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憶錄

    在清末的時候,因為和西方的聯絡逐漸加強,社會不斷呈現出自由開放的局面。隨著與西方聯絡的加強,清政府的統治方法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原本清朝歷代的統治者賞賜下屬,都是賜一件黃馬褂。但是,受到西方的影響,光緒皇帝卻不喜歡賞賜黃馬褂,有了新的賞賜方式,那就是勳章。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枚勳章名叫“雙龍寶星”,是為了回贈外華人而製造的。因為當時清政府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密切,貿易聯絡也日漸增多,為了更好的突出清朝的特色和強大,光緒帝命人制造了“勳章”。

    原本最初設計的勳章,是正方形的,勳章上面刻有代表著清朝特色的圖案,寓意是幸運和祝福。但是,慢慢的,發現這樣的勳章太過俗氣,不能更好的提現清政府的大國形象。就讓人對勳章進行了改進,做了一定的創新,更加西化,更能彰顯身份。如此絢麗貴重的勳章,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有著很嚴格的獎勵規定。能夠能到這種勳章的,大多數都是對清政府有了一定貢獻的。最初勳章只是送給其他國家的使者們的,後來才慢慢流行下來,也開始賞給一些有功的大臣們。光緒帝對勳章特別的鐘愛,喜歡用它作為獎品賞賜給功臣們。所以,對它的要求也很高,製作方式一改再改。

    在光緒帝二十四年的時候,德國派使者來覲見光緒帝,還帶來了許多的禮物。其中最貴重的一件物品就是勳章,這枚勳章很特別,是德國皇帝親自賜予的黑鷹勳章。這枚勳章讓光緒帝非常的欣喜,也讓他眼前一亮。因為這枚勳章製作的非常別緻,精細,跟清政府的有很大差距。於是,他就決定要重新改造勳章,還嫌棄清政府自己部門做的不滿意,想要去外國進行專門的訂做以求精品。但是,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清朝頑固派的反對,認為我泱泱大清朝,不應該去依賴外華人,這樣會很沒面子。最後,光緒帝只好妥協,在上海進行改造,製作新的勳章。

    後來,光緒帝還是不滿意,一改再改,把勳章上面的寶珠換成更大,來展現清政府對外國的尊重。其實,光緒帝原本是為了清政府著想的,因為此時的清政府一直在狂妄自大中自居。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低,清朝的官員還是固步自封,思想非常封建。對於勳章這種東西的真正含義理解不對,以為這是彰顯國威,顯示國力的。但是,其實在外華人眼中,這只是一種國與國之間交往的友好方式。更加遺憾的是,因為贈予勳章的方式不當,更深一步的加劇了清政府在國際上的弱勢地位。

    相互贈送勳章明明是一種平等交往的方式,但是,光緒和清朝官員們卻硬是把它當做“賞賜”、“贈予”什麼的,與外國的截然不同,為此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清朝的時候,皇帝們都愛賞賜黃馬褂。但是,在光緒帝這裡卻換了方式,他喜歡賞賜“勳章”。

  • 2 # 博士科普

    其實賞賜東西這個事情不僅僅限於清朝,而是貫穿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只不過清朝的時候,來中國的外華人比較多,所以感覺賞賜的多,之前的朝代蠻夷之族來中原也會得到很多賞賜,這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至於賞賜的原因最根本是天朝大國的思想作祟,在封建王朝下,中原皇帝認為自己是天子,是宇宙中心,其餘的人都是蠻夷之族,所以看著他們可憐,為了彰顯自己的天朝威儀,就賞賜給這些人很多東西。

  • 3 # 經典守望者

    “厚往薄來,備償其價”,是自明代就延續下來的外交慣例。明代時期,建立了東亞朝貢體系,東亞的各個小國都會嚮明朝朝覲進貢,他們是攝於明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嗎?不!是因為他們每次到明朝都會收到超過貢品幾倍價值的賞賜,所以他們非常樂意到中國來,帶一些土特產,就可以換回非常多的珍貴禮品。最典型的就是北韓,甚至一年要來好幾次。

    (朝覲大典)

    到了清代,由於清帝國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在對外政策上更加關注,當中的目的是要完全繼承明代的地位,使周圍小國認同自己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北韓等國,北韓接受了明朝幾百年的賞賜,還非常的有感恩之心,一直在私下不認同清朝的法統地位,稱呼其皇帝為“胡皇”,一直沿用崇禎年號,所以清政府對於北韓的賞賜也是非常的豐厚。

    (湯若望)

    更重要的是,自康熙之後,中國對於希望的認識有所加深,湯若望、南懷仁等人甚至可以進入中央任職,張誠、白晉也是康熙信任的貴賓。所以,從康熙時期開始,清朝對於外國的賞賜越來越豐厚,到了乾隆時期更是如此,對於馬戛爾尼來華的回禮有:琺琅、珍寶、玉器、漆器、花緞、畫冊、鼻菸壺、扇、籤、普洱茶48團,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足見清政府在對外賞賜這部分是絕不吝惜成本,因為統治者認為這也是國體、國威的一部分,不能怠慢。

    (馬戛爾尼)

  • 4 # 00Answer008

    封建時期中國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除了朝貢體系以外,對外國曆來都是厚賞,以彰顯國力強盛,統治堅固!清朝末年,外國透過武力或其它方式強行與大清交往,大清與外國有了更多的交流,然檢視大清對外國的賞賜,除了“天朝上國”的恩賜之外,另外兩類賞賜也不得不提:

    第一類:為了鞏固政權,向外國求援!清末政治動盪,民間苦不堪言,各種起義不斷,清庭為了剿滅判亂,重賞幫助清庭平叛的洋人。比較著名的如洋槍隊美華人“華爾”英華人“戈登”,

    第二類:自鴉片戰爭慘敗後,清庭真正看到了外國的強大,一種恐懼心裡油然而生,為了強大起來“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必須要做的了,而當時清庭的普遍認知是“夷人貪利,愛做官”,於是高官厚爵重賞各行業的外華人才來建設中國,甚至為此還專門設計了一套勳章制度——雙龍寶星!

  • 5 # 過去即歷史

    不只是清朝,明朝也是;

    這些王朝根本不在乎這點利益,天朝上國嘛,宣揚國威是第一位的;還有自己的藩屬國前來進貢得到的賞賜就是進貢物品的數倍之多,以前一些國家是不理解這種行為的。

    以此來展示給藩屬國中國地大物博、資產富饒,不在乎這點錢,似乎告訴比別人:跟大哥混好處少不了你的。

  • 6 # 草民879

    皇帝為追求本人與王朝青史留名的“八方來貢,萬國來朝”的浮誇虛榮,罔顧民生,熱衷於賞賜他國的何止是清帝國。

    延續幾千年的朝貢體系形成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的“天下”概念。甭說是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的賞賜了,就是領土的概念也十分淡漠,反正在誰手上都是“王土”。以至於當時有外華人說,與其說是外國向中國朝貢,不如說是中國向外國朝貢。“世界共主”最終淪為“丐幫幫主”。

    令人沮喪的是,朝貢體系雖然早已灰飛煙滅,但朝貢體系思維一直陰魂不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鳳眼菩提子外皮又返油現象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