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朱姐

    濰坊有一特色小吃,叫雞鴨和樂。濰坊雞鴨和樂是一種滷麵條,料高工精。它的製作方法是:把麵粉和成的面用和樂床子壓入雞、鴨共煮的湯內,熟後撈出,再配入原湯、雞鴨肉、自制肉丸、甜蒜、鹹香椿、鹹韭菜、辣椒油等即可。它的特點是和樂柔韌有勁,肉香、湯醇,別有風味。

  • 2 # 大盔兒美食記

    雞鴨大雜燴

    雞肉和鴨肉可以做一道菜吃,但不是很科學,雞肉屬溫,鴨肉屬寒

    雞肉: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髮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華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鴨肉: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民間還傳說,鴨是肺結核病人的“聖藥”。鴨肉忌與兔肉、楊梅、核桃、鱉、木耳、胡桃、蕎麥同食。

  • 3 # 唐梅

    我們傳播美食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侷限創新出更好吃的美食,雞肉屬溫,鴨肉則屬寒,雞肉和鴨肉做成一道菜就叫雞鴨同樂!

    做法:1、準備雞肉和鴨肉切小塊,洗淨瀝乾水份,

    2、起鍋燒油,放300克油,油溫60度放小塊雞肉鴨肉油炸,炸至金黃(喜歡吃的焦一點的可以稍微炸久一點)撈出備用

    3、另起鍋燒油,準備幹辣椒段適量,薑片、蒜粒,花椒爆香,加入辣椒醬、加入炸好的雞肉鴨肉,加入適量鹽、雞精、味精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食用

    這個做法有點像辣子雞的做法,為什麼這樣做呢原因是辣椒中和了鴨肉的寒性,這樣的話雞鴨才可以同樂嘛。

  • 4 # 月牙彎彎掛天邊

    所謂雞鴨不和,其實是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的。雞內屬於溫補性肉類,能溫中益氣,平時手腳冰涼、畏寒虛弱的人,可以多吃雞肉。而鴨肉,雖然也是滋補食品,但其性偏涼,起到的是清熱滋補的作用。

    從這兩點來看,雞肉和鴨肉還是分開煮比較好,但如果硬要一起煮的話,那麼我有一個好辦法,既能讓這兩者都在同一個盤子中,又能互不影響彼此的屬性,那就是雙拼了!也就是一個大碟子中,分別裝著鴨肉和雞肉!

    做法:

    1、1/4只鴨,1/4只雞,清洗乾淨,然後把鴨肉斬小塊,放大碗裡,加入適量鹽、料酒、八角、薑片、蒜片、蠔油、醬油,老抽等醃製20分鐘。再切一個菜椒放一邊備用。

    2、準備一個小鍋,煮半鍋開水,然後把清洗乾淨的雞塊放進去蒸,大火約蒸10分鐘即可!然後把雞拿出來,攤涼後再斬件,裝在盤子的一邊。這就是白切蒸雞了!然後準備調料,取一個小碗,放入適量姜茸,蔥花,澆上熱油,淋上醬油,這個調味醬就做好了!

    3、把炒鍋燒熱,倒入適量花生油,先把醃製好的鴨肉放下鍋去爆炒一下,去除一下涼性,翻炒到鴨肉表面微微金黃,即可加入適量水,開大火把它燒開後,轉小火燜上5分鐘,接著把菜椒倒下去一起燜煮,直到菜椒變軟,鴨肉熟透,就可以起鍋裝盤了!

    一盤美味的雙拼雞鴨就做好了!雞肉細嫩皮滑,鴨肉鹹香鮮甜,吃起來都非常地香!

  • 5 # 寬哥的生活

    1 先把雞腿 鴨腿剁成塊狀,分開放

    2:輔料,洋蔥,青紅椒,豆掰醬

    做法:起鍋燒水,先把鴨肉過水,單獨放,在把雞腿肉過水,起鍋放油,加入八角 花椒 少許,在下入蔥薑蒜片,炒出香味,接著放入豆掰醬,要不停炒,防止粘鍋,炒一分鐘,把鴨肉放進去,放入耗油,翻炒均勻,加水,水要莫過鴨肉,接著加入,鹽 味精 雞精 白糖,悶20分鐘,加入雞腿肉,等雞腿熟後,放入準備好的,洋蔥塊,青紅椒塊。就可以出鍋了。比菜,又辣,又鮮,還美味。

  • 6 # 瀾饞食記

    我不知道您聽沒聽過一道老豫菜:燒三禽。這道菜,梁實秋先生和錢魯孫先生都在書中描繪過。所謂的三禽,其實就是雞鴨鵝。說白了這道菜就是紅燒雞鴨鵝。

    有的人所謂的雞鴨不和,這是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的。雞肉性溫甘無毒,鴨肉性寒平無毒。所以有人就認為雞鴨不能在一起吃,吃了腸胃受不了,容易出現問題。

    你說有多大道理,我覺得好沒道理,真的。雞肉溫,鴨肉寒,放在一起燒不正好中和了嗎?以前虛不勝補的不能吃雞肉,脾胃寒涼的,不能吃鴨肉。這麼綜合了一燒不什麼人都能吃了嗎?

    而且中藥配藥也講究君臣佐使不是嗎?一味藥方裡有治病的,有輔助的,有收斂的,有養護的。包含在一起才能既治病又不傷身,這不正和雞鴨互補的道理是一樣的嗎?

    而且如果細究的話,旱鴨和水鴨又不同。旱鴨明顯是熱性的,水鴨則是寒性的。所以明代的張瀾之才會用旱鴨來治手腳冰冷。如果它是涼性的,那麼涼上加涼,可不要凍成冰了?

    說到底雞和鴨是能一起燒的。最多是雞肉和鴨肉的成熟時間不同,而分次下料而已。老豫菜菜中的燒三禽也是這種做法。做出來滋味醇厚,肉質緊緻鮮美,三種肉類各有特點,又各有融合。味道自然是好極了。

    最後就說一下家常燒三禽的做法。鵝小半隻,雞半隻,鴨半隻。重量都在一斤半左右是最好的。雞最好選擇三黃雞或者大公雞,千萬別用那種一燒就爛的肉雞。把三種禽類全部剁成塊兒。清洗乾淨,然後分別焯水。如果都是新鮮的食材可以不焯水,多浸泡一個小時左右,把血水拔掉。鍋裡放油,先用薑片爆香。然後先下鵝塊翻炒到吐油。此時將鵝塊取出,用鍋內的油翻炒鴨肉,致鴨肉緊緻吐油取出。最後用鍋裡的油在翻炒雞肉,把雞肉也炒到淡黃色吐油後取出。鍋內底油重新放入薑片,蒜片炒香。天下鵝塊兒翻炒。加適量料酒,老抽,鹽,白糖調色調味。倒入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半個小時。此時放入鴨肉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0分鐘後再放入雞肉塊。雞肉塊兒再燉半小時至酥爛。此時再加適量鹽,醬油調色調味。大火收幹湯汁即可。

    三種食材在不同時間下鍋,保證了成熟度一致,又因為共冶一爐導致風味互相融合。但這道菜因為成本比較大,也比較麻煩。隨著豫菜漸漸式微,也導致了很多人聞所未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唱歌時如何控制好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