三》終於上映了,我們期盼的不是做為這部電影觀眾去獲得心靈的愉悅或是藉慰,而是想透過此片宣洩我們殘酷的青春。它不是一部電影,是安放回憶的媒介,讓我們敢於回憶青春,敢於表達,是我,我的童年和青春即如此。“你知道人就是這樣的,你在夏天很難理解冬天有多冷,搗亂冬天又忘記夏天有多熱,如果存在平行宇宙,這樣的問題就好解決了”。有了平行宇宙,也就有了逃避的藉口。

    《狗十三》的票房不高,到目前只有4800萬,因為排片的原因,並沒有收貨如此高口碑相對等的票房收入,不禁對這部中國產優質影片的惋惜。曹保平導演將我們成長中不論是來自父母的愛,內疚或是責任,都表現的極為真實,並且細膩和完整。透過一個十三歲小女孩李玩對家庭和青春由抗爭到逆來順受的成長經歷,最終被殘酷的現實磨平稜角,變成了父母想要的那種乖孩子。同時也揭露出當代社會的棍棒式的家庭教育,父權暴力的威嚴震懾,重男輕女的偏頗思維等等現實問題。所以影片不在於是否明星出演,而在於是否能引起觀眾和社會的共鳴。最後好的青春片不是讓我們陷入過去的回憶無法自拔,而是給予我們向上成長的信心和力量。《狗十三》就是這樣一部影片,他不是要挑起孩子與父母的矛盾,不是讓你覺得童年和青春又多殘酷,要吸取回憶所給的反思,因為終將有一日,你也會為人父母,是否也會變成你曾經討厭的人呢?

    如果你看不懂這部電影,那麼祝賀你,你的青春很幸福,但並不是現實都如你的經歷。我們來看看就在前幾天12月22日網上釋出的一則影片,內容是深圳一對父母虐待女童事件,對不起,並不只是父母,因為女孩的弟弟也參與了毆打,應該成為是一家。女孩在一個月內被至少殘暴的毆打4次以上,請看清楚,是的,是殘暴!一個8歲的女孩,能犯多大錯誤,讓這一家人都如此殘忍的去傷害她?甚至用掃把和棒子,如此縮小的身軀,怎能承受的住。

    我寫下此段文字,忍著內心的氣氛和痛心,並不想過多的描述整個事件過程,大家有心可以去網上檢視。我只想說說在整個事件中女孩的表現,每次被殘忍的毆打,小女孩並沒有反抗,也沒見哭鬧,僅僅是在弟弟打她是做了簡單的防護,被父母抽耳光,摔在地上、扯頭髮、用掃把和棍子毆打、腳踹、不哭也不鬧,甚至都不躲閃,被打完繼續做作業,繼續吃飯。這不是已經對父母的毆打麻木了,習以為常了嗎?給小女孩幼小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和陰影,可能這噩夢會終身陪伴著她。從情理上講,身為父母,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如此虐待是違揹人性的,從法律上講,這是嚴重的犯罪。

    家是天堂,請不要讓孩子覺得是地獄,我想對虐待孩子的父母說一聲,狗十三!

  • 5 # 影帝小跟班

    “打你是因為我愛你”,這樣的道歉理由請收回吧!

    繼《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兇者也》之後,曹保平打磨了五年之久的電影《狗十三》終於跟大家見面了。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母親在她幼時離家,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

    父親焦慮著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

    熱愛物理學的李玩將小狗取名為“愛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為愛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寧。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

    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生,李玩也一直矇在鼓裡,繼續著她繁忙的學業和單調的生活。

    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當家人稱呼新來的小狗為“愛因斯坦”,她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片中矛盾最劇烈的爆發點是在李玩離家不歸,導致奶奶去找她迷路失蹤時,李玩父親最終爆發,一場家暴開始上演。

    顯然這種做法一定是不被提倡的,打人的行為怎麼都說不通,雖然李玩父親家暴完以後,變得內疚,慚愧,並向李玩道歉,說出了:“爸打你,是因為愛你。”這樣的話。

    但是,為什麼《狗十三》要把這一段拍出來,是為了痛斥這位父親做法的不對嗎?還是為了進一步突出李玩成長的殘忍?

    然而答案在每個人心裡是不同的,因為依曹保平導演的特點,他非常善於捕捉小人物在複雜的故事背景中,做出的掙扎扭曲的心路歷程。

    電影最巧妙的地方,不在於批判和控訴任何一方,而是冷靜的陳述,這也是《狗十三》為什麼能直直的戳中人心的原因。

    原先《狗十三》叫《狗13》,用意已經十分明顯了,除了李玩13歲的意思,13像英文字母B,罵人諷刺之意不言而喻。

    縱觀全片,李玩平平淡淡的生活和蛻變,彷彿是我們每個人成長曆程的縮影。

    我們都無可避免的經歷了家長強加於我們身上的“被動成長”,從他們眼裡的熊孩子一步步成為如今冠冕堂皇的“懂事的孩子”,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們自己願意選擇的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系列賽第二場領先31分被快船逆轉,勇士輸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