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守望者

    可能性很大,對於韓信而言,命運無疑是對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韓信一生的悲劇。在韓信佔領齊國逼封齊王之後,韓信如果自立,脫離漢王的領導,坐觀劉邦和項羽大戰對峙。那麼很可能的情況就是在鴻溝以後,楚漢雙方各歸本位,天下呈現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分裂景象。漢王劉邦,霸王項羽,齊王韓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臨江王共敖,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等人各霸一方,分割天下。

    但是這樣大好的時機被韓信生生錯過,等他被改封為楚王之後就已經在劉邦的牢籠之中在不可能有所作為了。標誌就是勸說韓信自立的謀士蒯徹離開了他,證明韓信再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韓信當時雖然是齊王,但卻是漢王所封的齊王。當時漢王雖無天子之名卻行天子之事,齊王韓信,梁王彭越,韓王信都是劉邦分封的諸侯。所以說,韓信依然是劉邦的屬下。作為臣子,他就應該遵守臣子的規則。這在當時來說,如果韓信自立,那必然會大失民心,肯定得不到人心的支援。

    韓信的錯誤在於想為人臣子不甘心,心懷意志。想稱霸四方又優柔寡斷,英雄氣短。總的來說他是做皇帝沒有那份膽量,作大臣又沒有那份忠心。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心態和心理,雖然才華橫溢可是這份才華卻註定了它的悲劇。他的兵法韜略和項羽不相上下,遠勝於劉邦。但是,他缺乏漢王的仁義和項王的霸道,他的文臣系統並不發達,獨有一個蒯徹還不能好好使用。同時他的後勤系統也沒有稱職的人為他打理,所以他自立的條件存在卻不充分。如果形成各霸一方的戰國狀態,韓信也很有可能耐力不足,最終被人所吞併。

  • 2 # 甘甜的純淨水

    謝謝邀請:韓信如果任齊王或楚王至多成為一方霸主,相統一天下可能性不大。我們分析一下古今能夠統一天下的基本條件。首先領導者,有一統天的雄才大略之志和格局,,那麼手下必須有將才為他所用,還要有運籌帷幄的軍師,還要有如何安撫百姓使天下穩定的治國理政才能。即使領導者不具備以上才能,只要他能駕馭具有為他所用的這方面人才即可。韓信打仗行是將才或帥才,但是韓信沒有一統天下的格局,沒有能掐會算的張良之才,沒有安撫百姓蕭何之能。比如李世民的天下,手下有眾多大獎為他攻城略地,有魏徵賢臣,還有軍師徐茂公。朱元璋亂世統一天下,有大將,徐達,常遇春,郭英,湯河,還有軍師劉伯溫等。所韓信至多當個霸王,想一統天下條件不具備,也不可能。

  • 3 # 枯井活水

    歷史沒有假如 不過可以根據人物的個性來推理一下 首先兵仙韓信帶兵打仗的能力在當時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濰水殺龍且,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在這些戰爭中,最能體現韓信,連百萬兵,無敵天下的一戰,就是垓下之戰。此戰的歷史意義,就是決定了中華天下的歸屬權。後來擁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完全有實力打敗當時的任何對手 包括劉邦集團..是一個無敵的存在,純軍事角度來講是可以取得天下的.

  • 4 # 歷史名將錄

    劉邦能夠建立漢朝,那少不了一個人的功勞,這個人就是韓信。韓信作為劉邦手下帶兵作戰最厲害的一個將領,給劉邦打下了半個漢朝,但是後來卻因功高震主,被劉邦的老婆呂雉暗害,最終窩囊的死在了幾個宮女手中,也讓我們感到十分的惋惜。而韓信有一個屬下曾經建議他傭兵自立,如果他當時選擇了聽從,能夠取得天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彭城之戰打完以後,劉邦被打得大敗,60萬人馬也都全部被打散。而此時的韓信沒有帶兵上前線,而是領著2000人鍛鍊新兵。劉邦被兜著屁股追回來之後,把他訓練的3萬精卒全部取走,還是給他留下了2000人,讓他自由發展。不過韓信自然非常人能比用,2000人兜兜轉轉又發展了3萬新兵,並且領著他們參加了平定齊國的戰爭。

    在平定齊國的戰爭之中,韓信所帶領的軍隊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到攻打完齊國,手中的兵力已經多達了30萬人。而此時的項羽經過和劉邦的血拼之後,手中撐死還有20萬騎兵。至於劉邦則更慘,被項羽打散之後手裡能有10萬老兵就不錯了。此時的韓信,可以說是任何一個選擇都能夠決定時局的走向。

    而同時,張良的一句話也能證明此時韓信的勢力之大。那就是韓信想要齊王時,劉邦不想給。但是張良說了一句,此時韓信若反無人能治。這就很鮮明地說出了,在那個環境下韓信已經有自立為王的資本了。不過這時候的韓信卻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王爺的位置而已。

    那麼如果韓信聽了屬下的建議擁兵自立,他能夠取得天下嗎?小編認為答案也是否定的。我們都知道韓信帶兵打仗很厲害,而且此時的他手中有30萬大軍,若是擁兵自立,可以說是勢力最大的一個。但是一旦他傭兵自立,劉邦和項羽就可能迫於他的壓力結合起來,畢竟在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再加上如果他反叛劉邦,在大義上便落了下乘。古人非常看重仁義道德,一個無信之人又怎麼能夠服眾呢?即便他擁有30萬的軍隊,也只能越打越少,最後被項羽和劉邦聯手剿滅也是可以預見的。

  • 5 # JacksonLi99

    如果韓信任齊王時就不顧政治道義,悍然擁兵自立,那麼楚漢之爭的兩方格局就會變為三方格局,既然是三方格局,那麼要麼是三足鼎立,要麼是先兩方聯合打敗第三方,然後再決一雌雄。當局之時,劉邦雖政治和人心佔優,但軍事實力最弱,至少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消滅項羽或者韓信,能自保就不錯了;而項羽雖政治幼稚,有稱霸之心,無坐擁天下之志,但憑藉強大實力和霸王之威,據江東富饒之地,足可雄霸一方;而韓信此時唯有兩條路可走,要麼稱霸一方,要麼聯合項羽消滅劉邦,以韓信之智,自然明白如稱霸一方,就會成為劉邦和項羽之公敵,加上對劉邦和項羽這兩位故主的瞭解,極有可能會先聯合項羽消滅劉邦,劉邦面對韓信和項羽的攻擊,是不可能會翻盤的,雖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但也不是絕對的,還是得戰場上見高下,這樣的話,中國歷史就會徹底改寫了,然而所有上訴均不成立,因為要統一天下,首先要有統一天下之志,首先得是政治家,韓信和項羽分別是當時最傑出的謀戰派和勇戰派軍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否則,韓信就不會有後來悲慘的結局 ,但韓信臨死之前,肯定悔恨當初為何不擁兵自立,然而一切都太晚了。綜合上訴,如果韓信擁兵自立,也不可能統一天下,但劉邦也不可能統一天下,項羽更無可能,天下將進入大分裂局面,自秦朝建立起來中央集權制度將面臨最嚴重的考驗,但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固有屬性來看,統一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封王座1.24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