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金錢不是快樂的源泉,我不需要許多物質上的東西,幹嘛要去賺那麼多的錢。” 復旦碩士畢業生辭去高薪工作,去一個禪修中心做義工。 可在農村的父母並不理解他。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
6
回覆列表
  • 1 # 朱鐵平

    單從選擇來講,別人管不著。

    或許讀書足夠多的人才能夠看透事物本質,找到幸福根源。

    優質的生活,沒有那麼貴。一書,二人,三餐,四季。託現代科技發展的福,我們可以花費不多的錢,買到可以用很久的東西。

    因此除了消耗品,我們真的並不需要太多的錢。尤其在城市裡,居有所、行有車,真的極其便利,所以,只要你不是想要驕奢淫逸,大多數讀書出來的名校博士,是可以選擇自己去過怎樣的生活的。

    但是,如果你的家庭還需要你去支援,那可能就要從長計議,因為生而為人,我們還有成年人必須承擔的——責任。

    贍養父母,反哺家庭,應該是寒窗多年的兒子應該承擔起的責任。這世上並非都能如願,成年人的世界,除了你可以支配自己的收入和未來,還得去做一些你並不完全樂意、甚至違背意願,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所以,子非魚的故事,我們一直在講,然而,誰又能完全讀懂另一個人呢?

    曾經你非常鄙夷的人和事,隨著時光飛逝,慢慢都懂了,理解了,甚至也會去做了。

    這就是長大吧!

    別想那麼多,不值得!

  • 2 # 姬鵬

    有媒體報道,復旦大學一碩士放棄高薪全心禪修。依照當事者張某的說法,畢業後從事IT業,年薪四五十萬。不過,因工作壓力大,生活失調,第二年便患上抑鬱症。之後,張某辭職回家種地,直到現在全心在“禪修中心”當義工。他說,不想盲目追逐,要活出生命的意義,並聲稱,如果只為賺錢,就不會回去工作。

    一個大學高材生,好不容易熬出頭,得到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高薪職業”,卻突然選擇“歸隱禪修”,不免會讓持“市井尺度”的人們感到詫異。坦白講,有些小孩從出生前,父母就開始規劃他(她)們的人生,想盡辦法給最好的條件(物質條件、教育條件等),一心希望孩子能“成器”。

    慣常來看,所謂的孩子“成器”,就是孩子有足夠獲取物質的能力,並透過物質的獲取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理想”(物質的、精神的)。只是,絕大多數時候,局外人(當事者以外的任何人)所能看到的“生活理想”,僅是當事者在“物質”獲取方面的能力強弱,卻很難理解當事者“精神”層面的真正感受。這種理解的“無力感”,包括親緣關係較近的父母,有時候都會因“市井尺度”,而失去基本的“人性尺度”。

    於是,當生活中,出現類似“碩士放棄高薪禪修”的事件時,人們就會唏噓不已,認為當事者“太消極”。這種評價尺度中,除卻包含基本的社會責任期待之外,更多是緣於人們對於人生意義物化的一種信奉。對於這種“信奉”,到底“好不好”,實際上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一個較為尷尬的現象是,在一個物慾較盛的社會里,人們對於“物質”的渴望,已經逐步將“精神”層面的那點珍藏“汙名化”。當然,這不是說,人們不期待“精神”層面的構建,而是比起“物質”而言,“精神”的追逐越來越被“標籤化”和“符號化”。

    就現實的某種意義上,所謂的“佛系”已經成為一種“消極精神”的代名詞,甚至是“逃離社會”的“金鐘罩”。於此,普遍認知的趨向是,只有那些在市井攀升中的失敗者,才會選擇龜縮到精神世界裡,以“精神標籤”補償“物質匱乏”。卻很少有人認為,是“精神”本身的存在,驅動人們的選擇行為。

    這也導致,每當有人強調“詩和遠方”的時候,就總有人說“很扯淡”。當然,有這樣的認知,也並非算是極端或者粗鄙。而是因為社會的大尺度裡,物質已經被提升到一種“信仰”的高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在自我意識相對保守和規整時,幾乎不會選擇背叛和超越。所以,就算真的有人選擇為精神而活,也不會有人覺得是真的。

    而這些“不相信”,反映在具體事件中,就是質疑和批評。就“碩士放棄高薪禪修”這件事情來講,“極端物質信奉主義者”就會認為,張某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社會,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可他(她)們卻忘記,在對得住外部因子(父母、社會等)的時候,最先應該對得起自己的“心向”。當然,這裡的“心向”不是指那種想當然的“為所欲為”,而是指合理的心中嚮往。因為,在這種“心向”中,起碼他自己是自然的,快樂的,健康的。

    當然,這種“心向”的選擇,是沒有標準的,只要自己覺得可以,覺得滿足,就應該值得被尊重。某種意義上,選擇信奉“物質”,或則選擇信奉“精神”,實際上沒什麼高下之分,重要的是在選擇之前,能有較為開放的思維和意識。也就是對於選擇本身是自由的,隨心的。對於價值的認定是多元的,豐富的。而非以“市井尺度”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在面對“碩士放棄高薪禪修”這件事情上而言,請不要急著用“市井尺度”去定性。或許有人會說,這個世界的人們如果都去“禪修”,世界不就了無生趣。只是,這樣的假設也只能是假設,完全沒有可能“高度同步”。這也說明,世界本身是多樣性的,流動性的。不可能,就是一種尺度,一種價值觀。

    於此,對於市井中的“物質”信奉而言,也只能說它屬於較為“大部頭的價值”存在,但絕不是一種不得不信奉的尺度。作為個體而言,在尊重社會價值的同時,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價值,而非被迫納入所謂的“物質觀”或“精神觀”。

    甚至,對於“價值的信奉”,除卻不同人之間會有差異變化,就連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處境,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這不是什麼異變或者善變,作為人而言,本來在價值觀的建設上,是處於流動狀態,而非是一成不變。

    當然,這裡不是針對個體在“性格和情緒”層面上的“易變”,而是指價值觀念的認知程度。由此來看,“碩士放棄高薪禪修”只是一次自我選擇,之所以被輿論關注,是因為事情本身有悖主流信奉,但行為本身並沒有毛病。

    對於張某的父母而言,如若真是為兒子好,就請以兒子的感受出發為先考慮,而不是以“市井尺度”去丈量兒子的選擇。另外,對於“佛系”或者“禪修”的理解,也別認知成為一種避難的標籤,之所以成為如此,一定要是心底被觸動才選擇,而不是因為逃離生活本身而選擇。

    最後,願張某找到初心,尋得精神世界的“自留地”。

  • 3 # 心生領界

    他的價值觀就是義工能帶給他的,而不是高薪

    曾 雪(Iris Zeng)

    法學碩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專案講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真正好的網路小說都上不了排行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