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中有毒

    不管文在寅總統再怎麼折騰,都已經難以挽回人心了,失民心者失天下。文在寅的民意支援率已經暴跌到30%多(反對率上升的65%),這是一個綜合因素疊加發酵的結果,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南韓眼下的病灶,絕不是更換幾個總理和內閣部長就能化解得了的。

    民眾對文在寅總統的內卷化也就是失望的程度,正在往頂峰直攛,任誰也擋不住。這次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在“4-7”地方兩市長的選舉中的慘敗,就是最好的風向標。

    道理很簡單:從表面上看,執政黨的這次慘敗的原因是醜聞的發酵所致,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南韓的經濟疲軟,已經連續20多個月在低谷中徘徊,民眾兜裡的錢在陡然減少,而物價尤其是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文在寅的25個遏制房價的檔案也沒管用。老百姓生存艱難啊!這固然與去年爆發的新冠疫情有聯絡,但更與文在寅在經濟治理上的短板息息相關。文在寅要在剩下的一年之內要在經濟上翻盤,簡直比登天還難。在財閥當道的南韓社會,文在寅要打壓財閥,必將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

    從李洛淵到丁世均,從丁世均到繼任者,文在寅執政四年中已經更換了三任國務總理,至於說內閣部長,更是像走馬燈似的替換。當然啦,如果把文在寅的行為放在南韓憲政歷史的長河中看對的話,這也不算什麼。南韓每任總統任內平均要更換2到3位總理——自1948年以來,大韓民國總共產生過47位國務總理,時間最短的代總理柳一鎬在位時間只有19天。南韓實行的是總統制,總理是總統的助手,往往被冠以“代讀總理”、“影子總理”、“禮儀總理”等等,總理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文在寅總統任內的第一個總理李洛淵,算是創下了兩年零七個月的任職記錄。

    文在寅在任用丁世鈞時,本來想發揮他調解能手特長——以此來緩和與反對黨的關係,可是15個月以來,成效不是很大。因為國務總理的任免權在總統手中,是不需要經過選民直接選舉的,只需要國會認可即可,也就是總理只是總統手中用來調整政策的一個工具,所以他們註定就是“短命”的。丁世均走了,不管文在寅任用誰出任新的總理,在最後一年時間內,文在寅想重新挽回人心,談何容易啊!

    雖說李洛淵和丁世均的辭職,都是為了參加下屆總統的大選,根據憲法規定必須辭職公職(必須在大學前一年辭去所有公職),但是政府總理更換的頻率如此之高,總不是一個什麼好兆頭。除了上述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南韓的每任總統,都是根據政治的需要,透過更換總理和調整內閣部長,而調整其施政方針。比如前任總理李洛淵辭職後,文在寅選擇了在經濟方面有特長的丁世均出任總理,而且同時更換了經濟副總理。很顯然文在寅想補短板。可是最終還是事與願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生有沒有特想去的地方,由於某種原因沒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