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以你
-
2 # 使用者6649898090965
人工種植雞樅菌時,氣候特別重要,它最適合在二十五度左右的環境中生長,另外種植環境的溼度也很重要,如要環境溼度太高,種出的雞樅菌就會水分過大,如果溼度過低則生長出的雞樅菌就會特別幹,因此種植戶要注意溼度的調節。雞樅菌是一種野生菌種,它的生長與野外生存的白蟻有很重要的關係,如果沒有白蟻這種菌根本不會生長,因此大家種植雞樅菌時最好去山間選擇有白蟻的地方取土,這些土中會有一些白蟻洞,也會有利於雞樅菌生長的天然成分,如果沒的這種天然土質,是很難人工種植出雞樅菌的。
雞樅菌(學名:Collybia albuminosa)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雞樅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臺灣的一些地區出產。以貴州產得最多,四川攀西地區6-8月較多野生,雲南與貴州交界處偶爾會出現。
形態:雞樅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寬3-23.5cm,幼時臍突半球形至鐘形並逐漸伸展,菌蓋表面光滑,頂部顯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淺土黃色、灰白色至奶油色,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少數菌有放射狀。子實體充分成熟並即將腐爛時有特殊劇烈香氣,嗅覺靈敏的人可以在10餘米外聞到其香味。菌肉白色,較厚。
生長習性:雞樅菌常見於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亂墳堆、包穀地中,基柄與白蟻(Odontotermes sp.)巢相連,散生至群生。夏季高溫高溼,白蟻窩上先長出小白球菌,之後形成雞㙡子實體。
展開全部
“雞樅菌的人工種植方法:
1、養殖白蟻。選取至少10m×20m地數塊,其中50%地塊作為飼養池,開挖數個面積1~1.2m2,深1.5~2m深坑作為蟻窩,各蟻窩間間距0.8~1m,蟻窩周圍設寬1~2cm水道,並鋪設水管保持水道溼潤且無積水。另50%地塊作為育種池,僅做鬆土除雜處理,鬆土深度至少30cm,在地塊周圍鋪設水渠,保持水渠內有積水。
2、雞樅菌育種。菌絲培養基配方是按重量份計,粒徑為4.5cm的闊葉樹木枯枝60%~65%,碎落葉15%,麩皮20%,葡萄糖1%~2%,石膏粉1%~2%,料水比為1:1.2~1.5.b.菌絲培養:滅菌後將切塊的母種塊1.5~2cm,輕放入培養基中,在18±1℃且遮光條件下恆溫培養,兩週後母種塊上開始出現菌絲,再45天菌絲長成,以菌絲濃密且較強壯為宜。
3、雞樅菌定植。將上述步驟中的菌絲移植到飼養池中的蟻窩中,平均每個蟻窩定植15~18株,均勻分佈,泥土覆蓋到菌絲球狀體下,完成定植後少量澆水,保證土面為半溼潤狀態,遮光,常溫培育50~60天。
4、肥水管理。每週對土面澆水一次,保持土面溼度65%~70%。夏季無雨天每2~3天對覆蓋物澆水一次,保持覆蓋物溼潤。培育過程中,可備玉米麵、甘蔗莖顆粒、帶甜味的果皮混料,每3~5天投放一次,每次每蟻窩投放15~20g即可。
5、採收。夏末秋初,待菌株的菌蓋完全撐開,即用剪刀或割刀距地面約1~2cm將成熟的菌株切下,完成採收。
1、雞樅菌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2、雞樅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