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文祥教授說高考
-
2 # Hello翻譯官
作為一名翻譯人員,對英語專業的前景有點了解,一起聊一聊“英語專業市場”問題。
英語專業可以細分為英語教育專業、商貿英語專業、翻譯英語專業等,適合於各級政府涉外部門、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門、外向型企業或公司以及銀行、保險、海關、邊防、工作等工作,擔任翻譯、行政管理人員、文秘人員、業務人員等工作。
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和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語是很多國家和地區指定的官方交流語言,廣泛德應用於國際會議、論壇和學術研討會;商務談判和商貿合同文字;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工作……
英語專業的“市場”是否飽和,要看“市場”的層次——中、高、低端,基本呈現低端市場飽和,中端市場持平,高階市場緊缺的局面,這種狀況普遍存在於在各個行業的“市場”中。
以翻譯市場為例,小型企事業單位的對外宣傳、普通會議、合同文字等內容,需要一般性的雙語互譯能力,要求級別較低,文件模板簡易,勞務報酬不高,因此一般水平的譯員就可以完成,CATTI三級(筆譯或口譯)譯員、英語專業八級的人員數量較多,與該級別的任務量相比,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給人以翻譯市場飽和的假象。實際上大型企事業單位的高級別會議、對外宣傳工作、重要文字的制定和譯文審校和定稿工作,任務數量多、業務要求高、勞務報酬高,能勝任這一層面的譯員屬於“緊缺人才”範疇,這個層面的“市場”非但沒飽和,還面臨60%以上的缺口。能勝任該級別任務的譯員往往連軸轉也應付不過來。而活動組織單位往往需要排隊,有時為了等某一位高階譯員的檔期,不得不調整活動計劃。雖然有些活動完全可以由中端譯員完成,但是組織者都不想讓活動有“風險”,能組織這個級別活動的單位是不在意付雙倍譯酬的,都想把活動辦得無限接近完美。也想因為培養高階人才的週期較長,這個缺口在3-5年之內才有縮小的趨勢。
這種狀況在英語專業其他工作領域也是一種普遍的存在。低端培訓機構千方百計吸引生源,高階培訓機構的生源充足,重心轉移到內涵建設上,從而更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形成了穩定的“良性迴圈”。
總之,低端市場人員飽和,高階市場人才緊缺,中端市場“收支平衡”;低端人才去用人單位“求職”,用人單位“聘請”高階人才,自身能力決定了自身的位置和高度。因此,英語專業市場是否飽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
3 # 育學筆談
英語專業作為基礎學科專業,近年招生人數的確過多,但整體就業情況尚可,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差,至於是否飽和問題,我個人認為是肯定的。依據某知名職業網站統計資料看,英語專業在所有的專業就業排名中居然排名第三,在所有文科類專業中排名第一。當然,這個資料可能是受限於調查樣本的數量和時間,但至少可以說明英語專業就業率還是不錯的。
在所有語言類專業中,英語當之無愧的排名第一,畢竟應用領域和範圍廣啊,需求量也是相當的大,那麼就業指數自然也是高了,而且高的不是一點點,比第二名日語高了整整12倍。
那麼英語專業,除了打架熟悉的英語教師和英語翻譯之外,還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只有瞭解這個,才會懂為什麼英語專業就業面那麼廣,就業率那麼高。看了下表的崗位分佈,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外,原來英語專業還可以做這麼多事情啊?沒錯,而且大部分還都和英語相關的,基本是圍繞英語教育和外貿行業,還有銷售,管理,運營等。
但遺憾的是,英語專業就業後的薪酬並不是太理想,基本上都集中在4500-8000/月之間的,大城市工資略高,在8000-15000左右。這個和大部分畢業生預期還是有差距的,但沒辦法,這個專業人數太多,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用人市場行情決定了薪酬的走向。
英語專業從就業的區域需求來看,除了英語教師的需求是全國性的,而且是大面積的,其他崗位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北上廣深等沿海外貿發達地區,普通的三四線城市英語專業需求較小,這一點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總的來說,英語專業的市場需求短期內是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但隨著全國高校英語專業的繼續招生,人才飽和和過剩並不是空穴來風,我想就業的壓力也是會越來越大。再加上國內英語教育的普及和質量的在不斷的提高,未來英語專業的事情,未必就要學英語專業的人做,其他專業的畢業生照樣會英語,這樣未來英語專業的就業更是雪上加霜。最容易實現教學和開設的專業,不應該成為未來高校必開的專業,教育部應該提早進行高校英語專業規劃,縮減該專業的招生規模,或者豐富該專業的教學內容,創新專業設定,提高未來英語專業的就業競爭力。 -
4 # 書畫家作品交流
英語專業的人才相對來講還是很缺乏的。以教育為例,現在縣城三年級以上的班級全部都開設了英語課程,部分鄉鎮中心小學三年級以上開設了英語課程。在很多農村學校,雖然有英語課程,但是由於沒有專職的任課教師,英語書也只能束之高閣。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和學習的手段,我們也應該努力的把英語學好。英語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大家知道,如果英語水平過關,一些英文版的書籍可以直接拿來閱讀使用。英語不過關,要想看英文版的書籍,就要把英文版書籍翻譯成漢語,然後再進行閱讀,無形中就拉長了學習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也就成為空談。因此,我們要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努力學習好英語,運用英語這門語言,提高自己,強大自己。
回覆列表
先簡單說一下個人感受,然後在教委詳細的分析。
作為一門工具性語言,英語不值得那麼多人去讀,很多專業和領域都需要,但在相關專業的學習中掌握得基本都夠用了。
作為語言和文學本身,有興趣者深入學習還是蠻有幸福感的。但從就業角度講,確實不樂觀。
專業解讀英語專業是文學門類下外國語言文學類中的一個專業,從圖中可以瞭解這兩個專業的概況。
專業概述等資訊均依據教育部最新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競爭壓力有多大?以2018年安徽、河北和湖北的招生計劃為例,來看一下不同層次高校的招生人數(文理合計)。
上圖顯示,英語專業的招生人數是非常多的,上述資料為本人組織的團隊對各省市招生計劃、錄取資訊等進行的統計分析,更多資訊可登陸七星導學查詢。
更恐怖的是,如果包括相近的應用英語、翻譯等相關專業,以外國語言文學類來統計的話,上述三省市的招生規模則分別達到9741、10558和8945人,這些人可都是一個戰壕裡的競爭者呢。
如果從外語的專業人才供求來看,長期以來類似的招生規模肯定導致市場完全飽和了,實際上,很多外語類的畢業生都逐漸轉移到了其他行業。
但如果真的對外國語言或文化特別有興趣,報考也未嘗不可,畢竟真正的高層次人才永遠是稀缺的。就算是以後轉行,語言本身也是一大有效的工具。
孫文祥:雙博士後,教授,先後在國內外9所著名高校學習、從教,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2項,七星導學平臺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