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機械資料庫
-
2 # 看圖講事
理財產品有兩類:固定收益類、浮動收益類。固定收益類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無風險的投資品種,如現在市面上的絕大多數債券類、貨幣類理財產品等,還有一些寶寶類產品,如支付寶等,但缺點收益率相對較低。如果你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就可以選擇這些投資品種。
-
3 # 雪蓮187849958
理材怎樣才能全身而退,我各人體驗在電子軟體平臺須是大平臺,像支付寶,京東金融我都有投資理財,支付寶可選穩健型理材的定期基金,有七天到期贖回的,一月到期贖回的短期,最長一年到期贖回的都是不錯的理財基金,像京東金融的富民寶理財基金活期年利率4.4%隨存隨取都是不錯的選擇。
-
4 # 浮雲財經觀
適合自己的永遠是最好的!理財產品也是如此。
大家都處於社會的不同階層,身處不同的崗位,擔任不同的職能,對於風險偏好都擁有自己的尺度。有些人比較激進,有些人比較維穩,有些人又比較中規中矩。。。根據自己的資產水平以及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是最為合適的舉措。
在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前,我們需要做的是瞭解自己的性格和所能承受的最大虧損額度。假如性格急躁,無時無刻都要掏出手機看一下自己是否虧損,那麼這種性格就不太適合做股票、期貨型別的投資。自己的選擇、判斷容易被自己短時間的衝動 攪亂了分寸,導致高頻率的買賣操作,甚至不斷陷入“追漲殺跌”的深淵,不僅違背了自己理財增值的初衷,還陷入了無盡的虧損,真的是非常不值得。
投資往往意味著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處境,在國內的理財市場,往往風險的權重更高一些。假如我們不想去承擔較大的風險,那麼還是選擇一些維穩、安全的渠道,比如:餘額寶、定期理財等穩健的投資。一旦選擇了股票、基金這類高風險的投資專案,我們就需要做好虧損20%甚至是50%的心理準備。看看這兩年股民的窘迫處境,去炒股的貼吧、論壇看看大家的留言評論,就能明白其中的巨大的風險隱患了。“二八定律”是終究逃避不了的,想成為那20%的盈利者,意未著需要和無數大機構廝殺,從他們手中奪得盈利,這現實嘛?
普通大眾可以選擇的理財產品
餘額寶、銀行理財之類常見的投資渠道就不再重複累贅,但是需要記住,很多投資者透過理財不僅沒有賺到錢,虧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維穩的投資舉措還是他們。
(1)黃金
“盛世買房、亂世藏金”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凸顯,GDP增長乏力,全球經濟經過10年的增長繁榮步入經濟逆週期的大背景下。買些黃金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黃金的風險相對於股票小得多,波動性也較小,適合在經濟下行週期中長期持有。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黃金的價格得到了數倍的增長,而現如今又到了10年一次的輪迴,提早做些準備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許多銀行的APP、支付寶的理財介面都能夠非常方便地購買到黃金類理財產品。
(2)原油
現在不少基金公司已經開設了“原油寶”的理財產品,購買較為方便,風險也較大。
不過原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在繁榮的經濟週期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石油需求量會猛增,原油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在逆週期中則會跌的比誰都兇狠,看看布倫特原油的走勢圖,就能非常清晰明瞭地發現這個規律。
(3)股票、基金
要是家裡有礦,錢多了沒處去可以選擇股票類高風險的投資。
“十年炒股兩茫茫,先虧車,後賠房。。。”網路上有關炒股的打油詩層出不窮,都共同印證了一個道理——炒股賺錢難於登天。
年初至今死守在股市的大部分股民都虧損了30%以上,5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不禁要反問一句,進入股市真的是為了賺錢的嘛?
我們普通人想賺錢最好是選擇在經濟明朗、市場上升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去分一杯羹,在不確定因素聚集的現如今,貿然進入市場無非是被市場殘忍地“割韭菜”。
(4)外匯
外匯投資這也是一個投資理財的選擇,不過並不適合所有人,其中的並不確定性因素更大,大家可以量力而行,適當購買。
安全退出依靠鐵的紀律股神巴菲特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曾經說過炒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止損”。
在股市混跡多年,能夠獲得盈利的大咖都是十分有紀律的,不貪心、不妄想,面對現實,該止損就止損,該止盈就止盈。
話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實際操作起來確是無比困難,一旦涉及到金錢、利益我們就會缺乏理智的思考,在漲跌中逐漸迷失自己。所以制定嚴格的紀律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設定10%的止損線,一旦虧損10%立刻清倉,不管訊息面多麼花裡胡哨、不論前景多麼光明友好,立刻退出絕不拖泥帶水。這樣做我們的虧損就會被控制在10%的範圍內,起碼自己還能接受。止盈也是同樣的道理。
投資理財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需要不斷去實踐、積累、總結得出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風格。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我們自己,從現在開始去了解理財,學習、考取證券從業資格證,增長自己對於理財的見聞也是不錯的選擇。
-
5 # 理財經理趙然然
怎樣理財才能安全退出。作為業內人士,專業的理財經理,有一點忠告。大家一定要記住: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風險肯定越大。
普通人的理財投資不外乎以下幾種:
1、銀行存款
2、銀行理財
3、P2P平臺理財
4、基金
5、債券
6、保險。
7、股市
8、樓市
9、信託
其中風險比較小的:存款、銀行理財、保險(不包括連投險)
回覆列表
分享一下個人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我們平時都有手機銀行,每個銀行的手機銀行,都有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把平時的零用錢存進去先試試,如果感覺踏實靠譜,再加大購買量。第一次操作不熟悉情況時,可以諮詢手機銀行中的幫助選項,仔細閱讀兩遍,都能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