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ngmy321

    三年級的孩子出現叛逆期是正常現象。因為人有三個階段叛逆期,分別是“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兒童叛逆期。這階段的孩子心智逐步成熟,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和判斷能力。看起來是叛逆,實則是成長,家長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如果出現行為偏差、判斷有錯時,千萬不要粗暴對待,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1、 家長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平時是不是隻顧著忙自己的事,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陪伴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此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近距離地聽聽孩子的心聲,及時察覺思想動態。

    2、家長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充分理解孩子。發現問題冷靜處理,放一放,不能急躁,否則孩子的脾氣會更加暴躁。等孩子的情緒平穩下來,家長再講道理,孩子容易接受。

  • 2 # 展望未來0508

    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也相應趨於成熟,認知也相應地擴充套件,並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事物的好壞、善惡、美醜的識別,有了很大地提高。孩子在幼兒階段的依附有了明顯的不同,是非曲直的感悟,有了質的飛躍,所以進入三年級後,思想就有些叛逆了。

    以此同時,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應有對應的改變,注重正確的引導,掌握孩子不同時期的特點,因勢利導,講明道理,明辯對錯,引導孩子自信、自尊、自力,朝著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向引進。這是我們小學老師及家長明徹的一點。把握好了,孩子不僅不會叛逆,還能愉快的接受我們,健康成長。

  • 3 # 探理究事

    三年級小孩的年齡在9歲左右。從大腦發育規律來看,正處在第三個大腦發育關鍵階段。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叛逆,是正常現象。

    0~3歲。大腦處於快速生長期。這一時期大腦的生長髮育速度明顯快於其它身體部位的發育。在這一時期的後期,大腦重量接近成人的了。

    表現在:樂意模仿,對生活中的人、物、事比較感興趣,有意無意的模仿語言、語氣、神態、行為方式等等。積極主動找事做,喜歡跟在父母身邊,一有機會就下手做點什麼,好像手腳突然勤快起來了。求知慾比較強,開始喜歡閱讀,主動觀察外部世界,對“實驗”很感興趣。

    與此同時認為自己長大了,開始形成自己的認知,“獨立”見解日漸多了起來,有意識維護自己的“主見”。因而對來自於父母或其他大人(成人世界)的“命令”等不再待見了,不再那麼輕而易舉的接受來自於父母(成人)的意見,說教;又由於孩子的見識少,心智發展還很不成熟,認知上難免產生矛盾衝突。這也就是所謂的“叛逆”的由來。

    父母方面注意與孩子保持溝通,尤其是母親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還比較深,母親的言行舉止往往成為孩子最方便的模仿物件。注意與孩子交流過程中保持平和心態,千萬不要急躁、語氣語調生硬,更不要打罵。遇到矛盾多采取引導的方法堅持啟發教育而不是壓制;遇到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可以試試轉移注意、換個環境等辦法。總之,讓孩子順利度過大腦發育關鍵期,培養出良好的性格特徵,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4 # 飛得更高hgr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思想在逐步走向獨立,特別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們,此時已經有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當思想有獨立意識時,行動的獨立便會逐漸表現出來,這一時期被稱為“第二反抗期

    比如,孩子們經常會放學在路上和同伴玩兒,回到家寫完作業後,也會急不可待地去樓下找小夥伴去玩兒,週末更是如此。當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如此瘋狂地玩兒後,自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氣在肺腑之上。因為很多家長非常不情願看到自己給孩子設計的學習計劃和目標被孩子們就這樣玩掉。於是家長們便會阻止孩子去玩兒,或者把孩子關在家裡寫作業,不允許隨便出去玩兒,或者不允許看電視,或者不允許用電腦等,結果呢,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沒有自由時,在父母的嚴格的督促之下,也只好不情願地呆在家裡,沒有自由和活潑做為吸引和動力的學習,也只是流於形式,於是便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邊寫作業邊玩兒,這還不算,作業中經常會發現有錯誤,字也會寫的很潦草,橡皮擦留下的痕跡讓作業總顯得邋里邋遢。

    這個時期的孩子們為什麼會在心裡逐漸構起了防禦之“盾”呢?

    第一、孩子是在玩耍中讓自發性得到成長的。

    小學二、三年級,也就是孩子在7-9歲的時候,這一階段還被稱為“小團伙時代”。相互投機的孩子們組成“黨徒”在一起瘋來吵去,或跑到老遠的地方去玩耍。這是孩子確立自我的關鍵時期。如果缺乏對孩子心理了解的話,就很容易去片面地限制孩子的自由。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自由時,第一反應就是反抗,表現出來的行為,諸如:頂嘴,父母讓讓這樣,孩子偏不,並且會說出一大堆理由。或者有的孩子在反抗無果的情況下,乾脆就沉默下來,用不說話來反抗。這樣一來,親子溝通關係就急轉直下,讓家長有些束手無策了。其實,在與小朋友的玩耍中,孩子們的自發性會不斷地發展著。

    如果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過分地加以強制,往往會孩子心情壓抑,不能感受到來自於父母的愛,使孩子人格形成發展受阻。如果家裡有這樣的孩子,請家長首先要思考一下了,你是否過度地限制孩子玩耍這一天性和自由,如果有,就需要我們的家長趕快解除緊緊束縛孩子自由心靈的繩索吧。

    第二、培養孩子的學習意願。

    缺乏學習意願是自發性發育遲緩的緣故。孩子缺乏自己思考,自己決定想做的事情,不依賴於他人而能自主一切的能力。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應該反省一下,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是在於前期的發展受阻,而不能歸於孩子自身。更不要用打擊性、誘導性的言語來說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學習,大了只能撿破爛了”,“不學習就沒有好出路”,“孩子,父母都是為了你好呀”等等,這種說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現對於目的的錯誤判斷。

    “無言之行”比空洞的說教更具說服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孩子學習的意願就逐漸形成了。如果想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家長必須要明確告訴孩子:你自己的時間由你來支配,爸爸和媽媽不會每天限制你,督促你,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兒,玩兒也是你自己的事兒,一樣重要!對於學習和寫作業,是你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事兒,因為明天老師要檢查你的課外作業。但是如果你每天及時、認真完成作業,你就會獲得更多玩兒的時間,否則你的拖拉和磨蹭只會讓你學也學不好,玩兒也玩不盡興。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時間成本計算,讓孩子明白他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有多少,花在玩兒上的時間有多少,讓孩子在對比中通過效率提高來減少學習時間,增加用在娛樂和玩耍上的時間,這樣就會增加孩子對待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發覺孩子的潛能,認真地培養一項優點或特長。

    時下,在孩子學習興趣或者特長方面,“一窩蜂”,隨大流的現象比較常見。很多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安排特長培訓,比如同時給孩子安排幾項特長班的學習,比如鋼琴、舞蹈、書法、英語等的培訓,在家長的陪伴下,在週末或者課餘時間裡,往往讓孩子疲於奔命。當孩子對特長逐漸失去了好奇心、興趣感時,便在枯燥和無奈下應付了事,時間長了家長看在眼中,自然會情緒失控,當孩子在批評和指責中產生厭煩的情緒時,隨之而來的就是牴觸,甚至會磨滅孩子對於其中一種可能產生的興趣。

    所以,如果家長們不認真去觀察孩子對哪方面有潛能的話,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特長,無異於飲鴆止渴,到頭來家長和孩子都會煩惱和痛苦。細細想來,孩子到了初中以後,還有多少人在堅持學習特長呢?幾乎絕大部分孩子都因學習緊張而放棄了。那麼與其這樣,為什麼還要讓孩子犧牲大好的自由玩耍天性呢?

    所以,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講,自由選擇或許比毫無意義的強加干預更能發掘孩子的潛能,成人的態度與選擇強加於孩子身上往往會受到相反的效果,其結果招致逆反或罷工,以至於關係緊張。

    第四、父母要勇於認錯,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批評與建議。

    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看待問題的方式與方法往往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很多家長看孩子戴著強烈的世俗色彩,比如會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去對比自己孩子的缺點和不足,結果會發現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結果讓孩子非常受傷害。甚至讓孩子越來越不信任父母。當家長失去孩子的信任時,試想,家長的話還有權威性嗎?孩子還能認真聽家長的安排和佈署嗎?特別是很多家長帶著強烈的自我情緒批評、指責、打罵孩子後,更會迴避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所以,有時我們家長應該適當傾聽一下孩子的批評與建議,必須要態度坦誠,勇於認錯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這種態度的重要性在於“以身作則”的教導孩子,讓家長身上的“自我反省”成為最好的誠實示範。

    第五、給孩子充分的思維與娛樂空間。

    現在的家長往往過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維自我發展,並把自己的觀點不加節制的轉達給孩子,以學習為理由剝奪了孩子的娛樂空間,讓孩子在“無理由、無快樂”中成長,個性受到了限制,一旦忍耐到一定限度,孩子也會爆發。

    很多家長的強迫式教育,已經讓孩子感受到了無比的壓抑,有時甚至是憤怒了,當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時,肯定會朝消極負面的方向去發展,嚴重者會心裡出現問題,造成人格和心靈出現激變現象。所以家長要放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加以節制。自由的身心發展是孩子生理、心理年齡同步成長的重要保障。

    第六、要給孩子正面樹立“好孩子”的評價標準。

    經常會聽一些家長嘮叨,嫌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完全是走入了一個誤區。有些乖順而不讓大人操心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發性發育緩慢的結果,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隱藏著更嚴重的成長危機。成人如果不能改變評價標準,“好孩子”往往會成為“問題孩子”。“搗蛋”,“嬉戲”,“胡鬧”,“吵架”往往是孩子的自我自發性的體現,不能一味地進行打擊,要在有所限制中進行保護。在面對孩子出現的上述現象時,家長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在道德品質方面並不一定出現什麼問題,而是由於教育和引導不力,或者運用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走向錯誤的成長方向。

    總之,家長一定要重視第二反抗期這一特殊的成長階段。這時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觀念上必須及時進行更新,認真瞭解孩子的心聲,做好親子溝通的改善,否則,會讓在第一反抗期中沉澱下來的問題,再同時帶上第二反抗期所產生問題繼續成長。如果真的是這樣,孩子的問題會慢慢變成頑疾,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將會無法去做轉變。到那時,親子關係將會因為孩子關閉了交流的大門而無法溝通。

  • 5 # 靚靚3010

    首先,現在三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叛逆,說明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懂事了。孩子懂的事越多,就會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有了思想,就會表現在行為上和父母較勁。

    你看,以前的孩子,讀三年級也就八歲左右。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父母讓往東走,絕對不會往西走,哪裡會有二話。原因就是以前的孩子接受的新生事物較少,眼前只有父母的教導,眼光沒有現在的孩子這麼開闊。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看父母玩手機看新聞。等到長大一點了,父母也給孩子一部手機或者平板玩。孩子接觸網上的新鮮事物多了,也會有強烈的模仿感。自然敢和父母頂嘴和不聽話之類的行為。家長把孩子的這些行為總結為“叛逆”

    那孩子真的只是叛逆嗎?

    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件好事情,就看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引導得當,孩子長大了以後就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人。很適合當領導指揮別人的工作。

    但是如果孩子叛逆的事是錯誤的行為,家長不及時教育,孩子就會一條道走到黑。最終家長還要為孩子的錯誤買單。

    如何判斷孩子的叛逆對錯呢?

    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大的危害,甚至根本就是一個最新潮的觀點。那麼,家長就不要一味打壓孩子,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多動腦。

    相反 ,孩子的叛逆是因為受到社會上不良少年的影響。家長就要及時“撥亂反正”。避免孩子越陷越深,最後不能自拔就麻煩了。

  • 6 # 國際媽咪x

    社會、學bai校、家庭等等,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待人接物du的方法、思維方式與大人們zhi有些代溝。常常表現為:不願與父母說在校的情況,不願給父母檢查作業,不願與你討論學習問題,總埋怨父母落伍。

  • 7 # 肖恩照山河

    孩子叛逆的原因是和你的思想發生了碰撞並非狹義的叛逆,三年級九歲左右正是他們貪玩、厭學、反抗被管理、理由藉口一大堆的時候。

    我們父母也從這個年齡階段過來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讓他在藝術、球類運動、科學等方面產生興趣愛好形成學習專注力,有明確的邏輯思維,知道因果關係,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動畫片、遊戲、玩耍上,孩子需要引導產生興趣變成固定愛好堅持下去形成自己的成長體系。

  • 8 # 浪君剪輯

    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主要幾個方面來討論1、生理年齡孩子在現在普遍早熟,不同於一二年級,自主意識增強,對抗性也增加,個別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2、教學難度增加,一二年級教學要求認真聽認真完成作業成績基本不會太差,三年級增加很多內容對思維各個方面都有要求,孩子學習起來比以往吃力。3、家長教育集中爆發,一二年級很多家長通過吼叫可以壓制孩子,三年級不管學校還是家長對孩子要求更高了,但是孩子能力在之前已經被家長教作業過程破壞,能力沒有跟上,導致矛盾比較多。

  • 9 # 清茶老師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始分高下,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中就有中年級孩子開始叛逆的原因。作為家長和老師,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平時要多鼓勵和表揚,要蹲下身子和孩子相處,得理也要饒人,不要故意打壓傷害孩子,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你站在他的對立面,否則他會越來越叛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有豬瘟?病原體從哪裡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