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小小育兒故事

    不會說話建議先不要送託兒所。孩子基本的溝通沒法完成,對孩子對老師都增加難度,讓孩子到陌生的環境,交給陌生的人,也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建議先搞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生理性的問題還是心理方面,還是孩子本身語言發育的比較慢?一般兩歲的孩子會簡單的交流了。如果目前還不會說話一定要找找原因。如果是一起正常,只是語言發育慢,家長應該積極引導,幫助孩子。最起碼也要孩子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並能聽明白老師的話了再送託兒所會比較合適。

  • 2 # 加油小陸

    我建議不要急著送去託兒所

    第一,孩子年齡太小,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第二,孩子不會說話,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法表達,不會自理,會給老師帶來很大麻煩。

    第三 ,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家長既不放心,孩子也沒有安全感,就會很焦慮,不利於孩子成長。

  • 3 # 帥氣十足呂小布

    首先,家長要明白兒童的言語是在兒童與成人的交往過程中,在兒童的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1歲左右的幼兒言語發展屬於準備期階段,您的孩子兩歲,是言語的發展期,(1-3歲)這是一個最初掌握語言的時期。給您提供一些簡單參考,您對比一下是否與自己孩子的語言發展類似

    1-2歲

    1、懂得身體部位

    2、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如“拿住”或明白一些簡單的問題“你的衣服在哪”

    3、對於簡單的故事、歌曲和節奏似懂非懂

    4、看到書中的圖片,可以說出名稱

    5、有規律地學習新詞彙

    6、可以提出含1-2個短語的問題,如“狗狗在哪?”“去哪兒”

    7、會說簡單的主謂短語“吃餅乾”

    8、在每句話前面使用一些不同的子音字母

    以上的都是學者歸納總結的這一階段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比同齡孩子語言發展玩了半年時間左右,強烈建議去大型醫院做干預檢查,及早的干預可以避免是否是生理上的問題導致發展緩慢。切勿盲目相信等孩子長大了自然會說話的。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省得病急亂投醫,平時多與孩子積極互動,增加孩子言語表達的機會。

  • 4 # 咿呀咿呀學語

    孩子太小了上幼兒園不合適 霍思燕聽了專家的話孩子晚一年上幼兒園比較好我閨女3歲了我還沒送去因為冬天一天比一天冷了 上不了幾天孩子抵抗力差冬天病毒又多孩子受罪 再說了孩子才2歲這麼早送去幹嘛 等大點再送也不晚 沒必要送這麼早

  • 5 # 貓先森家有小棉襖一枚

    有專業的治療機構的,我一個朋友家孩子快三歲了就去的那裡,也是說話問題,比我女兒大一個月只會叫爸爸媽媽,而我女兒基本就是可以跟你侃大山了那種,如果確定不是自閉的問題不用太擔心,說話早晚的事,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做個檢查的。儘量多和同齡孩子一起玩,效果很好的。

  • 6 # HAI快樂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當孩子還沒有認知力的時候,交給第二任老師,個人認為是不合適的。

  • 7 # 姚姚玉綴

    孩子的語言天賦雖說是因人而異,但是兩歲了還不會說話,可以考慮去醫院看看 得到專業的回答會比較放心。最後建議家裡有人帶小孩的話還是不要送去託兒所了

  • 8 # 辣椒媽聊育兒

    首先明白孩子的語言發展遵循一個規律,1歲前是前語言時期,瞭解了說話是什麼樣。1歲到1歲半是單詞句階段,對言語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發展,所能理解的語言大量增加,但是會說出的語言相對比較少。嬰兒往往用一個詞代表一個句子,因此這個階段被稱為單詞句階段。1歲半到2歲半進入多詞句階段,是寶寶積極的言語活動時期,隨著詞彙量的擴大,說話更主動。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考慮以下原因:

    一是和寶寶互動、溝通少

    1歲以內是寶寶的語言發育準備期。

    所以,寶寶從出生起,大人就要多跟他講話,形成一種語言環境。

    1歲以後,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說話,在做每個動作時都結合語言,更利於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比如,抱寶寶去睡覺時,對寶寶說:“現在要睡覺了。”這個過程是教會孩子理解動作,最終內化成語言表達出來的重要方式。

    二是家長照顧得太周到,沒有給他提供足夠的表達機會。

    比如,現在會見到很多家長出去玩的時候手機會拿著水杯,直接去給孩子喂水喝。這樣孩子就失去了表達的機會。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刺激寶寶講話。比如,寶寶指著橘子,表達出了要的意思。媽媽把橘子拿過來的時候,最好蹲下來讓寶寶看到橘子,然後對寶寶說:“給你,橘子。”這樣,寶寶既聽到了聲音也看到了大人的口形,模仿起來就比較容易。媽媽最好賣個關子,對寶寶說:“橘子。”當寶寶說出“橘子”這兩個字後,媽媽就可以把橘子給寶寶了。

    三是口腔肌肉的發育還不夠完善。

    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鍛鍊口腔肌肉的遊戲。拿一張不用的紙廢紙,把它撕成碎片,裝到一個盒子裡。然後用一根吸管把它吹散。家長先做,孩子就會模仿。

    科學研究表明:6歲前,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2~3歲是寶寶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寶寶對語言的聽覺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強。

    進入口頭語言發展敏感期的寶寶,無論是語言理解能力方面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爆炸式的發展”。家長要抓住這一關鍵期,幫助孩子發現語言表達能力。

    1是教寶寶反覆記憶

    發展心理學認為,兒童語言的發展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而是在社會生活條件下,特別是在教育條件下進行的。

    很多幼兒圖書都配有圖畫,媽媽可運用這些圖畫,訓練寶寶的語言思維能力。和寶寶一起翻開書,一邊指著圖片一邊向寶寶講解:“母雞帶著雞寶寶找小蟲。”“小白兔在吃紅蘿蔔。”“樹上的小鳥在唱歌。”相同的內容,媽媽重複講多次才有利於寶寶掌握,因為人的知識是大腦神經元連線的結果,當你重複知識的時候,這種連線會加強,最終成為永久的知識。

    2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庭環境。

    所以,父母說話時,首先應該做到讓自己發音正確、詞彙豐富、句子完整等。

    成人和寶寶說話是培養寶寶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父母和寶寶說話時,要做到放慢語速、口齒清楚、聲音溫和親切。

    另外,就是多用問句引導他多說話,多練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抬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