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思專

    每天都陪孩子寫作業和學習,孩子肯定會有進步,但進步多大有所不同,這和家長陪伴的方法和家長本身的能力有很大關係。

    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要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果僅僅是陪班而不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那麼孩子學習的效率就不會高,隨著年級升高學習會越來越難,陪伴會越來越沒效果。

    陪是為了不陪,前期陪孩子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後期不僅學習效率提高,而且陪伴慢慢的就不需要了,家長只需要偶爾監督一下就可以,省力省心。

  • 2 # 西喬教育觀

    我認為,每天都陪孩子寫作業和學習,孩子成績不一定進步。關鍵時期陪孩子,到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後主動放手,才是家長陪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孩子學習,什麼時候必須陪,陪的有必要,有效果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現代社會每個家庭的重要使命,有句話說,“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大多數家庭裡,作為父母辛辛苦苦努力工作,用心陪伴靜待花開,都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取得更大的學習進步。

    孩子需要陪伴,但有效的陪伴也許時間並不長,一般認為孩子從出生到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是最需要家長陪伴的時候。

    1.孩子出生下地,以及整個嬰兒時期,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衣食住行每樣事情都要依賴成年人才能完成。這一時期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可以讓孩子放心大膽的去感知身邊的世界,認識各種各樣的事物。

    孩子進入幼兒時期,大部分會進入幼兒園,這一時期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陪伴,特別是在閱讀遊戲等方面,家人的陪伴,可以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致。比如孩子最初開始閱讀的時候,孩子不識字,對許多動物,植物和物體都不認識,那麼家長陪伴孩子,讀給孩子聽,指給孩子看。陪伴孩子,瞭解書本中抽象的世界,這種陪伴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孩子進入小學,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這一時期,家長的陪伴尤為重要,人們常說習慣決定命運,孩子能不能在低年級時養成良好的習慣,離不開家長耐心的陪伴,有效的引導。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家長跟孩子一起查資料,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孩子學習不專心,學習方法,不恰當的時候家長及時給予指點,督促。一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光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受益無窮,家長自己也可以變得更加輕鬆。

    隨著孩子進入小學中高年級,身心發育更加快速,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對父母的需要會變得越來越少,獨立能力會越來越強,這一時期父母的陪伴依然重要,不過陪伴的方式應該由孩子小時候的無微不至,變成默默守護,及時出手。這個過程,一直延伸到孩子的整個青春期。

    父母的陪伴,有什麼效果

    孩子嬰幼兒時期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孩子的成長更加順利,讓孩子的心靈更加舒展。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是一生幸福的基石。

    孩子到了兒童時期,父母的陪伴不光停留在生活上,需要父母給予孩子更多更多的學習生活方面的指導。讓孩子明白事理,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懂得正確的學習方法。

    從孩子青春期到孩子走向成年這一時期,父母的陪伴是要給孩子關心和包容,讓孩子找到心靈的歸宿感。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什麼坎坷,內心永遠有一個安放自我的地方。

    小結

    綜上所述,孩子成年之前,都需要父母的陪伴。積極有效的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有自信心,有正確的人生觀,在面對學習的時候,孩子就有更大的動力,也更容易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但是,陪伴孩子學習也是有關鍵期的,那就是孩子開始認識世界的嬰幼兒期,小學中低年級。錯過了關鍵期,過多的陪伴,也許帶給孩子的是困擾和厭煩。

    父母的陪伴,能不能讓孩子取得學習進步,關鍵在於抓住時機。

  • 3 # 風綠夢田

    孩子的成績是否有進步不好說,但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一定會有改變。每天都陪孩子寫作業和學習,不是指家長每次都坐在孩子的書桌前監督孩子學習。而是讓家長每天都去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

    1、督促孩子保證質量完成作業。

    2、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問題。

    3、第一時間採取補救措施。

    家長每天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要抓住孩子養成習慣的敏感期。做到經常陪伴孩子,才有可能成就孩子。

  • 4 # 我是魚小咪

    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以前我們讓她在自己的房間裡做作業,但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她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邊。

    後來我們就讓她坐在餐桌上做作業,一旦發現小手上拿著玩具或零食,立刻就給她收走,課外書也收到一邊,讓她的四周清清爽爽。

    我們家的廚房是開放式的,和客廳連在一起,餐桌比較大,她坐在我對面,我工作用的電腦也放在餐桌上。

    她做作業,我工作或做家務,燈下一片寧靜。

    我們吃過飯後也立刻把廚房收拾得乾乾淨淨,餐桌上沒有飯菜的蹤影,變成了辦公桌和書桌。

    這就避免了孩子依然停留在就餐時的鬆弛狀態,而開始緊張起來,知道要用心對付作業了。

    我們不願意給孩子貼上“不專注”“自控力不強”的標籤,我們想,我們的孩子大概就是需要更多一些的訓練。

    事實上,只要耐心堅持訓練,她就能慢慢變得專注。家長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訓練的過程,是教會孩子方法,是授人以漁的過程家長必須認識到這麼做是有長遠好處的,不要怕煩。

    我們的訓練方式是:當孩子放學時,一定和她聊幾分鐘,瞭解:

    訓練方式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麼,為什麼覺得難?你打算怎麼下手搞定這個難點?(後來這個問題也演變成:這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我們都讓她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幹“體力活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暑假如何招生,有什麼吸引人的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