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自身對於外在客觀狀態的感知。 心情好的時候,秋天都是萬類霜天儘自由。 心情不好的時候,春天都是花謝花飛飛滿天,紅蕭香斷有誰憐? 吵架的時候,山珍海味擺在面前都是索然無味,難以下嚥?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喝涼水都是甜的。 天氣冷的時候,即便外界非常的寒冷,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天氣熱的時候,即便外面是驕陽似火,也是惡語傷人六月寒。 那麼人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影響人的感知的,外界的資訊輸入又是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狀態,從而影響人的感覺。 人的心理狀態是由什麼決定的?是由外因決定的,還是由內因決定的?
14
回覆列表
  • 1 # 雲音心理

    您說的心態影響感知,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投射。心理投射,其實就是一個人把自己之前所經歷的情緒、感受、價值觀、信念、好惡等個人體驗,不自覺地投射到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種心理現象。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自己傷感的時候看花都好像是在落淚,鳥也讓人心驚。

    在心理投射的影響下,外界的事物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因為我們感受的不同,所以導致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

    那麼人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影響人的感知的,外界的資訊輸入又是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狀態,從而影響人的感覺的?

    其實人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事情,所見到的事物在經過我們的眼睛、耳朵等感官進入大腦形成我們的知覺,這些知覺會在我們的大腦中進行加工整合形成我們的思維。有些我們加以注意程度較深的就會成為我們的記憶。這就是我們心理的認知過程。

    所以認知過的事情都會形成我們的經驗,在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不自覺的喚醒這個經驗。在認知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情緒情感的發生,我們經驗被喚醒的時候情緒情感也同時被喚醒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曾經親眼目睹過親人出車禍的場景,你當時體驗到了很大的悲傷情緒,而同時在這個車禍場景中可能出現了你曾經最喜歡的一種植物。下一次你可能再看到這個植物的時候,你的創傷經驗就被喚醒,創傷情緒也被喚醒。你可能就會感覺看到這個植物就莫名的產生了種悲傷的情緒。

      

  • 2 # 微詩陽春白雪

    心理狀態就是心理環境。

    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心態。

    如果心理環境正值春天,春天是萌發季節,充滿夢想,充滿新奇,這也是青少年的心態。總感覺世界很美好,到處是花的海洋,柳枝飛揚,鳥兒歌唱。萬物充滿生機。所以春天是浪漫者的心態,若遇愛情,會更激動。

    如果心理環境正值夏季,夏季是生日最旺盛季節,光照充足,雨水豐沛。最利作物生長。這是中年的心態。人到中年浪漫漸漸退去,變得現實了,肩上擔子重了,上有老,下有小,天天有人要錢花,不幹就要捱餓,一家子生活都困難,所以人的奮鬥都是被逼出來的。夏天充滿機遇。你不幹就會被淘汰!所以中年人心中只有苦幹奮鬥了。如果你這時心態還沒轉換過來,還天天拈花惹草不務正業,那人就費掉了。老年生活一定淒涼。

    再說秋天,秋天是收穫季節,也是蕭條季節!那些在夏日奮鬥的,享受豐收快樂,會高唱,夕陽無限好。而那些在夏天裡揮霍青春的朋友,就會感受到秋的淒涼。會苦吟,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再說冬天,冬天是收藏的季節,也是最殘酷的季節。也是老年人的季節。如果你奮鬥了一輩,為國家作了貢獻,有足夠的錢養老,你就不會為生活發愁,天天都覺世界真美好。跳舞釣魚牽狗跑。而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人生失敗了,老了不無依靠,天天還要撿垃極賣錢。或乾脆要飯。在他眼裡世界再美好,都救不了他的窮命。

    當然現在國家政策給他們最低生活保障,不會餓死,也不會有高水平的晚年生活。

    你若覺世界美好,必須付出,必須奉獻,必須善行,必須奮鬥,必須與時代同步,必須要心懷Sunny,才覺世界美好幸福!

  • 3 # 遊弋的蝦米

    很棒的問題!

    要清楚心理狀態如何影響人的感知,我認為先要清晰兩個概念,一個機制。即心理和感知的概念、大腦對外界資訊的處理機制。

    什麼是心理?

    考過心理諮詢師的小夥伴們都懂得:心理是人的大腦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

    注意此處重點:

    心理是由人的大腦活動產生的;

    活動是由外部的客觀現實刺激產生的;

    外部刺激使大腦產生的反映活動是能動的,也就是說這種活動產生的反映是可以變化的,是主觀性的活動。

    這是心理狀態影響人的感知的第一個原因。

    什麼是感知?

    對感知的定義可以參考心理學教材上認知的定義。

    認知即認識,是大腦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資訊加工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這些心理現象。認知屬於人的心理過程。

    打個比方,對於同一種事物,例如說辣椒吧。人和人的認知就不太一樣。有些人很喜歡,有些人不太喜歡,還有些人很討厭。

    這種感覺多來自於和辣椒接觸時的認識、記憶裡的存在的體驗以及由此產生的評價(思維層面)

    再回到問題上: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喝涼水都是甜的,我們可以想象出來,在和這個人接觸的時候,我們的認知、感覺、記憶、思維也必定保留了甜的部分。

    所以,和外界接觸的當下產生的不同感知,也是心理狀態影響人感知的一個原因。

    大腦對外界資訊的處理機制

    當我們知道了大腦是心理活動主要的器官,心理是大腦對客觀現實產生的能動反映時,我們就已經明白了,大腦對心理狀態影響的重要性,而不同感知只是這種影響的一個結果。

    關於腦的構成和運作機制,這裡不再詳細說了。如果感興趣可以翻一翻我前面的相關文章或者查閱一下這方面的資料。

    關於心理中本我需求的合理性分析我們需要知道,在人的生命發展過程中,最先出現的是本我的需求,這種需求永遠是人最重要的潛在需求。

    這種需求伴隨著人的最早的爬行腦產生。是最古老的。

    所以,我相信我們的生命有著與生俱來的保護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

    儘管在後天發展和建立起來的超我面前,這種自我保護常被看成“自私”的行為。但如果沒有這種自私,一個人是不可能健康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

    之所以要在最後,進行一個關於心理狀態需求合理性的簡短分析。是因為很多心理出現問題的人群,尤其是超我比較強大的群體,會經常因為是否應該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陷入矛盾糾纏中。

    在合理的範圍內滿足本我的需要,可以幫助一個人平息心理對外界感知形成的混亂,讓自己的心態重新找回力量,逐漸歸於平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禮歷史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