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朵雲vlog

    1、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欺負他人

    對於這種孩子,多半是膽汁質型的,父母在家要給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因為小孩子的行為多半是一種學習行為,父母應教導孩子與人為善。如果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父母應帶孩子培養一些課外興趣,進行專注訓練,讓孩子學會靜下來,遇事冷靜,不盲從。

    2、受欺負型

    對於這種孩子性格多半內向,不喜與人交往,對人際關係沒有把握好;遇到問題喜歡退縮,不能積極的面對;膽子比較小,被人欺負時不敢反抗,總讓別的孩子形成一種定勢,這個孩子好欺負,我們就欺負他。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父母應弄清楚原因,如果是前者,我們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引起別人的誤會,解釋清楚,矛盾自然就解開了,並教會孩子學會寬容。如果是後者父母應告訴孩子不能一味的逃避,引導他積極的採取應對措施,很多孩子一被同學欺負就找家長哭訴,讓父母覺得自己孩子不受歡迎,從來不思考對方為什麼欺負自己孩子?原因在哪?怎麼跟別人搞好關係?這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只是簡單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指導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處理問題的思路,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 2 # 樹懶在讀書

    ”媽媽,教師不喜歡我“,先談談我對這話的看法。這話,並不能就說明孩子在學校不受歡迎。教師對孩子的愛,並不是放在臉上的笑和放在嘴裡的愛,而是發自內心的,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如果孩子回來說:老師不喜歡我。家長不要急著跟孩子解釋過多,很明顯的偽飾太平的話,孩子是能聽得出來的。

    1.擁抱孩子,等孩子平靜下來後,聽聽他為什麼這麼說。

    有時,孩子並沒有把這事情看得太過嚴重,他回來,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說過以後,他也就把這事扔在一邊了。這種情況下,家長如果對這件事過於緊張,問得太多,今天問過,明天回來再問:今天你老師對你怎麼樣?這樣一來,孩子思想上反而容易對老師不喜歡他的這個事上綱上線,強化得多了,小事就變成了大事,假的就變成了真的。

    這就好比是我們在單位,有那麼個別人對我冷個臉,並不一定就意味著什麼,但是如果有個人一直在你耳邊說:這個人對你明顯有意見,你看看,他對著別人都笑眯眯的,就對你冷著臉。時間長了,你心裡肯定不舒服。孩子對老師有了成見,對孩子學習和心情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很多時候,孩子的一兩句抱怨,並沒有多大的事情,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2.日常給孩子要灌輸一種觀點,就是這個社會上,並不會所有的人都喜歡你,但這不是你的問題。

    這個觀點,可能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了再給他灌輸比較好。孩子在學校,要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肯定不會每個老師都喜歡你,你也肯定不會喜歡每一個老師,你也不用去喜歡每一個老師。讓孩子去喜歡每一個老師,這也是很不正常的情況,不是培養了虛偽的孩子,就是培養了壓抑自己情感的孩子。明確了這一點,孩子就不會被老師的情緒帶著走。

    穩定了孩子的情緒,再繼續讓孩子明白,你到學校去,不是和老師做朋友去的,是學習老師的知識的。傳道受業解惑,是老師的定位,而學習,則是學生應該有的定位。我很喜歡我孩子初中的老師,她接初三時,明確跟孩子們說:我是你們的老師,我不是你們的朋友。你們也不要把我當朋友。

    當然,這並沒有影響孩子和她的感情。她罵起來很兇,管起來很嚴,教起書來很厲害。我最喜歡這樣的老師。

    3.學會發現老師的閃光點。

    有時,對我們板著臉的老師,只是希望我們在該認真學習的時間裡,不要嬉皮笑臉;在該認真聽課的時間裡,不要神遊萬里。

    學習生涯很苦,但這個苦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我們都必須面對。所以,孩子回來的抱怨,我們聽著,試著去化解孩子的怨氣。再引導孩子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試著讓孩子去發現每個老師的閃光點。

    比如這個老師普通話好,講題細緻,字漂亮,懂的知識多,罵起人來理由充足而且非常流暢(語言表達能力一流),改作業非常認真,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非常有耐心,等等,都是優點。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孩子學會發現這些閃光點,才能更好地融入學校這個小環境,以後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大環境。

    有句話可能很殘忍: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時,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要學著去適應這個世界。這其實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最後說一句:我不否認這世界上有無緣無故的不喜歡,如果一個老師真的不喜歡一個孩子,而且明擺在臉上去傷害一個孩子,真的是非常讓人討厭的一件事。我有一個朋友,至今還記得小學老師大冬天讓她讓在教室外面的情景。真要是遇到了,直接跟老師溝通一下,能弄懂是因為什麼最好,實在沒有辦法,我也沒有很有用的招兒了。

    各位對這種沒理由的不喜歡孩子的情況,有什麼好的招兒麼?

  • 3 # 淅爸育兒記

    請先抱起孩子,家的最主要作用是遮風擋雨,提供溫暖。

    先不管孩子是否做錯了什麼,又或者可能是老師做錯了什麼,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他是遇到挫折的,則讓他體會到不安全感,所以孩子求助的時候,他是在向父母尋求安全感,請先關心幷包容他的情緒。其次才是關心他的行為問題。

    接下來才是跟孩子問話的時候,問話的時候不要做明確性的引導,先從模糊性的逐漸縮小範圍。

    模糊性的引導:”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嗎?“

    明確性的引導:”是不是老師罵你了?“

    前者會讓孩子思考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而後者只會讓孩子想起結果甚至於捏造結果,

    相信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會無緣無故的不喜歡孩子,或者是不是孩子誤會了老師的某一些行為認為是不喜歡他了?

    所以從跟孩子的引導性談話中獲取必要的資訊,再加以解讀。

    如果確實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他透過前面的反思回答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裡了,我們可以引導他說出接下來可能的解決辦法,並積極鼓勵他去執行。

    例如他的上課的時候說話被老師批評了,那麼他肯定是知道自己錯誤在哪裡的,此時你可以問一下他下次可以怎麼樣做,上課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做,加強他對規則的理解,

    如果是誤會,例如,作業做不好,然後老師批評了他,孩子可能認為這種批評就是老師對他不喜歡了,我們需要向孩子解釋,這其實老師是在關心她,只是老師相對來說比較嚴厲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芝麻和什麼不能種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