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wenqiang1010
-
2 # 琴瑟友之and鐘鼓樂之
因為是宗法制治天下,等級清楚,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有對應的制度,這是禮的重要一部分。
天子以天道治理天下,透過祭祀不忘天道並定期述職不忘初心,也由此提高天下凝聚力,祭祀是禮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樂是教化天下的重要手段,從商朝朝廷已經有專門的機構和樂官,同時音樂與天文同構同步,也來自天文,所以也是為預測種田農時的重要手段,當然音樂還是各種重大禮儀的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禮樂是周朝的國家大事。同時也證明西周根本不是奴隸制!!!
-
3 # 方芳設計工作室
回答您的問題:
西周社會由王分封諸侯為結構組成,因此需要建立禮制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周禮是典章制度也是道德規範。
“禮之所及樂必從之”,禮樂是不分家的。在西周,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壎、笙、鼓、管、弦、磬、鍾、柷等。在適當的禮儀場合奏適當的樂,依然是為維護宗法等級制度而用。
到春秋後期出現了卿大夫的“僭禮”行為,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於是就“禮崩樂壞”了。
-
4 # 五臺徐氏
周朝建立後,繼續實行封建聯邦制。以周公為首的主要官員在剖析前代興亡得失經驗教訓的同時,想到了如何鞏固這種王朝體制的方法就是完善禮儀制度。
他們對前幾代的典章制度禮儀規定作了系統詳細地歸納總結,並結合新王朝的需求製作了《周官》和《儀禮》兩部禮法,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禮儀準則,被後世譽為治世經典,百年大法。
《周官》詳細規定了如何建國定都,王室與封國的關係,各個官職的設定和職責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說是一部理想的治國大綱。
《儀禮》對祭祀,喪葬,婚嫁,酬賓等人們許多生活活動作了詳細而具體的規定。如婚嫁需經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細緻的規定,合稱“婚義七禮”、“士婚義七禮”,為讓“士”人理解如何執行“七禮”,周公遂與妻子一起演禮,現身說法。又如《冠禮》規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禮,表示已成人,可以履行社會責任。《士相見禮》描述了人們相互請見回訪的禮節。
《周官》和《儀禮》問世後即成為人們政治生活以及日常行為的指南,人們代代相傳鞏固研習,這些對以後的社會發展起到了維護和穩定的作用。
孔子曾以此兩部經典傳授學生。孔子的學生們在研究學習這兩部經典的時候,作了很多紀錄。這些記錄有研習時的心得,有對兩部經典的解釋,還有一些禮儀上的補充。所有這些加起來整理成為《禮記》。後人遂將《周官》改稱《周禮》與《儀禮》,《禮記》合稱 “三禮”。三禮幾乎囊括了人們生活的所有方面,從衣食住行到為人處世,從居官行政到建國立邦無所不包,洋洋灑灑共三千多條,堪稱中國的禮儀大全,對當時及以後的中國社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國唐代的中央管制吏,戶,禮,兵,邢,工六部是以《周官》中的六官為藍本設定的,一直沿用到清朝。成人禮,喪禮,婚禮,聘禮,朝覲禮也是延續到清朝,只是在禮文上有些損益。日本南韓現在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古式成人加冠禮及部分喪禮。北京故宮和南韓漢城均以《周禮》所制定的“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模式而建。有些名言至今應用。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等等。總而言之,周朝所制定的禮儀制度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
“禮”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核心所在,也是我們華人的本質所在。這些禮儀思想已滲透融進我們華人的骨子裡血液中,形成了華人的基本特性。周朝的統治者們在封建聯邦制下,實行禮治仁政,以這些嚴瑾慎密的禮儀制度編織構建了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使得王朝和諧而長久。
孔子說:“鬱郁文乎,吾從周”。
原句出自《論語·八佾》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翻譯過來就是孔子曾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孔子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並且盛讚周朝的禮儀制度很有其深意。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這是孔子的基本態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朝代的禮儀制度都是有所損益的。
-
5 # 海山
西周並非奴隸制。中國古代大部份地區從未有過類似於西方的奴隸制,也沒有過類似於西藏的農奴制。關於社會階段的劃分並不全部適於中國。中華民族從遠古以來的氏族部落為單位,基本都是以姻親關係為主,母系社會幾十萬年,到後來的氏族村落,大部份為親屬關係,內部保持著姻親從屬與勞動資源分配關係。在部落內以姻親等級與禮議樂慶方式形成每年的播種收穫與親屬來往,直到封建社會使部落轉化為村落與諸候國的封地與統治方式。因此,中華民族的禮儀之邦形成了內部有序而逐漸發達的文明方式。直到春秋戰國,禮崩樂壞,諸侯征戰。孔子提出克己復禮,強調等級分明,維護社會秩序的學說與百家爭嗚的新局面。
-
6 # 人類永生系天大好事
首先感謝您們邀請!我難過地回答您們:您們難道忠意捍衛把全人類偉大無敵變成泥、水、草,把自己偉大無敵變為泥帝、水帝、草帝,留名所謂永生史冊然後又好似自已滅亡人冤枉人強搶人一樣被人滅亡冤枉強搶的美好偉大奴隸制禮樂文明?難道您們忠意捍衛全人類會有樣學樣惡性迴圈防不勝防最終被徹底滅亡全人類的所謂美好禮樂文明?
請您們全體全細科學研究決策一下吧!
永無限指警!
回覆列表
禮樂;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諸侯國林立,為維護其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有秩序的統治。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開始制禮作樂,即周禮。周禮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成為維護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禮樂制度在這一時期,得到非常完善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
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弱,諸侯爭霸,禮壞樂崩,禮樂制度受到嚴重衝擊,進而造成儒家創始人孔子,將致力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作為了自身的畢生追求。
以周代禮樂為工具來維護周天子的宗法統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禮樂制度、禮樂文化和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社會發展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