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翻雲66368398

    很簡單,因為朱可夫丟不起這個人,蘇聯丟不起這個人。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對整個蘇聯的民心軍心都是極大的一針興奮劑,這個時候如果公佈火星戰役的失敗,豈不是把大好局面毀掉了,報喜不報憂也是沒辦法的事。戰爭結束後,蘇聯作為兩極之一,公佈火星戰役的失敗,無疑也是對威信的影響,所以乾脆就淡化到底吧。

  • 2 # 吳林寶1

    沒有的事兒,蘇軍根本不可能在重兵南線的同時,再在中部集中190萬人進攻。造謠者說蘇軍一共7個集團軍。而在南線7個集團軍也就22-45萬人。

    7個集團軍,190萬人,這說明造謠者是照德國第六集團軍的編制來捏造的。

    真實情況就是朱可夫在中線發動了一個牽制性攻擊,以保證南線核心行動順利實施。

    不讓德軍中線抽出有力兵團支援南線,朱可夫就成功了。

  • 3 # 不跑調兒477

    “火星行動”是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蘇軍統帥部為了配合圍殲保盧斯第六集團軍的“天王星”計劃的輔助戰役,目的是防止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從維亞濟馬方向增援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團軍,首要目標是粉碎勒熱夫突出部的德軍集團。由於德軍預料到蘇軍可能會採取的行動,用朱可夫的話說,德軍與蘇軍的想法正好相反,德軍只是想守住勒熱夫,而不是去增援保盧斯,因此德軍主將莫德爾事先加強了勒熱夫突出部的防禦力量,致使蘇軍的進攻嚴重受挫,沒有達成戰役目標。單就戰役本身而言,蘇軍統帥部忽視了勒熱夫突出部易守難攻的地形特徵,最終導致戰役失敗;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斯大林格勒會戰這個大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戰役背景上來看,“火星行動”還是有積極意義的。朱可夫作為戰役的主要指揮者,在他的《回憶與思考》中總結戰役失利時,也談到戰役組織中的不足,對複雜地形的進攻研究的不夠。當然,畢竟是失敗的戰役,因此所佔篇幅不多。隨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全面勝利,勒熱夫突出部戰役的失利也就不太為人關注了,朱可夫也沒有因為勒熱夫戰役失利受到指責,相反,他獲得了第1號蘇沃洛夫一級勳章,以表彰其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突出貢獻。

  • 4 # 使用者17510641474

    因為這根夲就是蘇聯軍事情報機關策劃的戰略欺騙行動,以佯攻吸引莫德爾固守爾熱夫,不讓他分兵馳援保羅斯,以達到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目標,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時代蘇俄大搞公開化,解密了二戰時期的檔案,德國波茨坦軍事研究機關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火星行動的任何資料。其實莫德爾自己是十分明白,深悔受騙守著爾熱夫,沒去救保羅斯笫六集團軍。只可惜國內有些人把什麼火星行動當作回事,給了莫德爾防禦大師稱號。但是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莫德爾接替佈施,把中央集團軍群都基夲搞光了!9個軍長自殺,12個軍長到莫斯科遊街,身佩納粹德國頒發的勳章,真是亮極了!

  • 5 # 孫悟空144972747

    現在德粉們常說蘇軍“火星行動”如何損失慘重和失敗,德軍如何神勇。那麼我就說說“火星行動”,這次戰役是蘇軍的一次成功的、可圈可點的戰略歁騙行動,它成功地牽制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戰役預備隊,為保證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戰後,德軍親身經歷者莫德爾元帥在回憶錄中承認:他上了蘇軍的當。

    42年11月13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最後確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計劃,朱可夫元帥指出:在斯大林格勒反攻戰役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將屆時將會抽兵支援南方戰場,因此必須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進行牽制。於是,蘇軍總參謀部制定了“火星計劃”。該計劃由蘇軍西方面軍與加里寧方面軍共同實施,擺出要粉碎德軍勒熱夫突出部、攻佔別雷城的陣勢,以吸引德軍預備隊,保證對斯大林格勒被圍德軍集團的圍殲行動。該戰役於12月10日發起,蘇軍雖沒能粉碎德軍勒熱夫_維亞濟馬集團,但成功地完成了牽制任務。要說明的是蘇軍也沒有成建制的集團被殲滅。

    當希特勒為解保盧斯之圍而四處蒐集預備隊之時,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卻抽不出兵力去加強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導致該集團軍群解圍無功而返。戰後莫德爾元帥認為:如果當時及時識破蘇軍意圖,放棄勒熱夫突出部,拉平防線,就可以抽出至少8到10個師的兵力去支援頓河集團軍群。

    要知道德軍頓河集團軍群曾打到最近處離德軍第六集團軍只有四十公里的地方了,而第六集團軍的最大突擊距離也有三十公里!勝利與失敗就差這最後十公里了!可以說:德軍這8到10個師決定了蘇德戰場43年的南方戰場的形勢和走向。

    難道還要說“火星行動”是失敗的嗎?

    這次戰役也是朱可夫元帥一生中眾多教科書式的、成功的、經典戰例之一,必將載入史冊!

  • 6 # 戰情解碼

    “火星行動”是朱可夫軍事生涯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但在蘇聯官方歷史中卻很少能見到相關記載,就連朱可夫本人也語焉不詳。正是由於“當事人”很少提及此事,所以才導致“火星行動”變得鮮為人知。

    1942年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如火如荼地進行之時,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在斯大林格勒和勒熱夫地區同時發動兩場大的反攻,以消滅德軍的第6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在勒熱夫方向,朱可夫制定了代號為“火星”的軍事行動。當時,朱可夫以兩個方面軍(190餘萬人)的兵力從三個方向以雷霆萬鈞之勢對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發起了向心突擊,打算一舉殲滅德軍。儘管蘇軍在兵力上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但第9集團軍在莫德爾的指揮下,以彈性防禦戰術成功挫敗了朱可夫的攻勢,最終蘇軍被迫撤回出發陣地,“而火星行動”也以蘇軍的慘敗而告終。

    有人認為“火星行動”是朱可夫為掩護“天王星行動”而實施的一次戰術欺騙行動,是為了牽制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以防止其增援斯大林格勒。從表面上看,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道理,但細細想來這其中卻存在著諸多矛盾。蘇軍在“火星行動”中損失了近70萬人的兵力,如果這是一次戰術欺詐,這一損失未免太大了一些。牽制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方法有多種,蘇軍根本沒必要用這麼高的代價去演一場“戲”,所以戰術欺騙說根本不成立。那麼蘇聯官方和朱可夫本人為何都對此諱莫如深呢?

    朱可夫是蘇聯官方為蘇聯人塑造的戰神,他也是蘇軍抗擊德華人的榜樣,如果“戰神”的形象被毀,這必然會影響蘇聯軍民的信心,所以蘇聯官方才刻意弱化“火星行動”。另外,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光芒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這次失敗。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斯大林格勒時,勒熱夫的關注度就會弱上許多,也就降低了“火星行動”的知名度。而對朱可夫而言,這次失敗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所以才會甚少提及此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民多少歲娶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