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穀公社
-
2 # 疾飛昏鴉
昏鴉振翅飛過充溢著生澀凜冽之美的原生態藝術天空,帶大家一起認識下這位一生執著於為藝術之純粹性而披堅執銳戰鬥不止的大師――讓·杜布菲。
如果剝開藝術玫麗多彩的華裳外衣會發現所有被人為演繹的思想和歷史脈絡皆為虛妄之魅,存在先於本質,本能決定精神。藝術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或許只是個偶發性事件,藝術之果的奧妙在於她的生命先在。她就是這個本來樣子,沒有功利,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思想依附。不需要技能的渲染,更無需各種功能化的輔助,甚至於任何專業系統化地磨礪都是對藝術大道最荒謬地背離。
為此杜布菲得出了一條負負得正的答案,只有邊緣的、原始的、稚嫩的、通靈的、精神異樣的藝術創作才屬於藝術的本初先在,才是屬於藝術真正的純潔性所在。他也曾經身體力行地一頭扎進精神病人的藝術天空去研究學習這群以倒立姿勢看世界的群體。事實上先後經歷過一戰二戰的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有精神病,只不過相對於集體精神病而言個人器質性精神病完全屬於不自覺。
昏鴉曾經親自實踐過繪畫對於各種輕度精神類疾病如多動症、焦慮症、自閉症、強迫症等有著近乎神奇地療效且屢試不爽。也見證過太多“畫出驚人”的小朋友們的畫作,不誇張地說真的令大師們也要汗顏。就更不用說那些史前人類熠熠生輝的原始藝術了。
身為巴黎畫派一員的杜布菲為我們在藝術認知上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思路和視角,也為這個世界發明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詞語概念叫做原生態藝術。他的思想主張影響到了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領域,並且持續影響到了近現代眾多的藝術流派。
與大家的慣有理解相悖的是所有近現代藝術恰恰是普惠大眾的藝術主張。繪畫只不過是我們每個人打孃胎裡自帶的功能,只不過更多是在高度社會化的異化過程中走向了消匿甚至於反面。所以杜布菲試圖以醍醐灌頂之棒喝來喚醒人們的原始直覺,回到那個人類最初與藝術相遇的純潔時刻。
正如大師本人想憑一己洪荒之力去為藝術和非藝術之間劃下一條清晰而不可逾越的鴻溝一樣,其二元對立終究陷入了週而復始的各種矛盾中了。具象和抽象;平面與立體;感性與理性;世俗功利與純粹藝術;本能自覺和意識不自覺……這些衝突伴隨貫穿了大師的一生。
如果說藝術是純粹的本能先在,那麼挖掘這種本能豈不成了某種世俗刻意?同樣意識若能感知到無意識那麼無意識即可就不復存在了,一如你觀察他即在,忽略他即不在,或許存在即是虛無吧!
最後昏鴉還是致詩一首吧,以解這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惑吧!
世界早已沒了自然人
純潔之慧形同枯泉
異樣的注視來自同樣的人群
誰比誰病的更重;誰比誰忘記誰?
還有誰能回到更早的子宮?
初在的神被褻瀆
世俗的暴虐合了人意
唯有你始在呼喚
哪怕穿越了整個世紀
《昏鴉致敬杜布菲》
飛累了有些倦,昏鴉歸巢,回見諸位。
-
3 # 畫家王衍成
讓·杜布菲(1901-1985)1901年出生於法國勒阿弗爾市一個富裕的酒商家庭。41歲前,杜布菲子承父業,是一個成功的酒商,他同時也是一個業餘畫家,與費爾南·萊熱、胡安·格里斯、安德烈·馬松等藝術家結為摯友。
41歲那年,杜布菲決定做一個職業藝術家。1945年,杜布菲在瑞士的文化交流中參觀了好幾個精神病醫院的美術收藏,病人瘋狂而帶有原始生命力的創作深深打動了他的心。“瘋狂使他們逃脫桎梏,展開幻想的翅膀”。回到法國之後,杜布菲提出“原生藝術”(Art Brut)的概念,又被稱為“局外人藝術”。
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的這件布面油畫《略帶杏色的多泰爾肖像畫》(見上圖)是杜布菲1947年完成的一件“原生藝術”作品。畫面上的人物是法國作家安德烈·多泰爾(André Dhôtel),人物的輪廓和髮絲隱約露出一絲橙杏色,這正是作品名稱的由來。
這幅畫初看上去,就像是調皮的孩子在牆皮上的劃痕,畫作的筆觸原始、粗糙,人物的眼珠瞪得溜溜圓,還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牙齒和額頭的皺紋就像柵欄一般,使得整個人物充滿焦慮,又極具原始感。
杜布菲的藝術風格是多變的,雖然他首創了“原生藝術”,但人們很難給他的藝術風格一個明確的標籤和界定。他就像是巴黎藝術界的“熊孩子”,畫作時而像兒童畫、時而像塗鴉,後來杜布菲又完成了一些形態怪異、色彩鮮明的大型戶外雕塑,矗立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巴黎等地。
杜布菲曾說:“藝術創作的唯一健康之路就是永恆的革新。藝術家應該創作新事物,而不是去驗證別人曾經做過什麼。”
回覆列表
儘管現在有種論調把原生藝術吹捧成朝陽藝術,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但最後的結果就是,它與每一種流行的藝術形式一樣,終將成為一段藝術歷史。
這其實已近夠了。
法國的印象派運動也就搞了二十多年,那些大師們就各奔東西了,但其影響力至今依然存在。
▲杜布菲作品
有一種說法甚至認為,原生藝術屬於那些“無知”的人,過多的條條框框,相反地倒成了創新的枷鎖。
正是這種“無知”與空缺,沒有規則,沒有限制,沒有說教,只需要自我意識的覺醒,從而讓原生藝術萌發了獨特的生命力。
全新的技法,全新的表現形式,全新的視角,用最原始的直覺創作藝術作品就對了。
▲杜布菲作品
藝術的生命力往往又是短暫的。
藝術形式更是這樣,如果一種藝術形式被不停地反覆地自我重複,沒有演變和遞進,淘汰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其表現就是,重形式而忽略了藝術本身。
比如有藝術家用焦糖、麵包屑作畫,用回收的材料,甚至是丟到垃圾桶裡面的垃圾來做藝術品等等。
▲杜布菲作品
當然,原生藝術最大的價值在於,他的顛覆性,和創新能力。
最初,人們把原生藝術的目標就設定在反對嚴格的束縛,反對按照規定和規範來創作,反對對藝術進行規範化、學院化。
從這一角度來講,原生藝術就具備了批評性,算是一種解放藝術,這是它存在的最大價值和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