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慕鄉關
-
2 # 冰雹藍天
清末中法戰爭的勝利,除馮子材的指揮得當、將士的奮勇殺敵外,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起碼是持平的火力起了關鍵的作用,加特林機關槍自然是戰勝的一個主要因素。
清末中法戰爭馮子材部的裝備問題其實就是圍繞著清末時期大清軍事力量的一個歷史話題,從日常我們所聽到的種種情況表明大清末期的中國落後、愚昧、衰敗、清政府無能、貪腐、魚肉百姓,總之一切都是極差,大清八旗子弟、綠營兵將、重臣私兵等都是仍使用著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在西方前裝步槍、後裝火炮、加特林步槍的強大火力下不堪一擊。
但是從西方的各種歷史記載中也不難發現,當時清末的裝備已經有很多的西方先進武器,為何這樣說呢?美國著名的春田兵工廠博物館裡收藏著一挺諾頓菲爾特速射機關槍,機槍上標有“英吉利、諾頓菲爾特、敬贈李中堂”的紀念話語,文字註明裡詳細的寫明瞭這挺機槍的來源,“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天津時繳獲,一起繳獲的還有上百挺這種機槍”。
清末時期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清重臣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事中深刻認識到了武器帶來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就是不斷的用重金購買西方的先進的武器,據記載,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剛剛出現的斯潘塞彈倉步槍連美華人自己都嫌貴沒有怎麼裝備,左宗棠就已經開始花重金購買,當然也包括加特林機關槍。
根據法國的一些歷史記載中的記錄,當年的鎮南關戰役中,法國士兵裝備的擊針後裝單發夏斯波步槍落後於馮子材所率領的裝備著連發步槍和加特林機槍的清軍,火力上的劣勢直接導致了法軍的大敗。大清在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前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的,步槍大量裝備了購買自西方的先進的武器,海軍也有鎮遠、定遠兩艘7000噸的大型鐵甲艦,實力非同一般,絕對可以和西方列強抗衡,但是大清還是敗了,自此開始了百年中華民族的恥辱歷史。
大清敗就敗在後期朝政腐敗、奸臣當道、各自為政,其實當時的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的湘軍、淮軍等私家軍隊實力非常厲害,裝備也很先進,只不過他們再也不為朝廷賣命了,遠距離的火力拼殺他們勇敢,白刃戰他們就會極速撤兵,為的是儲存各自的實力,如此,大清在一盤散沙下和沒有工業製造、只依靠進口的落後體制下被魚肉。
-
3 # 實現一個曉目標
影視劇裡清軍彎刀弓箭,排隊送死一樣衝向敵軍,太誇張了。純粹就是一種無知。晚清軍隊的武器可是真正和世界接軌的,買的也都是一流的。
-
4 # 弓目
有沒用…“加特林”不知道了但勝利絕對不是一兩件武器左右的!只知道,馮子才父子上陣,劉永福黑旗軍助力,才打敗法國鬼子!馮子才七十多歲上戰場,也是拼了老命!事後,李鴻章老馿臉沒地方放,下令剿滅黑旗軍!無果,把黑旗軍發配臺灣,李鴻章賣臺後,和日本侵略者血拼,李經方到臺灣辦交割,劉永福才回到大陸,一直活到辛亥革命爆發,北伐期間才去世,曾經支援孫中山反袁!黑旗軍是太平天國的榮光!曾經奉“天國號令”!
-
5 # 街頭說評書
排槍倒是有可能,當時加特林還是在手搖的年代,需要裝填手與槍手好好配合,不然容易卡殼,而且中法戰爭清朝並沒有勝利,只是打平了藉機會和談而已,有人說清朝勝了還談判,其實是打平而已,海軍全軍覆沒,而越南是林地眾多,當時的歐洲隊形並不適合叢林戰。但是如果戰事在發展下去,清朝還是要敗的,順便說一句,整個清朝的八旗禿嚕的,都不如一個近百的漢族老頭,晚清沒有漢族能臣,清酋早完了。
-
6 # 洗耳翁
乍聽起來,清末中法戰爭中馮子材的部隊使用了加特林機槍這個話題很荒謬。但是從年代上看卻有這個可能。因為中法戰爭的鎮南關之戰是發生在1885年,而加特林機槍早在1860年就已經出現了,並於1874年前後進入中國。所以從時間上看兩者並不衝突。
那麼,具體到1885年的中、法戰爭的鎮南關之戰,馮子材的部隊有沒有用上這種在當時來說威力巨大的武器呢?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在最初,馮子材的部隊並沒有加特林機槍。最好的武器只有施耐德、斯賓塞等西式步槍,以及數門劈山炮而已。
那麼,馮子材部隊的加特林機槍又是從何而來呢?原來就在開戰前不久,馮子材下令扣押的張之洞調撥給劉永福黑旗軍的軍械裡,就有格林炮數門。而這個聽起來很陌生的名稱,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加特林機槍,只不過是由於時代的變遷,翻譯上出現了差異。
除此以外,馮子材部隊使用加特林機槍也得到了法國方面的證實。參戰的法軍認為鎮南關一戰失敗,完全是清軍裝備了大量西式步槍和機槍導致的。尤其是清軍的加特林機槍,更是完全壓制住了法軍發起的攻勢。雖然現在看起來,法華人這些話難免有為自己開脫之嫌,但是這從側面證實了馮子材部隊使用了加特林機槍這一事實。
回覆列表
這問題初一看很荒唐,但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多查閱一下歷史資料就會發現,確有其事。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華人加特林1860年設計成功的,1866年開始裝備美軍部隊,最初為4管,後來改進為6管、10管。早期的美軍對加特林並不重視,但南北戰爭開始後,加特林大受推崇,其狂風暴雨般的火力可謂獨一無二。1870年以後,英國俄國等老牌帝國紛紛引入加特林機槍。
清政府引入加特林的時間比我們想象的都早,1873年(同治十二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時就開始大量購買了加特林機槍,當時稱為“格林快炮”,1884年金陵機器製造局開始仿製,中國產加特林當年就裝備清軍。
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清軍步兵的裝備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落後,否則縱然馮子材金鐘罩鐵布衫也打不贏洋槍洋炮的法國鬼子。1884年清朝當局曾一次進口過超過9000支M1992步槍,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步兵武器,裝彈快,火力強,打的法軍叫苦不迭。當然,加特林也有裝備,只是數量較少。要知道1884年金陵機器製造局加特林年產量不過16挺,各路軍馬都搶著要,能分到抗法一線的十分有限。甲午戰爭的時候清軍就曾用加特林抗擊鬼子陸軍,這在日軍作戰日誌中都有記載。
大多數人從小受的教育都是舊社會“一窮二白”,連火柴都做不了,這其實是一種誤會。清末洋務運動時期,技術領域的開放程度遠遠超出我們想象,彼時尚無各種貿易壁壘和進出口限制,清軍引入的裝備也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與之相配套的工業也發展很快,只不過相比較我們這樣一個偌大的國家,依然顯得問不足道。一種兩種先進武器也無法拯救氣數已盡的大清王朝,加特林不過是一個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