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這個鼎從出生,啊,呸,從出土到現在,就其名字問題就一直在扯皮。即便是改名了,還在爭論不休。

    我們先來觀摩一下這個國寶級重鼎。

    之所以給它起了這麼個名字,是因為在鼎的內壁上有這樣一個銘文:

    大家看這個字,是不是很像“司”字啊,沒毛病。

    這個鼎最初是在1939 年被河南安陽武官村的農民所發現,但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村民們在將它掘出之後又重新埋入地下,直到1946 年4 月,日本人被打跑了,這座大鼎才再次被挖出。

    但是僅在21 天后,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認為大鼎內的銘文應該釋讀為「司母戊」,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那麼,這兩個人究竟誰對呢?

    其實都沒錯。

    為啥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商代中國的這個問題體系還是很混亂的,混亂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這個字,正寫反寫都對。這個就很麻煩。我找個圖片給大家看看:

    所以。這個字就很麻煩,你可以說它是“司”,也可以說它是“後”。都沒錯。

    認為是後母戊鼎的人呢,認為這個“後”字,是王后的意思,是指商王的老婆或母親,後母戊的意思就是商王的母親戊,這個戊是人名。這個鼎就是給她的。

    解讀為司母戊的人呢,認為這個“司”字的意思是祭祀,這個也說得通。司母戊的意思是祭祀母親戊。

    在缺乏前後文的前提下,除非發現了什麼有力的第三方文獻(基本不可能了),這筆爛賬估計是扯不清了。

  • 2 # 子陵說

    從歷史科學嚴謹的態度來看,念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是有必要討論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歷史不會出錯,記載的歷史卻不一定是對的。就比如八卦,伏羲時只畫了八卦圖,無任何文字記載。到了文王將八卦發展為64卦,並給出卦辭爻詞,到了春秋孔子才將八卦給出批註詳解,此時《易經》才真正成型。然而關於歷史是否真的有伏羲這個人也未可知,文王改變了伏羲八卦,而孔子給的詳解是否就是當時文王發明八卦的本意也只是理解猜測而已。中國文字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現在理解的很多字可能並非當時字的意思。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關於歷史我們不需要明確知道,我們也不可能明確知道。

    司母戊鼎不管念什麼,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大方鼎是我們華人的驕傲,是我們古老文明的象徵與體現。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擁有知識智慧,擁有勤勞聰慧等優秀品質的民族,我們發達了幾千年,落後了一百年,但是我們的文化底蘊確保了我們的崛起。悟以往之不見,知來者之可追。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研究歷史真相,我們只需要瞭解歷史,理性客觀的面對歷史,辯證地分析歷史,至於研究歷史真相的工作,就交給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來做吧。

  • 3 #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簡說鎮國之寶的名字——從“司母戊鼎”到“後母戊鼎”。

    應該指出的是:司母戊鼎還沒有改名後母戊鼎,有的學者認為“司母戊鼎”應為“後母戊鼎”,這種說法存在爭議,目前學術界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不能說司母戊鼎改名為後母戊鼎,更不是歷史學家對古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階錯誤。目前部編版(人教版,教育部審定)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中提到這件文物,還是說“司母戊鼎”,但給了一個註釋:“司母戊鼎,有學者認為應稱之為‘後母戊鼎’”。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件國寶。它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當時為了防止日寇掠奪,大鼎的發現者吳培文等人三次轉移大鼎,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大鼎為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寬79.2釐米,帶耳高133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6釐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也被譽為“中華第一鼎”,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其次,這件國寶的得名。大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司(後)母戊”三字得名。

    再次,國寶名字的爭議。大鼎重新出土後,《申報》記者邵慎之專程前往安陽縣進行了實地採訪,在1946年10 月27 日的《申報》長篇報道——《安陽探古:殷代祭器出土記》一文中最早將大鼎內的銘文釋讀為“後妻戊”“ 後戊妻”或“妻戊”。此後不久即1946年11月17日,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率先提出了“司母戊”三字的學術釋讀。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最後,名字爭論的緣由。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認是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領域很有造詣,著名的文字學者,甲骨四堂之一)所為,根據銘文的形狀將銘文釋讀為“司母戊”,他將“司”字解釋為“祭祀”之意,“戊”為墓主人的廟號,“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 於是把該鼎訂名為“司母戊鼎”, 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著名古文字學者)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也根據銘文的形狀稱其為“司母戊鼎”,這一命名也獲得了學者們的普遍認同。但爭議卻從未停止過,有許多學者指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司”和“後” 在古文字中是同一個字。1962年,臺灣學者金祥恆先生髮表《釋“後”》一文,首次將鼎中銘文釋讀為“後母戊”,並指出商代字型較為自由,可正寫也可反寫,“後”與“司”實際上是一個字,“後”為本字,“司”為假借,所以“司母戊鼎”應稱為“後母戊鼎”。 1969年,另一位臺灣學者丁驌先生髮表《說後》一文,也指出“後”和“司”其實是一個字。1977年,歷史學者李學勤也提出銘文當隸定為“後”,並提出“司母戊”為動賓結構用的短語,在銘文中罕見。不少專家認為“司母戊”的命名要遜色於“後母戊”, “後母戊”中“後”的意義與“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差不多,和“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故“後母戊鼎”表達的意思為: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文從字順,更名也無可非議。

    儘管在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將原來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但並沒能終結“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的爭論,學術界內的爭議仍在繼續。

  • 4 # 春光秋落

    改名不要緊,借改名把為什麼改名說一下也算科普和文化宣傳,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文化認知提升,博物嚴謹精神再現,藉此普及下至少在博物展館裡宣傳下司和後有何區別、來源、本意,中國字和詞本身就帶著文化,博物館裡不只有物,宣傳普及文物命名發掘本身也很有意思很有文化

  • 5 # 貓員外

    這個鼎從出生,啊,呸,從出土到現在,就其名字問題就一直在扯皮。即便是改名了,還在爭論不休。

    我們先來觀摩一下這個國寶級重鼎。

    之所以給它起了這麼個名字,是因為在鼎的內壁上有這樣一個銘文:

    大家看這個字,是不是很像“司”字啊,沒毛病。

    這個鼎最初是在1939 年被河南安陽武官村的農民所發現,但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村民們在將它掘出之後又重新埋入地下,直到1946 年4 月,日本人被打跑了,這座大鼎才再次被挖出。

    但是僅在21 天后,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認為大鼎內的銘文應該釋讀為「司母戊」,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那麼,這兩個人究竟誰對呢?

    其實都沒錯。

    為啥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商代中國的這個問題體系還是很混亂的,混亂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這個字,正寫反寫都對。這個就很麻煩。我找個圖片給大家看看:

    所以。這個字就很麻煩,你可以說它是“司”,也可以說它是“後”。都沒錯。

    認為是後母戊鼎的人呢,認為這個“後”字,是王后的意思,是指商王的老婆或母親,後母戊的意思就是商王的母親戊,這個戊是人名。這個鼎就是給她的。

    解讀為司母戊的人呢,認為這個“司”字的意思是祭祀,這個也說得通。司母戊的意思是祭祀母親戊。

    在缺乏前後文的前提下,除非發現了什麼有力的第三方文獻(基本不可能了),這筆爛賬估計是扯不清了。

  • 6 # 子陵說

    從歷史科學嚴謹的態度來看,念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是有必要討論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歷史不會出錯,記載的歷史卻不一定是對的。就比如八卦,伏羲時只畫了八卦圖,無任何文字記載。到了文王將八卦發展為64卦,並給出卦辭爻詞,到了春秋孔子才將八卦給出批註詳解,此時《易經》才真正成型。然而關於歷史是否真的有伏羲這個人也未可知,文王改變了伏羲八卦,而孔子給的詳解是否就是當時文王發明八卦的本意也只是理解猜測而已。中國文字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現在理解的很多字可能並非當時字的意思。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關於歷史我們不需要明確知道,我們也不可能明確知道。

    司母戊鼎不管念什麼,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大方鼎是我們華人的驕傲,是我們古老文明的象徵與體現。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擁有知識智慧,擁有勤勞聰慧等優秀品質的民族,我們發達了幾千年,落後了一百年,但是我們的文化底蘊確保了我們的崛起。悟以往之不見,知來者之可追。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研究歷史真相,我們只需要瞭解歷史,理性客觀的面對歷史,辯證地分析歷史,至於研究歷史真相的工作,就交給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來做吧。

  • 7 #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簡說鎮國之寶的名字——從“司母戊鼎”到“後母戊鼎”。

    應該指出的是:司母戊鼎還沒有改名後母戊鼎,有的學者認為“司母戊鼎”應為“後母戊鼎”,這種說法存在爭議,目前學術界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不能說司母戊鼎改名為後母戊鼎,更不是歷史學家對古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階錯誤。目前部編版(人教版,教育部審定)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中提到這件文物,還是說“司母戊鼎”,但給了一個註釋:“司母戊鼎,有學者認為應稱之為‘後母戊鼎’”。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件國寶。它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當時為了防止日寇掠奪,大鼎的發現者吳培文等人三次轉移大鼎,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大鼎為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寬79.2釐米,帶耳高133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6釐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也被譽為“中華第一鼎”,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其次,這件國寶的得名。大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司(後)母戊”三字得名。

    再次,國寶名字的爭議。大鼎重新出土後,《申報》記者邵慎之專程前往安陽縣進行了實地採訪,在1946年10 月27 日的《申報》長篇報道——《安陽探古:殷代祭器出土記》一文中最早將大鼎內的銘文釋讀為“後妻戊”“ 後戊妻”或“妻戊”。此後不久即1946年11月17日,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率先提出了“司母戊”三字的學術釋讀。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最後,名字爭論的緣由。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認是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領域很有造詣,著名的文字學者,甲骨四堂之一)所為,根據銘文的形狀將銘文釋讀為“司母戊”,他將“司”字解釋為“祭祀”之意,“戊”為墓主人的廟號,“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 於是把該鼎訂名為“司母戊鼎”, 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著名古文字學者)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也根據銘文的形狀稱其為“司母戊鼎”,這一命名也獲得了學者們的普遍認同。但爭議卻從未停止過,有許多學者指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司”和“後” 在古文字中是同一個字。1962年,臺灣學者金祥恆先生髮表《釋“後”》一文,首次將鼎中銘文釋讀為“後母戊”,並指出商代字型較為自由,可正寫也可反寫,“後”與“司”實際上是一個字,“後”為本字,“司”為假借,所以“司母戊鼎”應稱為“後母戊鼎”。 1969年,另一位臺灣學者丁驌先生髮表《說後》一文,也指出“後”和“司”其實是一個字。1977年,歷史學者李學勤也提出銘文當隸定為“後”,並提出“司母戊”為動賓結構用的短語,在銘文中罕見。不少專家認為“司母戊”的命名要遜色於“後母戊”, “後母戊”中“後”的意義與“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差不多,和“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故“後母戊鼎”表達的意思為: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文從字順,更名也無可非議。

    儘管在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將原來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但並沒能終結“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的爭論,學術界內的爭議仍在繼續。

  • 8 # 春光秋落

    改名不要緊,借改名把為什麼改名說一下也算科普和文化宣傳,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文化認知提升,博物嚴謹精神再現,藉此普及下至少在博物展館裡宣傳下司和後有何區別、來源、本意,中國字和詞本身就帶著文化,博物館裡不只有物,宣傳普及文物命名發掘本身也很有意思很有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貓咪過一個難忘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