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勇

    陳寅恪貢獻在於,對推動中國歷史走出簡單的宮廷鬥爭、帝王將相的狹隘死角來說,是有重大的貢獻的。

    但是一些人和學者對於他的推崇是比較高的,特別是90年代有點過頭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歷史地位和做出的貢獻。

    能被清華破格任用就在於他對歷史的客觀、公正評判,對學術界、史學界的貢獻是比較突出的。

  • 2 # 自媒體評論

    陳寅恪先生和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四人被稱為清華大學四大導師,可見其確有真才實學。其實陳先生去清華有一段故事,陳寅格先生家學淵博,學富五車,早年去國外留學,全心鑽研學問,只為知識而讀書,不為學歷而讀書,所以陳先生既不是學士也不是碩士博士,但是哈佛大學,巴黎大學都想高薪聘請,陳寅格先生既已學成回國,受邀在清華大學任教。陳先生在清華時提出: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也為後來的清華增添了幾分人文氣息。後來的國學大師季羨林也曾經師從陳寅格學習,對陳先生的學識和為人也都推崇備至。可見是陳寅格選擇了清華大學,而不是清華大學選擇了陳寅格,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是因為有大師,而不是因為有大樓!

  • 3 # 紅塵雨絲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中國王朝政治剛剛解體,向憲政民主國家過渡。五四運動平地一聲驚雷,喚醒了沉睡百年的勞苦民眾。中國開始嘗試民主,經濟飛速發展,民主和科學理念開始深入人心。政府相對寬容開明,學術氛圍濃厚,言論自由,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一大批民族精英走到歷史舞臺中央。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的陳寅恪,得到梁啟超向當時清華大學大力推薦。併為時任研究院主任吳宓的器重。

    陳寅恪學識淵博,精通多國語言,首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在國學院指導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兼課,同時對佛教典籍和邊疆史進行研究、著述。

     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開設語文和歷史、佛教研究等課程。他講課時旁徵博引,或引用多種語言,佐證歷史;或引詩舉史,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處,又無不準確,闡發亦是愈發精當,令人歎為觀止。

    陳寅恪樸素敦厚,謙和而自信,真誠而不偽飾,堪稱一代國學大師。

  • 4 # 一路伴你看天下

    陳寅恪做了什麼,能讓清華破格聘用?

    陳寅恪先生祖籍江西修水,清光緒十六(1890)年出生於長沙。他的祖父陳寶箴官至湖南巡撫,是維新變法的實權派風雲人物。父親陳散原,號三立,青年時期即進士及第。曾經協助陳寶箴在湖南推行變法,創辦報刊。是著名的“維新四公子”之一。陳散原詩詞文章俱佳,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經慕名在杭州與他專門會面。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存世。

    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早年中舉,後隨其父陳偉琳辦團練,參與剿滅太平天國的戰事,得到曾國潘的賞識,把他保舉給咸豐皇帝,被授予知府之職。光緒時期,從候補、按察使,一直做到湖南巡撫。也算是當時一位舉足輕重的封疆大吏。出生在這個官宦人家的陳寅恪,從小即受到嚴格的教育,在家塾熟讀四書五經、以及算學地理等經典書籍。秉承了極其鮮明的家學特點。

    戊戌變法後,陳寶箴、陳散原父子雙雙革職。光緒二十四(1898)年父子回江西隱居。光緒二十六(1900)年六月,陳寶箴被慈禧太后派人賜死。陳散原遂舉家定居南京,一心辦學,傳播新知。

    其時,陳寅恪十歲,在熟讀十三經的同時,開始在自家的學校裡接觸數學、英語、音樂等新知識,並學習日文。光緒二十八(1902)年,12歲的陳寅恪隨兄赴日,進入巢鴨宏文學院學習。光緒三十一(1905)年因為腳病回國後,入復旦公學。宣統二年(1910)年,20歲的陳寅恪開始了他重要的歐洲留學生涯。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政治學校學習。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回到國內。

    1918年,28歲的陳寅恪考取了留學美國的官費生,在哈佛大學隨籃蔓教授系統學習了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回到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學習東方學、古文字學,並系統學習了中亞古文字和蒙古文。這時,陳寅恪在梵文、巴利文、西夏文、波斯文、突厥文以及希伯來文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在梵文和巴利文方面,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25年,正值壯年的陳寅恪回國。這時,清華學校改製為大學,設立研究院國學門。胡適之先生建議採用導師制,要“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國故”。時任校長曹雲祥,研究部主任即是吳宓。當時清華大學所聘任的導師是梁啟超、王國維和趙元任。這都是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著名學者。而陳寅恪尚無著述流傳於世。陳寅恪能加入清華,和前三位並稱為四大國學大師,是和吳宓先生的大力舉薦分不開的。

    吳宓先生和陳寅恪在美留學期間相熟相知,深為陳寅恪的學識和才氣所折服,民國初年,吳宓、陳寅恪、湯用彤一起在美國哈佛大學期間,因為才學出眾,號為“哈佛三傑”。吳宓先生深知陳寅恪之學,遂竭力舉薦陳寅恪加入清華。而當時的清華大學,聘任教授的條件具體而嚴格。不論是學位還是著作,陳寅恪竟無一條滿足條件。

    所以,當吳宓向研究院舉薦陳寅恪時,遭到了教務長張彭春的極力反對。萬般無奈之下,吳宓“往見曹校長,再申前議,並以去留爭”,吳宓說陳寅恪“留學十八年,學問淵博,能與外國教授上下其議論,堪稱學侶。雖無正式著作發表,僅就一九二三年八月《學衡》雜誌第二十期所節錄的《與妹書》,寥寥數百字,已足見其學問之廣而深,識解之高而遠。”這才換來了清華研究院的一紙聘書。吳宓先生曾經在日記中感嘆“介紹陳來,費盡氣力”。

    1926年6月,36歲的陳寅恪正式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的導師,與梁啟超、王國維一起並稱為“清華三巨頭”。

    陳寅恪先生在繼承家學、研習經典的同時,先後遊學日本、歐洲、美國數次,時間總計十八年之久。他遍訪名師,刻苦鑽研,已經深入研究並通曉二十幾種古今語文。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學,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認識和理解。他留心各國政治社會發展變化的現實狀況,對中國歷史具有獨特深入的思考。

    陳寅恪先生古今語文學養深厚,博覽群書又精於抉擇,精研經學、小學。就其在史學方面,不只是晉至唐史專家。他在史學上的貢獻是劃時代的。陳寅恪所開拓的研究領域和指出的發展方向,至今在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刀口不癢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