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郭鍋

    年獸,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惡魔。從先秦至清,歷代神話、志怪、傳奇、逸事筆記,如《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均無記載。

    出處有有三種可能:

    1、年獸只是近現代人結合春節爆竹驅邪等風俗杜撰傳說,以訛傳訛;

    2、年獸為某地鄉土傳說,現代人妙筆生花,經網路傳播而廣為流傳;

    3、確有典籍記載,只是目前還未找到。相傳古時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獸就會進攻村子,凡被年獸佔領的村子都遭受到殘酷的大屠殺,頭上的犄角就是屠殺武器。屠殺結束後,年獸會吃掉所有人的頭顱。為了防止有人詐死或僥倖逃脫,年獸假裝離開村子後折回來屠殺倖存者,甚至讓村子發生劇烈的晃動。就連嬰兒、孩童都難以倖免。人們利用年獸的兩大弱點,放爆竹(會嚇走年獸),貼春聯,以驅趕年獸的進攻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清代段玉裁對年有過一段《說文解字注》。

    谷孰也。爾雅曰。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年者,取禾一孰也。從禾。千聲。奴顚切。古音在十二部。春秋傳曰。大有年。宣十六年經文。穀梁傳曰。五穀皆孰為有年。五穀皆大孰為大有年。

    過“年”本義是豐收。恭賀新年,即是恭賀豐收之意。中國自古以農耕立國,莊戶人一年辛苦勞作,期盼的即是隆冬時節裡農閒時的家給人足,人丁興旺。所以,在歲末過年,是人們圖個好意頭,盼一個“年年有餘”、“歲歲平安”。

    這本來與年獸不相關。

    “過年”,這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習俗,從最初的誕生的本意來說就是慶祝、喜悅。現在人們把過年當成驅逐傷人怪獸,並且把過年時的爆竹、對聯等習俗都赴會到人們驅趕怪獸的儀式中,竟然也因為故事通俗易懂,傳播甚廣,成了看似“自古以來”的傳承了。

    華人過年時的一些習俗,是在歷史發展中間斷形成的。

    漢武帝之前漢朝用秦歷,採用的是夏曆,一年分12個月,以建亥之月為歲首。建亥之月是夏曆中的十月份,由於夏曆大致和現在的農曆相同,所以也就是現在的農曆十月為歲首,也就是公曆11月左右。在秦代之前,還用過其他日期作為“除夕”夜的。

    關於爆竹的習俗,目前可考據的最早明文記載於南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爆竹”確有事天地敬鬼神的意思。

    關於貼春聯習俗,則是起源於桃符。《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宋史·蜀世家》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春聯的起源也有敬鬼神之意。

    多數地區過年還有守歲的習俗。

    現在能找到的最早的關於守歲的記錄是西晉時周處寫的《風土記》的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過年的習俗幾千年來一直在演變,放爆竹、貼春聯,逐漸成為當今過年最普遍的活動,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深遠地影響世界各地。可是,過年本源在於“喜悅”、“慶賀”,放爆竹、貼春聯本源於“事天地”、“敬鬼神”。過年時節,華人歡呼雀躍,敬天畏人,此為應有之意。至於被稱作“年獸"的怪物,故事情節被設定為”吃人“、”僥倖“、“劫後餘生”,則沒有一點文化背景。

    年獸為什麼會出現,還成為了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呢?可能這與近代以來中國的國勢遭遇到了最低谷有關。

    中國近代以來國勢日衰,普通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年年難過年年過,如《白毛女》裡的楊老漢,在寒冬臘月裡還要躲避黃世仁的逼迫不得回家過年。即使回家過年了,也是家徒四壁,哪兒還有過年的喜慶?過年時的闔家團圓,竟然成了那些為富不仁,為虎作倀的封建買辦階級壓榨貧苦百姓的良機。

    近代上海開風氣之先,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出現了很多報刊。1933年1月17日,上海鄭逸梅主辦的《金鋼鑽》連載了一部《滬壖話舊錄·歲時風俗之回憶》,其中有一段短文,提及過年習俗有“撣埃塵”後又接續寫到:

    “屋中埃塵既淨,乃俱懸掛字畫,出自名人之筆者固多,而俗不可耐之天官、或眾神圖,亦觸目皆是。其有懸紫微星畫軸者,畫家每繪一石柱,柱上鎖一似狗非狗之獸,或雲是獸即天狗星,或雲是獸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鎖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惡,而使人不逢年患,故過年時懸此最宜。”

    這是迄今能查詢到的關於“年獸”最早的文獻資料,可能也是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年獸”傳說的源頭,可是作者也只是風聞街巷傳說,不知道這個典故出自哪裡,自言“且愧無從考證也”。

    至於那個被紫薇星君收伏的叫做年的怪獸,則可能是杜甫《天狗賦》中的天狗形象演化而來。

    “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忽不樂雖萬夫不敢前兮,非胡人焉能知其去就。向若鐵柱攲而金鎖斷兮,事未可救。…宜其立閶闔而吼紫微兮,卻妖孽而不得上幹。時駐君之玉輦兮,近奉君之渥歡。”

    杜甫在文中提到了天狗的模樣,也提到了看狗人、鐵柱以及鎖鏈,還說“天狗”適合替皇帝(紫薇)看門,妖孽就不敢造次了。

    年獸形同天狗,色似狻猊,逐漸具像了起來。還有人把年獸想像成為上古四大凶獸,曰混沌、窮奇、檮杌、饕餮,這其中的一個。畢竟《山海經》中的怪物非常多,常人不僅不能窮盡,而且根本難得一見,杜撰起來更是毫無壓力。

    不過,上古傳說中的兇獸,更多可能是部族的圖騰,用以指代一個部族。《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在黃帝大戰蚩尤時也有過這種描寫,說是皇帝請來了很多野獸來支援作戰,可能就是以那種野獸作為圖騰的部族。

    不管真實情況如何,年獸的故事作為新的習俗已經透過其簡單、通俗、直接的情節流傳了開來,只是這種情節體現出的禍福無常,是人們對於災禍認知上的無能為力,實在難以體現出中華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一往無前的氣概。

    年獸的傳說未必不可以繼續流傳下去,故事情節的內容,則可商榷,如古代盛行的驅儺儀式,其實是人們驅疫逐鬼的願望,這是一種主動驅逐的形式,遠比年獸出來禍害人間要有意義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要只對兩種人好:一種是對你好的人,一種是懂得你的好的人”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