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輕雲淡51055
-
2 # 心周心長客91
首先小編想到中國傳統文學經典《禮記》,在《禮記·曲禮》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屍,在棺曰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還是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而《禮記·曲禮》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同樣代表者儒家的思想,在漢武帝后,儒家思想一直居於首位,儒家的核心思想中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可見禮是多麼重要的,在漢武帝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情況下,禮誰能抗拒,即使是皇帝。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將“皇”“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稱號,從此天子稱為皇帝。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崩,最早記載於,梁山崩。——《左傳·成公五年》,意思說梁山倒塌。
駕,古代車乘的總稱,亦特指帝王的車。
皇帝是稱之為萬人之上,是由萬民擁戴,他有權力駕馭和支配臣民來維護江山和平穩定的領導,成為一種駕之勢的權力,也是屬於一種精神支柱,當他死後已經不能行使權力,精神支柱也沒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會崩塌的意思,所以用崩,或駕崩。
-
3 # 葉藏
中國古代稱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為“駕崩”。
古代皇帝死後之所以叫駕崩,因當時皇帝是稱之為萬人之上,是由萬民擁戴,他有權力駕馭和支配臣民來維護江山和平穩定的領導,成為一種駕之勢的權力,也是屬於一種精神支柱,當他死後已經不能行使權力,精神支柱也沒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會崩塌的意思。
《漢書·高帝紀》 夏四月甲辰,帝崩於長樂宮。
《漢書·外戚傳》 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禍而崩。
天子或皇太后出,有大駕、法駕和小駕。——《後漢書·輿服志》
死,在古漢語裡也是有等級的,不同職級有不同稱謂,如大夫死為“卒”,天子死為“薨”,“駕崩”是再後的叫法,有“皇駕崩塌”之意。《禮記》中講,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斃”,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祿”,庶人死叫“死” 。唐代禮制規定“凡喪,二品以上稱斃,五品以上稱卒,後六品於庶人稱死。
-
4 # sunjin6278
所謂“崩”,其實就是山倒塌了。皇帝是萬人之主,死了自然不同於常人,勢必有山崩地裂之感,令億兆華人震驚。在古代,人等級貴賤分明,根據地位高低,人死的稱呼也不同。皇帝死為“崩”,諸侯為“薨”,大臣為“卒”,士人為“不祿”,庶民為“死”。皇帝死為何稱“駕崩”呢?駕,原是古代車輛的總稱。古代皇帝的車駕可分為大駕、法駕、小駕,而皇帝出行時,儀仗隊規模最大者為大駕,在法駕、小駕之上。明朝張自烈撰的《正字通》上載:“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因此,漸漸地“駕”也就成為古時對皇帝的尊稱,或用來借指皇帝、天子。如護駕、聖駕等。因為古代駕借指皇帝,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般倒塌,所以“駕崩”是古人專指皇帝死亡的一種尊稱。
人死如燈滅,不管是多麼偉大的人物,多麼高貴的帝王,一旦死了,也都和動物常人死了一樣,再也沒思想了。只不過一個人生前,是奸是惡,是好是壞,只能看給活著的人或後來人有什麼影響了。詩人藏克家說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就是一個人人生對他人影響大小好壞而已。死了就是死了,他怎麼還會活著,正是因為這個人生前有能影響別人的超常舉動,所以才讓人不斷記掛著,褒貶著,而他的屍身和其他常人一樣,同歸於朽腐。因此北宋歐陽修說過:“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於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同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作為人是留美名還是留惡名於世?是默默無聞還是盛名於世?就全看自己生前的言行和造化了。
-
5 # 么么龍
皇帝去世為什麼叫“駕崩”?
根據一些典籍記載:駕,有時專指帝王的車乘,如車駕、鑾駕。明朝《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駕”成為古時對皇帝的尊稱,或用來借指皇帝、天子。如護駕、聖駕、駕坐等。
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天子的死看的很重,常用山倒塌來比喻,故自周朝開始皇帝死就稱為“崩”。
《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
因此,“駕崩”一詞就專指皇帝過世。
-
6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這就涉及到了古代的階級和尊卑觀念了,古代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順帶著就會引申出不同階級的專有名詞了。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為天下之主,是天下所有臣民的領導,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一旦皇帝死了,相當於精神支柱崩塌了,是以有駕崩這個稱謂。
另外關於崩這個專有名詞不是誰都能用得起的,不同階層的人關於死有不同的稱謂,在《禮記·曲禮下》講:“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也就是說廣大普通老百姓的死才叫死,如若你不是在這個階層而用了這個階層的稱謂,那就屬於僭越。至於駕崩,隨著後世等級的越來越森嚴,慢慢成為皇帝去世的專有稱謂。
回覆列表
要解釋皇帝去世為什麼叫駕崩,我們不妨從皇帝的稱呼來歷說起。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他自認為“德配三皇,功蓋五帝”,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遠古歷史上傳說的“伏羲、蝸皇”等“三皇五帝”。於是,他自稱“始皇帝”,意在將皇位傳之萬世,後來,天降隕石,上刻七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大怒,認為有人謠言惑眾,殺死了發現隕石地方的所有百姓,但不久之後,始皇病死於出巡途中。
再說駕,古時皇帝出行乘座的車馬有規定,所謂“天子六乘,諸候四乘”,也就是說只有皇帝才能乘座六匹馬拉的車子,於是駕就成為天子出行代稱,“駕臨”,“護駕”等。
崩,原指山體塌裂。所謂駕崩,意指皇帝是天下萬物的主宰,是統馭萬民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皇帝死去就像支撐天地的支柱崩塌一樣,也就是萬民百姓的精神支柱崩塌一樣,故稱“駕崩“。
想起已故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一段相聲:“駕崩,大概就是駕出去把他崩了”,當然,這是現代相聲藝人的笑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