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儒風
-
2 # 濮淮布衣
關羽為什麼喜歡看《春秋》這部書?首先我們應該瞭解《春秋》這部書裡面都寫了些什麼對吧。《春秋》是孔子以魯國曆史為年序,根據史實編寫的,當時各個諸侯國,和周王室發生的歷史事件總彙。裡面有他自己對某些事情看法和諷議。史稱《春秋》筆法。《春秋》是周王朝衰落後,五霸崛起新舊思想碰撞,各種意識思潮萌芽,形成百家爭鳴思想醞釀時期。其間許多大事件發生,各類英雄人物風起雲湧,演繹了一幅褔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首先是齊桓公和管仲厲行革新隨之崛起。北拒強胡,南制蠻楚,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孔子稱道。宋國卻是偽霸,大事不濟天下失望。孔子諷。晉文公曆千辛萬苦,幾經死生終於繼承大位。許多磨難使他變的狡詐無比,為孔子稱道是董狐之筆。當然楚莊王一鳴驚人也堪稱勵志。這段歷史和關羽所處的,東漢末年曆史有許多相似之處。王綱失統天下大亂,主流儒家思想門閥觀念被打破。諸侯爭霸英雄不問出處,天下紛爭何時休?這些都是關羽所關心思考的大事。以史為鏡可知興廢,或許是關公愛《春秋》的主要原因吧。關羽看《春秋》都看到什麼內容?看忠,看義,看士的精神,看各種兵戰。不信你也可以全面看一下,做一個關公第二也好。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中把關羽描述成一個非常忠貞不屈的人物。關羽平時特別愛讀一本書叫做《春秋》,儒家治國往往以《春秋》這些經典來管理國家。所以在中國古代有春秋決獄之說,原心定罪。非常有意思的是,《三國演義》中把關羽描述成被迫投降曹操,但他降漢不降曹。然後曹操為人很險惡,為了利用人性的弱點就故意將關羽和他的兩個嫂嫂,也就是劉備的倆老婆:甘夫人跟糜夫人,共處一屋。就是希望他們能發生點亂七八糟的事,來敗壞關羽的名聲,讓你關羽做出點對不起大哥的事,將來你就可以真心實意地歸順我曹操了。但關羽不為所動,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讓兩位嫂嫂在屋內睡覺,關羽自己在屋外面左手拿著青龍堰月刀右手捧著《春秋》去讀,一站一個晚上,簡直就是鐵人。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流傳在民間說關羽夜讀《春秋》的故事我總覺得不可信。為什麼?我不是懷疑關羽的道德品質啊。首先,大家想一想,一個人晚上不睡覺,在屋外拿把大刀,一站一個晚上,這不符合人的生理常識,你站一天站個幾個小時試試,人根本受不了。一邊站著還右手拿一本《春秋》左手拿著把大刀得多累。在外面也可以不要站著,搞個什麼鋼絲床睡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更覺得懷疑的,就是關羽可能根本就讀不懂《春秋》。有人說你這是欺辱古人,真不這意思。眾所周知,《春秋》這本書在中國古代實際上內容是非常簡略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讀一讀《春秋》的話就知道,它的文字是非常晦澀難懂的。而且那個時代,還沒有什麼紙張發明,書的內容都刻在竹簡上。所以那個字能怎麼省就怎麼省,主謂賓搞不好只有一個動詞,主語和賓語都沒有,而且很多內容非常的晦澀。在這種情況下,以關羽的文化背景怎麼可能讀懂這本書呢?
有人會問,關羽不是著名的武將嗎?文化應該不會差吧。說實在話,關羽出身真不好,就是普通平民,小時候也沒讀過什麼書。後來是因為殺人越貨,開始流亡四海。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沒受過正規的科班教育,軍事教育也沒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三國演義》裡的桃園三結義,劉備賣草鞋,關羽賣綠豆,張飛殺豬。他們都沒受過良好的教育,這種情況下關羽怎麼可能讀的懂《春秋》?
就好比你是小學數學水平,你怎麼可能看得懂哥德巴赫猜想?你怎麼能看懂統籌學?你怎麼能理解更專業的數學知識呢?顯然不現實,超過了人的認知能力。中國古人非常有意思,《春秋》這本書他本身非常晦澀難懂,既然教材看不懂,學生看不了怎麼辦?古人就發明了教輔資料,《春秋》這本書也有教輔資料,就是我們說的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和《左氏春秋》。其中《左氏春秋》非常有名,左丘明寫的,是對春秋的內容的編譯,給你講解還配例題,就是我們現在的教輔資料嘛。所以實際上關羽當年讀的那本書很有可能不是《春秋》,而是《左氏春秋》。實際上就是本教輔資料。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為什麼要去讀《左氏春秋》?真的是想表現出這種忠義千秋的邏輯嗎?或者說真的想表現出降漢不降曹,威風凜凜,堅貞不屈?真不是。關羽願意讀《左氏春秋》一個很有可能的重要原因是《左氏春秋》中對《春秋》中的很多原理、學說進行了解釋。眾所周知,給人講一個新知識的時候怎麼樣才能讓人最好的理解,肯定就是舉例子。《左氏春秋》這本書中大量的例子都是關於戰爭的例項,會手把手地教你怎麼排兵,怎麼佈陣,怎麼攻敵,怎麼撤退。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教輔資料一步步教學生這道數學題怎麼解?思路是從哪個角度上去想?一書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關羽當年讀《左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並不是他內心道德品質很高,也不是說關羽閒的沒事看本小人書,是因為關羽是統兵的大將,在當時兵書比較缺乏的時候,《左傳》就是一本良好的兵書,就是一本非常好的戰爭指導資料。有人要提出異議,說當年不還有《孫子兵法》呢?“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大家要注意,實際上讀《孫子兵法》的古人還真不多,倒不是因為《孫子兵法》寫的不好,而是因為孫子兵法不給解釋,就相當於教材只給一個定理,但具體怎麼用,你不會。不就像我們的初中生高中生,老師光給一個數學或物理的定理,你會用嗎?不會。重要的是看例題嘛,例題看懂了定理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左氏春秋》這本書實際上就相當於給你事例提示,是良好的教輔資料。所以特別適合關羽這種文化背景人去讀。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者我們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大家會發現很多在臺面上的理由往往都不是真理。可能往往是因為那個場景,需要一個真實的環境,需要的一個真實的動機。可能這個動機說出去不夠高尚。於是後人穿鑿附會也好,還是說當事人故意曲解也好,往往給它附著了一個更高尚的動機。就像關羽一樣,他讀《春秋左傳》很有可能只是為了排兵佈陣,但光這一條不能體現出關羽的文化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於是後人在傳送的過程中就把關羽讀《春秋左傳》變成了關羽讀《春秋》,一下子就讓關羽的學歷從初中變成了大學本科。同時大家看,關羽為什麼讀《春秋》?那是因為《春秋》中講的大道理讓關羽正氣凜然,讓兩位嫂嫂在屋裡睡覺,他晚上不睡覺,拿大刀和《春秋》這本書,能文能武,守在外面保護嫂嫂,體現出一個偉男子的形象。很多現實的動機,在實踐層面上往往會被後人附上很多光環。但是回到問題的實質背後往往是利益和現實主義的考量和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