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7666389831

    通光量是通光量,景深是景深,這倆都和光圈有關,但是彼此之間不那麼相關。

    首先是景深計算公式:

    可見,畫幅一定時(即允許彌散圓直徑一定時),景深與且僅與鏡頭焦距、光圈大小和對焦距離有關。

    換言之,不管是APS-C的鏡頭、M43的鏡頭、全畫幅的鏡頭,還是中畫幅、大畫幅的鏡頭,只要鏡頭焦距一定,光圈一定,對焦距離一定,那麼在同樣的畫幅上(我們這裡把所有的鏡頭都轉接到全畫幅上好了),得到的景深就是一定的。

    就是說,比如一隻C幅鏡頭56/1.4,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在全畫幅相機上得到的景深為2.68cm。

    那麼換一隻全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全畫幅相機上也可以得到2.68cm的景深。

    換一隻中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隻c幅56/1.4鏡頭,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個給4x5的大畫幅設計的56/1.4(假如這玩意存在),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這和鏡頭原本設計適用的畫幅是無關的。

    當然了,根據上述公式,我們總可以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光圈值,在同樣的畫幅、同樣的對焦距離下得到同樣的景深(這特麼就是廢話)。全畫幅上我可以用200mm的焦段,光圈f/20~22之間,在對焦距離為1m的情況下得到2.68cm的景深。所以就事論事地說,舉個全畫幅85mm f/2.5~2.8之間的例子說明“給什麼畫幅設計的鏡頭,光圈就是給什麼畫幅標的,不能混用”才是沒什麼意義的。

    其次說說進光量。索尼/美能達的幾隻STF鏡頭,100/2.8 T5.6和135/2.8 T4.5這兩隻鏡頭能很好地說明進光量的問題。光圈值(焦距/光圈直徑,其實我記得一直是光圈直徑/焦距啊。。。)為f/2.8,但是實際上到達感測器的光亮度(T值)分別等效於使用同焦距下光圈為f/5.6和f/4.5的鏡頭拍攝的光亮度。

    換個說法,你在任何一個鏡頭前面加上幾片ND鏡,然後把(ND鏡+鏡頭)看成一個新的鏡頭,那麼這個“新鏡頭”的進光量和原來(沒有ND鏡)的鏡頭相比是大幅下降了的。這又和畫幅有什麼關係呢?

    {{header.title || "DigitalRev - Focus on photography"}}

    實際使用上,我曾經把給中畫幅/大畫幅設計的鏡頭轉接到a7r2上來混用,拍接片,我認為這不是沒有意義的hhh。題主說的這個“有人”直接否定了一批微單軌/中畫幅鏡頭移軸轉接環/數碼後背的存在意義。

    畢竟按照這“有人”的言論,給6x6/645底片面積設計的鏡頭用在44x33或者48x36的數碼後背上是沒有意義的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閒扯一句,等效焦距/等效光圈這些是很容易讓人混淆概念的,千萬注意要分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近些年華語樂壇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