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
2 # 老街味道
問題:紀曉嵐為什麼批評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說上半首是閨情語?
前言漢唐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語,可見韋姓出身高貴。韋應物屬於京兆杜陵韋氏,世代為官,其高祖韋待價曾經在武則天時期做過宰相。
韋應物(737~792)是個頗有點傳奇色彩的任務,他出身於豪族,年紀輕輕成為了皇家護衛。作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卻在安史之亂以後折節讀書,成長為一位與王維孟浩然齊名的詩人。
紀曉嵐為什麼批評韋應物呢?
一、山水詩人韋應物我們所熟知的《唐詩三百首》中,選了韋應物的12首詩, 在蘅塘退士的眼中,這隻第一梯隊中的詩人。其中五律、七律、五古、五絕、七絕、都有佳作入選。
後人常把王孟韋柳並稱,認為他們是唐朝繼承陶淵明田園詩而發展成唐代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人物。
韋應物最著名的一首七絕《滁州西澗》,就是其中的代表: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二、白居易所看重的興諷而大詩人白居易,更加推崇的是韋應物詩中的”興諷“特點, 《與元九書》白居易專門提到了韋應物 :
如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韋應物的《溫泉行》、《驪山行》、《觀田家》等都具有諷喻的意義。例如《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三、韋應物詩中的閒淡白居易又稱其五言詩中自有“高雅閒淡”的風格:
其五言詩,又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然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身後,人始貴之。例如這首著名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四、紀曉嵐評價韋應物的七律名篇是閨情語紀曉嵐在電視劇中天天與和珅逗悶子,實際兩位都是當時的才子。王步高教授在一堂公開課上說過,但凡紀曉嵐認為不錯的詩,都是好詩。
韋應物的五律傳世近百首,但是他的七言律詩極少。
這首《寄李儋元錫》是韋應物七律中名篇,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明代胡震亨評價說:
韋左司“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仁者之言也。劉辰翁謂其居官自愧,閔閔有恤人之心,正味此兩語得之。若高常侍“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亦似厭作官者,但語微帶傲,未必真有退心如左司之一向淡耳。《唐音癸籤》胡震亨說第五、六句仁厚閒淡 ,沒有半點傲氣。
紀曉嵐評價說:
上四句竟是閨情語,殊為疵累。紀曉嵐為什麼說是閨情語呢?
其實單獨拿出這四句來欣賞,確實如此: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豈不是閨中思婦獨守空闈的寂寞之語麼?
不過對於第五六句,和整首詩,紀曉嵐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五、六亦是淡語,然出香山輩手便俗淺,此於意境辨之。七律雖非蘇州所長,然氣韻不俗,胸次本高故也。香山輩,是指白居易風格的詩人。紀曉嵐說用於這首詩中,氣韻不同,就沒有“俗淺”的感覺了。
結束語紀曉嵐評價前人詩詞,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關於同一首詩,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這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妨多看看眾人的評價,比較一下收穫會更多。
回覆列表
這四句是:
去年花裡逢君別,
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
紀曉嵐評點多許多詩文,有眼光,但有時恃才傲物,尖酸刻薄,評韋應物這四句就屬於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