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君冷知識

    可以 打仗拼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唐朝比高句麗強的多。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沒有徐世績 還會有其他人。

  • 2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即使唐太宗殺了李績,以當時唐朝的國力,依然能夠打下高句麗。

    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李績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名氣很大,由他率兵,其實是最合適保險的,但是如果沒有他,其實大唐還有很多其他的人才,比如薛仁貴等人,依舊能夠打下高句麗。

    唐朝與高句麗

    在唐朝以前,其實高句麗就已經崛起,在東北部大肆發展,隋朝之所以滅國,其直接的原因就是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導致內部動亂。高句麗公元前37年,由朱蒙建立,之後經過不斷的發展,在391年到531年到達了巔峰時期。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唐朝的時候,貞觀末年,由於東突厥被消滅,四海臣服,在643年的時候,新羅派遣使臣入朝,述說百濟攻佔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與唐朝的通路,之後唐太宗就派人調節,希望高句麗可以停止戰爭,結果就遭到了當時高句麗的權臣莫離之權蓋蘇文的拒絕,隨即太宗決定發兵征討高句麗,在貞觀十九年2月,唐太宗御駕親征,當年7月,圍攻安市城,但是由於守軍殊死抵抗,致使唐軍九月仍然不能攻破,由於東北天氣寒冷,士兵和軍馬不能長期逗留,因此被迫班師回朝,此戰唐軍攻佔遼東等10餘城,斬殺高句麗兵4萬餘,而唐軍僅僅損失數千人,之後唐太宗便派偏師對高句麗實行騷擾,使其疲於應付。666年,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是被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了高句麗的內亂,之後不久唐朝就讓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一年多的時間,捷報不斷,到了668年9月12日,高句麗僧信城開啟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獲男建,高句麗被全部平定。

    所以從整個歷史來看,高句麗的滅亡是必然的,隨著中原王朝的統一和崛起,高句麗的存在勢必威脅了中原王朝的勢力,因此必須被滅,只是到了高宗時期,李績剛好是比較年長合適的人選,如果不是李績,那麼唐朝名將如雲,當時的薛仁貴依然可以領軍消滅高句麗。

  • 3 # 我淡如菊

    唐高宗時,最後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別說是派李勣,就是隨便派一個頭腦不糊塗的人去都能把高句麗給滅了。

    李勣就是隋唐演義裡面那個牛鼻子老道徐懋功,演義裡面是瓦崗寨搖鵝毛扇子的軍師,跟諸葛亮的角色類似。秦瓊、單雄信、羅成等等都要聽他指揮。

    歷史上,徐懋功是位名將。在攻打高句麗的最後戰役時,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12月,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各路軍馬都受其節制,其實就是滅高句麗的總司令,而那個時候李勣已經是72歲高齡,此後經過一年多戰爭,到668年9月12日唐軍攻入平壤,全部平定高句麗,第二年李勣就去世了。

    高句麗原是在遼河流域的一個地方政權,趁著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逐步崛起,先被曹操修理了一番,後又被前燕打了一頓,在向西碰壁後開始南下取得了北韓北部地區。由於中國那時候處於南北朝混亂時期,中原王朝沒精力管那麼多,結果到了隋朝統一時,高句麗已經發展成橫跨遼河和北韓北方的一個強大的政權。他們與東突厥相互勾結,妄圖東西夾擊中原。不巧的是,那個時候中原平定了,而且連續出現了幾個在中國歷史上可稱為英明的帝王。趁高句麗羽翼未豐,還沒強大到足以窺伺中原的時候就將其打滅,在這一點上讓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達到了高度的一致認同。

    全盛時期的高句麗

    隋文帝打了一次,高句麗馬上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隋煬帝時,高句麗又開始反覆,於是隋煬帝開始了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可惜的是此時的隋煬帝像變了個人,完全不似當年滅陳朝、大破土谷渾時候的樣子,好大喜功,攻擊時高句麗一旦抵擋不住就謊稱要投降,隋煬帝馬上就讓停止進攻,結果像小人一樣的高句麗休整準備好後又繼續頑抗,這樣來來回回多次就把時間拖到隆冬,隋朝只好罷兵。隋煬帝攻了三次,不但沒能打下高句麗反而勞民傷財,各地百姓起義,最後被起義軍滅亡。

    歷史上爭議最大的兩個皇帝,一個是隋煬帝,還有一個是秦始皇

    唐太宗時,在滅了東突厥,土谷渾及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汗國,在貞觀十七年(643年)開始進行對高句麗的戰爭。太宗御駕親征,率領李勣攻打高句麗,取得多次大勝,後因天冷且糧草用盡而罷兵。之後,唐朝採用了用偏師襲擾的辦法,使高句麗疲於應付,逐步削弱其實力,經過二十多年的小規模戰爭,到666年時,北韓半島西南部高句麗的盟國百濟已經被蘇定方打滅,小日本派的援軍也被劉仁軌以極低的交換比消滅(要麼之後日本要派遣唐使,那是被打服了),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本就是唐朝的屬國,高句麗已經不是當年擁有60萬能戰之兵的強大國家了,同時高句麗國內又發生了內亂,因此只需要再給它最後一擊就能徹底摧毀。

    從下面的衛星圖可以看到,要攻打佔據遼河流域和半島北部的高句麗,陸路只能從狹窄的遼西走廊進兵,且山東半島距離北韓半島很近,在陸地進攻的同時,再從海路進攻其柔軟的下腹部是一個必然選項。歷史上唐朝就是先從海路進攻滅了西南部的百濟,佔領漢江平原,之後兩面夾擊高句麗。

    那個時候,唐朝大軍有很多名將,如薛仁貴、蘇定方、契苾何力、劉仁願、劉仁軌、契何力、龐同善等等,派誰去都能打滅高句麗。高宗之所以選派年邁的徐懋功當這個總司令,一是因為他的領軍能力和他的深厚資歷可以讓各路將領服從統一指揮,二是要把消滅高句麗這個巨大的榮譽給這位功勳卓著的老臣,讓他了結了二十年前跟隨太宗皇帝沒能完成滅了高句麗的心願。

    如果能穿越的話,相信諸位看官誰去當這個行軍大總管都能夠順利地滅了高句麗思密達,完成蓋世偉業。

    最後再來看看南韓棒子們YY的高句麗,在他們內心中,高句麗=高麗=南韓,哇塞,思密達古時候好偉大。不過棒子確實挺討厭小本子的,竟然渡海佔領了倭國,但是也別把倭國趕到福建這地方去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十大未解之謎の鷹眼明明沒有大招但為何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