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一部繁花

    《洛神賦》 的主題眾說紛紜,

    大致可歸為兩類,

    一是愛情主題,如感甄說、青年戀愛說、愛情失落說等;

    二是政治主題,如寄心文帝說、政治理想說、政治遣懷說等。

    因此,弄清楚作品的主題,

    是我們正確理解《洛神賦》 的首要問題。

    關於本篇創作動機,

    曹植曾雲:“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說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洛神賦序》)。

    “楚王神女之事”宋玉曾作《高唐賦》與《神女賦》兩篇作品,

    《高唐賦》寫楚王夢中與巫山神女豔遇之事,

    《神女賦》塑造巫山神女的美麗形象。

    曹植《洛神賦》既寫豔遇,又寫洛神之美,

    很顯然是對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二賦的模擬。

    楚王與巫山神女之事屬子虛烏有,

    因此曹植《洛神賦》未必有實事。

    既然是模仿,洛神當然有巫山神女的影子;

    宓妃是洛水之神,洛神亦有宓妃之影像;

    甄氏是當時之美女、曹丕之妻,

    洛神亦有甄氏之故實;

    此前不久,曹植妻崔氏病故,故洛神也有崔氏之影跡。

    因此,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未必真有其人,

    而是綜合了上述四位女性的特點的代名詞――美女。

    那麼,曹植寫美女的用意何在?

    《洛神賦》的末尾露出端倪: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訴。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霜繁霜而至曙。命僕伕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腓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曹植“悵盤桓而不能去”的原因是什麼?

    難道是垂涎於美色?

    如果是那樣,曹植就是一個好色之徒。

    然在目前所見之資料中,未有曹植好色的記載,

    故曹植獵色是不可能的。

    因此,曹植《洛神賦》沿用了《楚辭》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

    以男女關係譬喻君臣關係,美人喻皇帝曹丕,

    這與曹植的《美女篇》中“美人”自指略有不同。

    綜合全篇,

    《洛神賦》表達了作者與美人不能相見的苦悶之情。

    究其原因,一是人神迥異,有情人難成眷屬;

    二是洛神是作者精神的寄託,是理想的國君,

    她只能存在於想象之中,現實中難以找到,倍感失落;

    三是對作者而言,帝王之位與己無緣,兄弟手足之情難繼,自己不僅受到猜忌,而且被人監視,無奈之餘又感到悲哀和憤懣。

  • 2 # 溪仔X的歷史文化觀

    洛神賦這麼美的文字正是出自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的名篇《洛神賦》,文人們寫的文字自古是纏綿悱惻,令人疑惑如此名篇究竟是寫給歷史上某個特定的人呢?

    自古以來,《洛神賦》究竟是寫給誰的有這樣幾種說法:

    一、悼亡說。曹植懷念自己的妻子崔氏,於是寫下《洛神賦》懷念亡妻。

    二、感甄說。後代傳說曹植和嫂子甄氏文昭甄皇后有私情,《洛神賦》正是他懷念心中被哥哥曹丕賜死的摯愛,現代許多影視作品中甄氏叫“甄宓”正是叔嫂私情的衍生。

    三、表志說。還有種說法,曹植《洛神賦》不是寫給別人,正是自己的哥哥——曹丕,曹植仿照宋玉《神女賦》,將自己比作美人,對君王表達自己的一片赤誠忠心。

    在弄清楚《洛神賦》寫給誰的謎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作者的人生經歷。

    曹植,才高八斗,文采斐然,用語典雅華麗,前後四十多年的生命軌跡先後經歷大起大落,在公元221年其兄曹丕繼位之前,他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兒郎: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在曹丕登基之後,曹植的悲慘命運開始了,由於先前慘烈的繼承權爭奪戰,曹植深受曹丕猜忌、打壓,《洛神賦》作於黃初三年(黃初是曹丕稱帝年號),與他愁雲慘淡的後半生情感是一致的。

    曹植此賦據序所言,系其於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師洛陽後,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經過洛水時,“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這些對決心“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的曹植來說,無疑是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其心情之抑鬱與苦悶,是可想而知的。

    接下來讓我們依次分析這三種說法的真偽和合理性。

    關於崔氏悼亡說:崔氏是曹植第一任正妻,崔琰兄長之女。她和曹植少年夫妻,感情深厚,生育了幾個子女。據記載,崔氏因一次失禮,在宴會上誤穿了顏色豔麗的衣服,曹操看見後大怒,將她和曹植離婚後遣返家中,賜死。妻子如此悲慘的死法、植崔二人多年的夫妻情分,可以成為支撐悼亡說的論據。

    關於叔嫂感甄說,則是徹徹底底的謠言,不過是後世三流文人八卦的野史豔情罷了。根據《三國志·陳思王傳》記載,曹丕繼位不久,即殺了曹植的密友丁儀、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去了自己封國後,因為“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被監國謁者奏彈劾,曹丕將他貶為安鄉侯,後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鄄城王。有些人“鄄”與“甄”不分,僅僅因為兩字字形相似便編造出感天動地的“植甄叔嫂戀情”,其實,曹植的《洛神賦》原名《感鄄賦》和甄氏一點關係都沒有,且甄氏相夫教子,侍奉婆婆至誠至孝,也從沒有琵琶別抱。曹植心中仰慕的女性形象是忠貞高潔的,與賢惠的甄氏也不符合。

    所以,感甄說是假的,《洛神賦》絕對不是寫給甄氏的。

    關於表志說,此種說法最科學,最合理。《洛神賦》虛構了曹植與洛神的邂逅相遇,以及彼此之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鑑宋賦。

    宋玉《神女賦》借遇合神女之事委婉批評楚襄王的昏庸無能和無所作為,旨在表達自己傷時憂國的感傷情緒,並以憂患意識警省襄王,勸其效法楚國先君,“思萬方,憂國害,開賢聖,輔不逮”,勵精圖治,振興楚邦。

    結合曹植寫作時的背景,不難理解《洛神賦》中流露出的纏綿悱惻、惆悵哀怨的情絲,曹植正是藉助此賦抒發對兄長曹丕的不滿之情,同時有飽含了渴望受到對方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