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幕星空

    一般平菇按色澤可劃分為深色種(黑色種),淺色種,乳白色種白色種四大品種型別,品種繁多有中廣溫種,中低溫種等,由於品種的不同,所以適宜的出菇溫度範圍也不同。廣溫種(最佳出菇溫度:20一25℃),中(最佳出菇:15一20℃),低(最佳出菇:12一15℃)。如①深色種(黑色種)。這類的品種多是“低溫種和廣溫種”。屬於糙皮側耳和美味側耳。而且色澤的深淺程度隨溫度的變化而有變,一般溫度越低色澤越深,溫度越高色澤越淺,光照不足色澤也會變淺。②淺色種(淺灰色),這類色澤的品種多是“中低溫種”,最適宜的出菇溫度略高於深色種,多屬於美味側耳種,色澤也隨溫度的升高而變淺,隨光線的增強而加深。③乳白色種,這類色澤的品種多為“中廣溫品種”,屬於佛羅里達側耳種。第一:在平菇栽培中,種植平菇的菇場選擇也很重要,所以我在選擇菇場的時候,要選擇保溫保溼性非常好的地方作為菇場。我們還要注意菇場的通風性要好,要經常保持菇場中的空氣流暢,這樣可以大量的減少很多細菌的產生。避免影響平菇的生長髮肓。第二:我們在配料工作上一定要注意配料的衛生,要保持配料乾淨無汙染,同時配料要攪拌均勻,而且還要等到配料充分發酵之後才可以進行裝料,要注意裝料的時候不能直接就裝滿,需要先裝一些配料,然後在裝一些種子這樣方法進行裝料,最後在裝完料之後,進行高溫或者高壓消毒殺菌,這樣才能保證配料乾淨無汙染。第三:平菇管理:菌絲生長期間,若棚內或室內光線較暗,透氣性較好,溫度保持在23~25℃,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60%~70%,高溫型和中溫型平菇一般經20~25天,菌絲可長滿整個菌袋,菌絲長滿袋後過一段時間,袋內出現大量黃褐色水珠,這是出菇的前兆,或當部分菌袋出現子實體原基時,這時即可適時轉入出菇期管理。出菇管理的原則:科學管理,縮短時間,保持綠色,適時(儘早)採收。第四:加強溼度調節,水分管理分作兩塊,即基料含水率和出菇環境的相對空氣溼度,前者屬基礎性水分,後者才是管理的重點,根據出菇季節調配基料之後,在栽培生產上,水分是第二物質要素,在出菇階段,則應處於第一重要的地位。一般情況下,在配料時即已基本確定了基料的含水率。第五:相對空氣溼度的調控幅度,一般要求在10%左右,比如出菇期間要求保持菇棚內的溼度在85%~95%,但是,實際生產中,單純依靠人工控制是很難達到該要求的,即便是依靠溼度表設立專人管理,也不易達到,因為溼度的增加,多是透過噴霧來實現的。剛噴完水的時候,空氣溼度可達到100%,在平菇子實體生長時,必然從空氣間吸收部分水分,而菇棚的通風以及菌袋內熱量的散發又使溼度有所下降。因此,應綜合考慮,綜合調控,不能顧此失彼,實際生產中一般要求將地面澆溼,牆體多噴水,結合空間噴霧,使溼度保持在80%以即可。第六:溫度管理,平菇屬變溫結實菇,在適宜溫度範圍內,溫差大能夠促進子實體分化,低溫型平菇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必須在15℃~20℃溫度下才能正帶進行。溫度過低,雖能出菇,但多產生畸形菇,溼度過高,則不能出菇。利用早晚氣溫低的規律加強通風換氣,以加大晝夜溫差至5℃~10℃,刺激其出菇。低溫季節,白天注意增溫保溼,夜間加強通風降溫,氣溫高於20℃時,可釆用加強通風和進行噴水降溫的方法,以拉大溫差,刺激出菇。第七:加強通風換氣,要保持出菇場地空氣新鮮,原則是保持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在0'05%以下,低溫季節,在中午噴水後要進行通風換氣,每次30分鐘,高溫季節通風換氣多在早,晚進行,每次20~30分鐘,也可常留通風口,但需要用草簾等遮蓋風口,使之微透氣,陰雨天可全天通風,使通氣,增溼兩全其美。通風換氣要與保溼同時考慮,如與保溼發生矛盾,必須以保溼為主。但溼度大時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切忌高溫不透氣。第八:增強光照,平菇菌絲體生長一般不需要光照,但形成子實體時,卻需要足夠的散射光,散射光可誘導子實體原基分化,有利於子實體正常發育,促其早熟多出菇。在黑暗的條件下子實體原基很難形成,在光照不足時,子實體原基數量減少,畸形菇增多。因此,棚內或室內必須要有有一定的散射光。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把菇體曬死,一般以保持棚內有“三分陽七分陰″的光照強度為宜。第九:出菇管理中注意事項,出菇棚內,應按菌絲的成熟度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齊,有利於同步管理,菌袋進入出菇管理時,先解開兩頭扎口,不要急於把袋口完全張開,以防料表面失水乾燥,影響出菇。平菇在出兩茬菇後,培養料內營養已不足,為促使多出菇,可結合噴水補充營養,一般噴施0'1%的尿素溶液,或0'3%的糖水即可。食用菌追肥一般是新增營養液,營養液的新增通常有3種方法:噴施,浸泡和灌穴。噴施時以子實體大量出現時為宜,應注意噴頭不要正對著子實體,浸泡法主要用於袋栽的食用菌,在採收完1~2茬菇後,若栽培袋呈嚴重缺水狀態,可將其放在配好的營養液中浸泡,直到其恢復或接近原重量時為止。灌穴法主要在菌床上使用,當菌床出菇較多,水分及養分消耗過大時可採用此法,具體方法是,將菌床按10釐米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製好的營養液,新增完營養液後覆土。第十:覆土出菇,袋栽平菇一般出兩潮菇後,經過補水管理還能繼續出菇,但出菇少,菇體小且不整齊,經濟效益低,採取覆土出菇,則有利於增產。覆土的方法是,在菇棚內開溝整畦,挖寬1米,深20~30釐米,長度不限的溝畦,畦與畦之間留50釐米人行道,將出過兩潮菇的菇筒兩頭料面清理乾淨,脫去塑膠袋,截成兩段,豎直排放在溝眭內,然後用肥沃菜園土填充菌筒間的縫隙,並蓋於菌筒表面0'5~1釐米厚,覆土後,在溝畦內灌大水一次,以浸透菌筒為宜,在出菇適溫條件下,約7天左右菌床上就有菇蕾出現,按出菇要求進行管理,可繼續採菇4~5潮。在適宜的條件下,平菇從原基長成實體需7~10天的時間,當菌蓋顏色由深變淺,下凹部有白色草狀物,菌蓋邊緣開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發時,即達七八成熟,為採收適期,此時菇體較重,採菇後應清除菌塊上的菇腳和老菌絲,保持料面溼潤,並繼續按菌絲培養期的要求進行管理,一週左右可出現二茬菇蕾,只要管理得當,一次栽培可釆收4~6茬菇,生物率150%以上。

  • 2 # 一葉成林3

    出菇期遇到高溫時可採用以下措施

    1,菇棚內如裝有水簾機,可以開機降溫。

    2,在棚內用工業排風扇進行降溫。

    3,向菇棚地面和空間噴水降溫。

    4,向菇棚外覆蓋物噴水(草簾,毛

    氈)等……也能收到很好的降溫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會委員辭退補償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