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史官

    大家好,我是三國雜壇,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唐代後期皇帝寵信宦官實屬無奈,這個皇帝皇帝當的太難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皇帝大權旁落,宦官飛揚跋扈,甚至逼宮弒君,無惡不作,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裡。臭名昭著的“甘露之變”就發生於此。唐文宗繼位以後,不滿宦官仇士良等禍亂朝政,準備剷除仇士良一黨。公元835年,天降祥露,眾臣朝賀,欲請文宗皇帝親自前去觀賞,正在路上呢,後李訓(皇帝親信)來報,說祥露是假的,皇上您還是再派人去確認下。男一號唐文宗甚是驚訝,還有這事兒?(演技不錯)遂派仇士良帶人去確認。等他們動身後,親信李訓趕緊安排幾百士兵披甲執銳,準備砍了仇士良。只可惜角色演員演技太爛,臨陣緊張,被仇士良發現破綻,來了個反殺。唐文宗拔腿就跑,後來事情敗露,真相大白後,仇士良是暴跳如雷,找唐文宗算賬,這皇帝的待遇更不如之前。

    “甘露之變”,“挾帝有術”只是宦官專權的縮影,唐文宗也僅是傀儡皇帝的代表之一。唐後期的宦官專權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大太監層出不窮。李輔國,程元振,田令孜,沒有最壞,只有更壞!一手遮天,無惡不作生殺予奪,全憑個人喜好!操縱朝堂,廢帝立新君,新君上任後既感恩其擁立之功,又忌憚宦官手上的權利,復寵之。惡性迴圈,大唐就像行將就木的老人,奄奄一息。

    明朝的宦官專政和唐朝還是有很大區別。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各朝教訓,專門做了個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違者斬”!只可惜天不遂人願!如果唐後期皇帝收到脅迫,而明朝的皇帝太監專政、國運衰敗就是活該。明朝皇帝貪玩,太監討喜,主子放縱他們,再加上明朝特有的秉筆太監,間接縱容了他們隨意發號施令。明朝的太監雖然也多,但頂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殺大權還是掌握在皇帝手上。就算是劉瑾,王振這樣的大太監,也頂多算是皇帝手上的玩物,也得變著法討主子歡心。

    如果說唐朝唐朝太監禍國可恨,那麼明朝的太監禍國純屬咎由自取!

  • 2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宦官專權是影響整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統治的重大隱患。說起宦官專權就不得不提深受其害的三個朝代,即東漢、唐、明三朝。其中,數唐最盛。我們著重說一下東漢和唐朝的情況。

    我們先來說一下東漢。東漢宦官專權開始出現於漢和帝以後。漢和帝死後,他的兒子漢殤帝即位時,還不到一歲,剛剛出生106 天,漢安帝即位時12歲,漢順帝即位時10歲;漢衝帝即位時1歲;漢質帝即位時8歲;漢桓帝即位時14歲;漢靈帝即位時12歲;漢少帝即位時23歲,算是年齡最大的了,可是隻當了四個月的皇帝;最後是漢獻帝,即位時9歲。

    我們可以看出從東漢和帝開始,皇帝幾乎都是年少即位, 皇帝尚且年幼,不能親政,就必然要依仗母系氏族來處理政事。時間一長,朝政大權幾乎都落到皇帝母族的手裡。隨著皇帝慢慢長大,對權利的追逐日益迫切,然而自己卻沒有可以依依附的勢力,只能依靠宮中的宦官們,於是皇帝就開始培植宦官的勢力,等到宦官勢力發展壯大,就可以一舉扳倒強大的外戚強權者們。然而當外戚被扳倒後,親近皇帝的宦官開始當權。其中之理,宦官們既然能扳倒外戚,此時的權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雖然在東漢宦官的掌權是為了對付外戚專權,但是由於東漢皇帝對朝政不能自控,宦官專權反而又成為最大禍害,成為主要隱患,並一直持續到東漢滅亡。

    其次再來說一下唐朝,宦官專權主要影響在唐朝中後期,相比於東漢的宦官專權,唐朝的宦官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唐朝宦官開始掌權開始於唐玄宗時期,宦官高力士在唐玄宗即位初期前後協助唐玄宗發動一系列政變清除了政敵,以此上位,並一步步開始權傾朝野,但是此時高力士雖然位高權重,但對唐玄宗是衷心耿耿,並沒有到干預國家大事的地步。

    而後唐玄宗之後,唐肅宗即位,宦官李輔國因為擁立有功,被委以重權。肅宗時期,李輔國驕橫跋扈,唐肅宗幾乎被架空,同時宦官也開始在朝政中全面上位,各等級的官吏中都有宦官任職。肅宗死後李輔國又擁立代宗,更被封為宰相,權傾朝野。

    然而此時,唐朝的宦官體制已經成為了唐朝政治的一部分,唐朝的統治者已經對此麻木不仁,於是宦官的專權開始一步步達到頂峰。同樣,這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皇帝十分忌憚武將的掌權,所以也變相地為宦官專權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此後,唐代宗時期的程元振,德宗時期的俱文珍,憲宗穆宗敬宗時期的王守澄,還有歷經文宗武宗時期朝的宦官仇士良。這些宦官掌權時期,唐朝的皇帝就是傀儡般的存在,宦官們不僅決斷國家大事,甚至皇帝的廢立也都有他們一手操縱。宦官專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 3 # 小小書生說史

    對於這個問題。從本質上考慮吧,首先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上,子承父業,而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大多四十來歲就去西天。而在皇家的話,加上一些吃金丹,過於放縱的話,或者太勤快了,日理萬機,一般三十來歲,四十出頭就駕崩了。像明孝宗朱佑樘,雖然只有一個老婆,但中興了大明,三十來歲就走了。他的獨子明武宗朱厚照,十五歲就登基了。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從朝中的官員,拿回來權利,擺脫文官對皇權的束縛。一個人很難對付已經在官場混了很多年滿朝官員,就需要幫手啊,但是自幼生在深宮之中,身邊能接觸的除了宮女就是太監,所以能信任的和能辦事的,就只有太監了,這就避免不了給宦官權利。

    還有一點,那就是宦官是依附於皇權的。作為維護皇權的刀子,宦官必然要向文武百官下手,如同明朝的東廠。而在古代,輿論導向是掌握在文官士子的手上,宦官必然被罵的體無完膚的,人人喊打。一旦失去皇權的支援,宦官必然就失去所有權利,被打入深淵之中。就是因為這樣,皇帝也就很放心交給權利給宦官,而不怕尾大不掉,謀權篡位。但是文官和武官,都會出現權臣,甚至謀權篡位。相比之下,皇帝會更對宦官放心。

    第三點,皇帝有時候需要向一些名氣很大的大臣下手,但又需要保住自己的名聲。這時候就需要宦官去做這個惡人。或者皇帝不確定做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的時候,而朝中官員一般也在意自己的名聲,也不願意承擔。皇帝就需要一個宦官承擔了事情失敗的責任,使得百姓怪不到自己的頭上。

    綜合這幾點,我認為封建王朝制度使得皇帝離不開宦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東陽馬生序》單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