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範小王子
-
2 # 中州耕牛堂主
關於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古人寫字的姿勢是多樣的,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寫字大多是懸肘,懸腕,從不枕腕,這兩種姿勢已成為她寫字的習慣,這說明衛夫人從小學寫字,是受過專門訓練的。衛夫人寫字的姿勢,實際上就是古人寫字姿勢的縮影。
下面是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寫字姿勢圖:
古人在孩童時代寫字,也是懸腕的。這樣的寫字的姿勢,都是古人的祖先流傳下來的。
下面為古人孩童時代寫字姿勢圖:
用懸肘和懸腕姿勢寫字,可以彰顯書寫者的功力。關於這一點,古人已經給予我們做出了示範,當下,每個人學寫字的人都應該向古人學習。
古人用枕腕的姿勢,也是常有的,這個主要是根據本人的執筆習慣而選擇寫字的姿勢。
有些時候,古人寫字的姿勢也是根據個人的性情和熟練程度,不斷變化的。請各位網友看上圖,這就是古人奇特的執筆方式,書寫者左手拿著紙,右手掂著筆桿的上端,動作輕靈,讓人看起來甚是瀟灑。
上圖中,又是古人的另一種寫字姿勢。這位書寫者用的是懸肘姿勢。
上圖中的寫字者,執筆方式也是古人最常用的。
意在筆先。他在下筆前似乎在思想著什麼,或者是在 “謀篇佈局”。
-
3 # 有得觀史
中國最早是席地而坐,後來胡床引入中原,人們開始在床上坐。胡床相當於現代的小板凳,特別低矮,坐在胡床上,小腿不能與地面呈懸垂狀。席地而坐也好,坐在胡闖床上也好,配套裝置都是案几,案几也很低矮。在案几上寫字需弓腰,長時間人受不了。比較舒服的姿勢是手持書本寫字。狀態如圖。
唐代出現了桌子,到晚唐和五代十國逐漸流行,宋朝就比較普遍了。桌子普及之後,人們寫字的姿勢就改變了。狀態如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了桌椅之後的寫字姿勢和今人無異。
我們姑且把唐代以前的寫字姿勢叫懸肘,唐代以後的姿勢叫懸臂。懸臂要比懸肘方便很多,解放了一隻手不說,鋪開的紙張使書寫效率提高很多。但是,懸肘寫字時,胳膊的受力要比懸臂小那麼一點點,手腕運動的靈活性要比懸臂高那麼一點點。正是這一點點造成書法造詣的巨大差別,使唐代以前的書法只能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不是唐朝之前的人比唐朝之後的人聰明、刻苦,實在是方法不同,無法放在一起比較。比質量懸肘的好,比寫字速度,懸臂能拉懸肘幾條街去。
-
4 # 萬氏制筆
題主說的古人是指的什麼朝代?朝代不同這差別可是很大的。
有書寫用紙以來,漢魏晉直到唐時代,從繪畫和雕塑作品反映的情況看,那時候沒有書桌,都是左手執簡(紙),右手執筆,懸腕懸肘寫字和繪畫,注意:筆鋒的方向是朝著前方。下圖雕塑反映了晉朝的富人家由書童幫忙頂著紙本,供主人寫書(公文)的書寫姿勢。
中唐之後有了案几的革新,開始鋪在案几寫字的,這種仍然是懸肘懸腕書寫,只是方向朝下了而已。順便吐槽一下那種影視片無論朝代、動不動就趴在桌上寫字的是胡扯瞎鬧,不嚴謹。
宋朝之後,案几板凳圈椅這些長高了一點,所以可以懸腕不必懸肘書寫了。
明朝之後建築空間拓展,相應地傢俱又長大長高了,已然和現代差不多了,甚至有的比現在還更高了(具體看什麼身份的人用,達官顯貴顯威嚴大器),因此懸腕就不重要了。傢俱的進步和造紙的進步讓書寫的開本也長大了,同時筆的工藝技術進步也很大了,明朝已有幾釐米直徑的陶瓷筆管了,所以枕腕什麼姿勢都有了、握筆也有五花八門方法了。
決定書寫姿勢另一個要素是指法,個人覺得應人而異吧,歷史上也沒有說哪種指法是不可以的,完全是個人習慣。而姿勢確實因為傢俱和工具限制著。
順便說一下清朝流行的執筆法,也就是民國初學課本要求的執筆法,掌是豎起來的,應是指的寫小楷執筆,那是應付科舉考試而訓練的書寫方法,這種執筆不利快速寫字、也會很累。而目前教科書沿用民國提倡這種執筆法,結合初學都是歐顏柳趙這些中楷大楷來看,個人認為掌平才是合理的,這四家也都是明代以前的書家了,書寫條件和我們差距大了去。
以上的執筆姿勢隨著傢俱的演化而改變,現在看起來,我們的選擇餘地很大,不像古人被各種條件限制。
個人以為,什麼樣的姿勢,對應不同的書體、也和字的大小相對應。比如篆隸魏碑應該儘量懸肘懸腕,其它字型看大小合適,同時筆的大小也是一方面因素……越說越多、快要跑題了,有空的時候題主可以自行腦補書寫工具的演變史。
回覆列表
古人寫字根據需要,枕腕、懸腕、懸肘、懸臂。古代執筆法中都提到了。摩崖巨書要用到全身。要說寫字時的身姿無非兩個比較常用:坐式、立式。與今人一樣。不過古人也有寫江湖字的,漢代就有用腳寫字的。這大概不能列入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