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中“篡奪”大致意思應該是透過政變得來的江山。實際上,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基本上都可以說是篡奪,比如說漢朝代秦,宋朝建立,大唐開國,明清建立。
無論是慘烈的宮廷政變,還是更加激烈的農民起義,無不是惺風血雨。可以說,中國的改朝換代是世界上最為激烈的政治行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回到題目,魏朝與隋朝確實比較短命,但晉朝150年也不算短了。而且晉朝實際上是從魏朝延伸而來,除了皇帝改性司馬外,其它都是魏國那一套發展而來的,並以魏為基礎滅了東吳和蜀國,建立起大一統的晉朝。
隋朝為什麼只有短短30年,確實讓史學家長期以來百思不得其解。隋朝源於北周,隋文帝清明有為,建立起輝煌的盛世。近來有一部分人認為,隋朝之盛勝過唐朝,終唐一朝,哪怕是“開元盛世”,其經濟發展水平也未必超過隋朝。雖然這一論斷並非就一定是史實,但也從某種角度說明了隋朝的強大和富足。
隋文帝死後,繼位的隋煬帝仗著國力強盛,大力推動東都洛陽建設,開鑿大運河,發兵高句麗,最終由於用力過猛,把隋朝拖死了,讓李唐撿了個便宜。
這可能要從隋朝以前300年算起。漢王朝建立後,外戚干政始終不絕,為門閥政治打下了基礎。許多從貴戚延伸的世家望族逐漸做大,成為左右帝國政治的主要力量。門閥政治在晉朝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並貫穿隨後的南北朝歷史全過程中。
門閥政治最大的危害就是杜絕階層上升通道,並由此帶來的社會動盪和國家分裂。南北朝後期,北周逐步強大起來,成為結束國家分裂的最大勢力,隋朝也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
但隋朝雖然經濟發達,國力強大,但並沒有解決門閥政治的根本。可以說,大一統的政治基礎還比較脆弱,包括楊堅和唐朝的李淵,都還是關隴貴族出身的。剛剛建立的科舉制度,還沒能完成對門閥勢力的完全削弱。實際上,這一程序直到唐中期才顯示成效,貴族再也不能壟斷高層政治了。
這是隋朝30年而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隋朝透過低烈度政變方式取得政權,但隋朝的社會階層結構沒有改變,原有的門閥政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好大喜功的隋煬帝過分折騰,讓社會矛盾迅速凸顯,隋朝的大廈在看似偶然間忽然倒下。
而透過革命取得的政權,相對會牢固些,比如漢朝和明朝,激烈的農民起義完全打破了舊的秩序,那些既得利益者被嚴重打壓或從肉體上滅,而新的階層形成還有待時日。
本題中“篡奪”大致意思應該是透過政變得來的江山。實際上,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基本上都可以說是篡奪,比如說漢朝代秦,宋朝建立,大唐開國,明清建立。
無論是慘烈的宮廷政變,還是更加激烈的農民起義,無不是惺風血雨。可以說,中國的改朝換代是世界上最為激烈的政治行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回到題目,魏朝與隋朝確實比較短命,但晉朝150年也不算短了。而且晉朝實際上是從魏朝延伸而來,除了皇帝改性司馬外,其它都是魏國那一套發展而來的,並以魏為基礎滅了東吳和蜀國,建立起大一統的晉朝。
隋朝為什麼只有短短30年,確實讓史學家長期以來百思不得其解。隋朝源於北周,隋文帝清明有為,建立起輝煌的盛世。近來有一部分人認為,隋朝之盛勝過唐朝,終唐一朝,哪怕是“開元盛世”,其經濟發展水平也未必超過隋朝。雖然這一論斷並非就一定是史實,但也從某種角度說明了隋朝的強大和富足。
隋文帝死後,繼位的隋煬帝仗著國力強盛,大力推動東都洛陽建設,開鑿大運河,發兵高句麗,最終由於用力過猛,把隋朝拖死了,讓李唐撿了個便宜。
按理說,以隋朝的國力,雖然煬帝過於折騰,但也不容易一下滅亡,可歷史為何偏偏如此走向呢?這可能要從隋朝以前300年算起。漢王朝建立後,外戚干政始終不絕,為門閥政治打下了基礎。許多從貴戚延伸的世家望族逐漸做大,成為左右帝國政治的主要力量。門閥政治在晉朝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並貫穿隨後的南北朝歷史全過程中。
門閥政治最大的危害就是杜絕階層上升通道,並由此帶來的社會動盪和國家分裂。南北朝後期,北周逐步強大起來,成為結束國家分裂的最大勢力,隋朝也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
但隋朝雖然經濟發達,國力強大,但並沒有解決門閥政治的根本。可以說,大一統的政治基礎還比較脆弱,包括楊堅和唐朝的李淵,都還是關隴貴族出身的。剛剛建立的科舉制度,還沒能完成對門閥勢力的完全削弱。實際上,這一程序直到唐中期才顯示成效,貴族再也不能壟斷高層政治了。
這是隋朝30年而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隋朝透過低烈度政變方式取得政權,但隋朝的社會階層結構沒有改變,原有的門閥政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好大喜功的隋煬帝過分折騰,讓社會矛盾迅速凸顯,隋朝的大廈在看似偶然間忽然倒下。
而透過革命取得的政權,相對會牢固些,比如漢朝和明朝,激烈的農民起義完全打破了舊的秩序,那些既得利益者被嚴重打壓或從肉體上滅,而新的階層形成還有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