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

    漢朝建立,天下大定,劉邦宴請群臣,席間劉邦問眾臣:“大家都說說,為什麼我劉邦能奪得天下,而項羽就不能?”眾人議論紛紛,說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但劉邦並不滿意。然後說出了下面一段話: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漢初三傑

    劉邦的這番話,客觀正確地評價了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也是“漢初三傑”之稱的由來。

    從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靠這三人奪取了天下,三人缺一不可。但是,後來這三人的結局並不同。三傑之一的韓信,還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那些歷史的是是非非我們說不清,也就不說了。下面我們來說說這三個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文化財富:歷史典故和成語故事。

    關於張良的典故,就有張良刺秦、張良拾鞋、智鬥鴻門、畫箸阻封、下邑奇謀、虛撫韓彭、勸都關中等,另外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約法三章”等,也都與張良有關。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個成語,就是司馬遷專門為張良量身定製的。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關於蕭何的很多典故,多是與韓信聯絡在一起的。家喻戶曉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說明了他慧眼識英才,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又給他身上抹上了汙點。成語“蕭規曹隨”是人們對他能力和才幹的高度認可。

    說到韓信,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說出關於他的傳說故事。這位被後人稱為“兵仙”、“戰神”的傳奇人物,早年並不得志,作為“淮陰少年”,他受過“胯下之辱”,過了一段“漂母進飯”的日子,直到他結識蕭何之後,被推薦給劉邦,但又不被重用,失望離開,於是“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後劉邦登臺拜將,這才有了“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胯下之辱

    拜將之後,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創造了生平無一敗績的神話。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挺出汗中,此一戰術,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他“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攻襲安邑,奪取魏地。在此役中,他巧用“木罌渡軍”,成為後世典範。在井陘之戰中,他敢於“背水為營”,引誘趙軍,“拔幟易幟”渙散趙軍軍心,取得了“背水一戰”的勝利。垓下之戰,他設下“十面埋伏”,將項羽陷於“四面楚歌”的境地,,取得了楚漢之爭的決定性勝利。

    背水一戰

    功成之後,他也曾用“一飯千金”報答漂母,他也想享受“封侯拜相”的榮耀,他曾被後人贊為“國士無雙”,儘管如此,最終卻因“功高震主”,沒有逃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命運,最後被汙以謀反罪名,死在呂后之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執行時主機總髮出震動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