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光石2018
-
2 # 沉140769451
蘇芬戰爭的失敗,一是因為輕敵,進入敵國領土不熟悉和適應地形和氣候條件,沒有組織周密的戰場偵察,就魯莽行動;二是因為進攻蘇軍多頭領導,高階軍事將領間有矛盾,應該配合進攻時,互相不配合。還不太精通軍事的斯大林瞎指揮,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開始了排除異己的大清洗,軍隊裡流行揭發、告密、造謠、汙陷,超過80%的各級有經驗的軍官被槍斃,各級指揮員都是新上任的新手年青軍官擔任,沒有作戰指揮經驗,不瞭解部隊情況,不敢也不能依據自己對戰場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指揮,而是等待不瞭解實際情況的上級下命令,一級等一級,貽誤戰機,最後讓士兵去無謂的野蠻衝鋒。卡累利阿地峽地區多沼澤、凹地和大面積的長綠森林,不利於大兵團、機械化作戰,蘇軍可利用的進攻通道狹窄,雖然擁有兵力優勢,卻施展不開,可直接參於進攻的兵力,反而不比防禦方佔優勢(後來德軍打到這裡,情況也沒好多少,芬軍打到這,收復失地,也不願意前進了,因為他們知道,前進意味著當年蘇軍一樣的巨大傷亡,不過蘇德戰爭的形勢,又迫使防禦蘇軍撤退,芬軍才不情願的進入了蘇聯領土,戰後,又不得不交出割讓給蘇聯的領土),且隊形密集,令防禦方盡情發揮防禦優勢,大量殺傷進攻蘇軍,蘇軍打成了添油戰術,一批人在不利條件下進攻死了,下一批又照樣前去送死,毫無戰術可言,就是硬攻,而惡劣的天氣,也影響了蘇聯空軍和炮兵的火力支援,炮兵因觀察受阻,經常炮轟自己的部隊。地面部隊也遠離後勤補及,軍隊的補及和重型裝備下火車後,還要經過艱難跋涉,經過靠近邊界的道路,面臨芬軍的火力封鎖和游擊戰術的打擊,才能到達前線,龐大的兵力,反而成為了後勤保障的巨大負擔。
-
3 # 淵源166339088
蘇聯是侵略者。芬蘭保衛自己國土。氣候的寒冷蘇軍不習慣,有犯輕敵錯誤。認為芬蘭一個小國,沒有多少軍隊。但芬蘭軍隊戰鬥素質高於蘇軍。合適山地雪原作戰。阻擊手也給蘇軍帶來很多傷亡。
-
4 # 天佑中華龍河鄉韻
一個面臨著滅亡威脅的小國面對著龐大的紅色帝國已經是全力以赴全民皆兵了,再就是芬蘭雖然是小國,但軍工生產能力也不弱,全國同胞在統帥曼納海姆的領導下充分利用卡累利阿地峽的預設防線和拉多加湖畔的有利地形與兇悍龐大的蘇聯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一方面初期蘇軍輕敵,再加上芬蘭本土作戰蘇軍地形不利,蘇軍遭遇了當地的極寒天氣損失慘重!不過國力的差距太大,後期蘇聯連續增兵發起了不計損失的人海攻勢,芬蘭終於頂不住了,亡國滅種的危險迫使芬蘭人被迫與侵略者簽訂了城下之盟,滿足了侵略者的慾望割讓出本國十分之一的最好領土,不過芬蘭的戰鬥精神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奠定了戰後的獨立地位!
-
5 # 歷史軍魂
一、倉促出兵、準備不充分。戰前蘇聯比較輕敵,認為芬蘭是個小國,只要蘇聯大兵壓境,芬蘭就會立即投降。因此,在輕敵的思想下,蘇軍倉促出兵。
二、缺乏指揮。蘇芬戰爭爆發於1939年,而蘇軍中的高階將領全是肅反中剩下的將領,這些將領的指揮能力較差,而富有指揮經驗的將領,大多在“大清洗”中被斯大林殺掉了。
三、芬蘭雖然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但是整個國家比較團結。在於蘇軍的較量中,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特別是游擊戰,讓蘇軍損失慘重。有不少蘇軍士兵死在了芬蘭的狙擊手之下。
四、芬蘭的軍隊中大量使用了“索米”衝鋒槍,蘇聯在借鑑的基礎上發明了波波莎衝鋒槍。
-
6 # 聯合防務
芬蘭和蘇聯確實國力相差巨大,所以蘇芬戰爭開始之前,蘇聯認為可以迅速擊敗芬蘭。戰爭最後持續了那麼長時間,不但出乎蘇聯人的意料,也差不多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結果,其實是多方面原因綜合的結果。
首先當然是蘇軍的輕敵大意。蘇聯對於這場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比如,軍隊的冬裝和後勤物資就並不充分,造成戰爭中的大量凍傷。其次則是大清洗的影響。大量有經驗的軍官被清洗,剩下的指揮官也大都唯唯諾諾,不敢自作主張,指揮呆板僵化。軍隊的訓練和戰備水平也大幅下降,對於高寒地帶作戰的訓練嚴重不足。第三則是芬蘭軍隊準備充分、戰術得當、士氣高昂。作為保家衛國一方的芬蘭軍隊,本身就有保衛國家的動力,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再加上熟悉地形氣候,善於高寒地區作戰,並採用了最合適的戰術,自然表現出色。最後則是來自西方國家的支援。芬蘭雖然本國實力有限,但英、法、德等國為了打擊蘇聯,限制蘇聯的擴張,對芬蘭給予了大力支援。從彈藥到被服、從飛機到步槍,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芬蘭,保證芬蘭不至於因為物資短缺而打不下去。
但事實上,即使有著種種優勢,但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芬蘭最終還是沒能撐下去。T
-
7 # 使用者5770541302
蘇芬戰爭中主要是蘇聯準備不足,以及芬蘭人奮力作戰,結果蘇聯人雖然最終贏得了戰爭,但是也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當時蘇聯為了擴大和德國的緩衝區,蘇聯在1939年就吞併了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隨後就開始向芬蘭提出了領土要求。蘇聯人本以為芬蘭也會由於蘇聯的實力而立即同意,所以之前根本就沒有做好相應的戰爭準備工作,結果沒想到芬蘭人堅決拒絕。
於是匆忙之間,蘇軍才開始集結兵力對芬蘭開戰,而芬蘭早已準備好應對蘇軍的進攻了,集結了其僅有的部隊,並修築了曼納海姆防線。雖然芬蘭的重武器不多,兵力也不佔優勢,但畢竟是主場作戰,更熟悉己方的地理環境。
可是前往芬蘭作戰的蘇軍,很多都是來自烏克蘭等這些地區的部隊,從來沒有進入過北極圈這樣的寒帶地區作戰,本身就難以適應。再加上大清洗導致蘇軍指揮人才匱乏,作戰指揮存在大量問題,後勤準備極端不足,各兵種配合出現巨大失誤,面對戰術靈活的芬軍,蘇軍反而損失慘重,遲遲無法控制戰局。
後來蘇軍撤換了大量指揮人員,鐵木辛哥親自負責對芬蘭的作戰,再加上補充上來的援兵,芬蘭人最終打不下去了,在1940年3月停戰。不過好歹保住了芬蘭的獨立,蘇聯吞併整個芬蘭的企圖徹底破產。而蘇聯因為蘇芬戰爭,在國際上極為孤立,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軍不過外強中乾,下定了對蘇開戰的決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蘇聯和芬蘭圍繞邊境問題爆發了衝突,由於蘇芬兩國國力差距巨大,蘇聯打算速戰速決,但最後卻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這是為何呢?
回覆列表
俄國一直是個尚武但不善戰的民族,戰爭藝術的水平實在是不算高,打贏的都是該打贏的,打輸的很多也是不該輸的。由於技術上落後於西歐,在裝備上也沒什麼明顯優勢,其實蘇聯也就是因為二戰的原因成為了世界的一級,很快自己就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