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50430888591

    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等全面考慮,做到個體化治療。

    1.隨訪觀察

    無症狀的小的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療,特別是圍絕經期婦女。絕經後子宮肌瘤多可逐漸萎縮甚至消失。可每3~6個月隨訪一次。

    2.藥物治療

    以短期治療為主,主要適用於有手術指徵的子宮肌瘤患者,術前用藥以糾正貧血、縮小子宮體積,避免術中出血及減少手術困難;近絕經期婦女,子宮小於孕10周大小,症狀輕的;因其他合併症有手術禁忌證者。因應用的藥物均有副作用,不宜長期應用。

    (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透過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雌激素至絕經後水平,藉以緩解症狀並抑制肌瘤生長使其萎縮。但停藥後肌瘤會較快恢復到原來大小。用藥後會產生圍絕經期綜合徵、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故建議用藥時間不超過6個月。應用指徵:①縮小肌瘤以利於妊娠;②術前治療控制症狀、糾正貧血;③術前應用縮小肌瘤,降低手術難度,或使陰式手術成為可能;④對近絕經期的婦女,提前過渡到自然絕經,避免手術。

    (2)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可作為子宮肌瘤術前用藥,用於貧血的子宮肌瘤患者以抑制月經,縮小肌瘤體積,減少輸血可能。因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建議長期使用。

    3.手術治療

    手術仍是子宮肌瘤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剔除術。

    (1)手術指徵①經過多致繼發貧血,藥物治療無效;②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③有膀胱、直腸壓迫症狀;④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覆流產的惟一原因者;⑤肌瘤生長較快,懷疑有惡變。⑥因肌瘤存在,子宮大於10周妊娠大小。手術可經腹、經陰道或宮腔鏡及腹腔鏡下手術。

    (2)手術方式①子宮切除術有手術指徵,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可行子宮切除術。因子宮次全切除術後的宮頸有將來發生癌變的可能,而且殘端癌處理很棘手,因此,目前對於大多數患者建議行全子宮切除術。術前應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排除宮頸惡性病變。未絕經女性可保留雙附件,絕經後可考慮同時切除雙側附件。

    手術可經腹、經腹腔鏡或經陰道進行,具體需根據患者子宮大小、肌瘤的部位、有無盆腹腔粘連、腹部和陰道條件(如過於肥胖等)、醫生及醫院的裝置技術條件而定。②肌瘤剔除術(Myomectomy)對≤40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者雖然沒有生育要求,但不願切除子宮的患者可考慮行肌瘤剔除術。術前應透過陰道檢查、B超等對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數目作充分了解,藉以選擇合適的途徑(開腹、腹腔鏡、宮腔鏡或陰式)行肌瘤剔除術。腹腔鏡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是目前深受歡迎的微創手術方式。但腹腔鏡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高,同時因腹腔鏡沒有觸覺,一般只適用於剔除漿膜下或肌壁間偏漿膜下的單發或個數較少的肌瘤。目前對此尚無統一意見,一般建議單個肌瘤不宜過大,個數不能過多等。宮腔鏡手術適用於黏膜下肌瘤,但對於僅小部分肌瘤突出於宮腔內的2型黏膜下肌瘤可能無法一次切淨。開腹肌瘤剔除適應證廣泛,對於特殊部位的肌瘤、多發肌瘤、子宮體積過大者以及剔除術後復發者均應首選開腹肌瘤剔除。藉助術者的觸覺,可以儘量剔除子宮內所有觸及到的肌瘤結節,對於年輕、有生育要求者更為合適。

    術後複發率為20%~30%,復發原因可能有:手術未能發現的小的肌瘤,術後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逐漸增大;或者患者本身存在著肌瘤致病因素,不斷有新的肌瘤發生。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主編.中國婦科腫瘤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年第1版:1018-1032.

    2.樂傑,主編.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第7版:269-271.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莫斯科紅場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