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候伊麗麗
-
2 # 竹杖芒鞋輕勝馬
孔乙己其實還是有可愛之處的,當然在許多人的眼裡她不可能成為知心朋友,但至少可以成為他們的大眾朋友。首先可以以這個人死要面子墨守成規,不懂得反抗,也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去反抗。死要面子會沾火就著,不懂得反抗就只能暗器,岸邊只能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這樣的人正好可以做休閒娛樂的材料和他做朋友,在你無聊之際也可以像嗑瓜子一樣拿它來品嚐一下樂趣,打發寂寞難耐的時光。我們談先生酒店裡的所有人物當中,雖然孔乙己窮困潦倒,但早已成為娛樂明星,其實就這道理。其次,鞏義這個人雖然自高自大,但卻沒什麼資本,對人絲毫不會構成威脅,孔乙己這篇小說裡又何止恐懼一個人自高自大呢。中國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麼容易膨脹?因為華人氣小,意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以為天大地大以壯大不下,假如只有幾個人如此還沒有關係,即使全民族或是大多數或者視角,大多數的華人都是如此的話,就形成了民族的危機。
-
3 # 我愛我家雙豐小區520
孔乙己可愛地方是,不在乎眾人眼光,穿著長衫,站著喝酒,心底善良,碗裡不多茴香豆還分給小孩吃,邊分邊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雖然他不成大人的朋友,卻成了小孩們喜歡的人。
-
4 # 早暾衛峰
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孔乙己》中生動形象地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並使這些形象深入人心,發人深省。孔乙己這個舊社會的知識分子,思想陳腐守舊,自命清高,寧願窮死,也抱著知乎者也不放,他是一箇舊文化舊思想的代表,也是受害者。要說他的可愛之處:第一,做事有原則。他認為偷書不是丟人的事,只是讀書人對書的嗜愛,而在喝酒是上卻從不欠賬,嚴守買賣應該公平的原則;第二喜歡兒童。對兒童學習文化很有耐心,不厭其煩;第三,有一定的知識儲存。一個茴香豆的茴字,能說出四種寫法,這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文化水平。
-
5 # 光陰凋朱顏
孔乙己雖然是頑固不化墨守成規活成時代的悲劇。但他的內心有執著有堅持,還有讀書人特有的遺世獨立清高自我,不為汙濁所化,心中仍有溫暖的愛,世人謂我以嘲笑,我仍心懷善意以對。
-
6 # FHZ付華珍
孔乙己是一個:既貧困潦倒,又想保持讀書人的架子,既善良又無能,既可憐又可氣,是一個時代的落伍者,和封建制度的犧牲品,也是當時冷酷社會的犧牲品。
-
7 # 王者茶盞
孔乙己最可愛之處,就是熱愛學習,無論窮困到什麼程度,他都以讀書人自豪,無論世人用什麼眼光看他,只要你願意聽,他都會耐心解說他所擁有的知識。
-
8 # 梅若錦942
我認為孔乙己最可愛的地方是他說的“竊書不能算偷”,這個穿讀書人的長衫卻和短衣幫一樣站著喝酒的人,矛盾又可愛!
-
9 # 藍色楊宗海
讀《孔乙己》,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我始終認為像孔乙己這樣的人,下場不應該那麼“慘”。在孔乙己身上可以看到他的“童心”,這是他的可愛處,也是他的可悲處。
1、孔乙己跟孩子最合得來。文中有兩處描寫非常精彩:第一處,關於“茴”字的寫法:
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賬要用。”我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麼?”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檯,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麼?”第二處:散茴香豆給孩子們吃:
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於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裡走散了。孔乙己一直被大人恥笑,唯有此時,孔乙己的心才是輕鬆快樂的。此時也顯出孔乙己非常“可愛”的一面,非常“和善”的一面。
2、孔乙己非常“愛面子”。如孔乙己始終不願放下讀書人的身份,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說話是“滿口之乎者也”,給錢這小事上,他是“排”;品格誠實,“從不拖欠”。
但他很重面子,如說他“偷書”,
他“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既是被“打斷腿”,他仍說:
“跌斷,跌,跌……”他的這種種行為,自然就成了當時人們的“笑料”
孔乙己到死“還欠十九個錢”,不是他的“初心”。
正因為孔乙己和善、溫雅、清高,所以人們對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情多於指責。
孔乙己的“可愛”的地方,在那個時代就是他的“可悲”的地方。
回覆列表
我認為孔乙己與其他人物不屬於一個群體,他是知識分子,識字、愛書、守教條,看起來就是個老頑固,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高中學習時,從未想要深究其含義,也沒想過孔乙己說的幾種寫法到底指的是什麼,只當一場並不怎麼搞笑的笑話,以及做題時規矩地回答“孔乙己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陳腐的讀書人”。而如今,孔乙己以及成為“迂腐的讀書人”的代名詞。
端午節期間,當一部分陷入“甜粽”與“鹹粽”的爭鋒時,還有一部分人針對“端午快樂”與“端午安康”作鬥爭。“快樂說”的人認為既然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當然該說快樂才能體現出假期的美好;“安康說”的人認為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說安康才是一種正確的祝福方式。於是,雙方開罵了:“快樂說”一方罵另一方迂腐守舊就像孔乙己;“安康說”一方罵另一方沒文化,不尊重古人。爭來罵去,最終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不過我知道,這種爭執每年也就這麼一次,僅限端午節。
不過,這場爭執倒是引起我對那群不迂腐、不守舊的人口中所說的“孔乙己”有些興趣。穿長衫,偷書狡辯為竊書、寫茴字好幾種方法的知識分子,最終給別人留下的就是這些印象。誠然,如孔乙己般守著歷史的糟粕確實得批判,但是他關於茴字多少寫法的固執卻又顯得很可愛,這種可愛是基於他對老師的尊敬,對歷史的認同。生在西方思潮泉湧而出的年代,不少人崇洋媚外,他的堅守很難得。
年輕一代最怕就是默守陳規,這是對他們這一代人的侮辱。他們的思想活躍又開放,他們代表的是新生,是前進,是改革,是創新,是開闢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