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刺客單純說,有孫權謀弒說,有江東舊貴謀弒說,有于吉詛咒說等等,你怎麼看?
7
回覆列表
  • 1 # 羅漫地瓜

    孫策怎樣死的?據說是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事情就只是這麼簡單嗎,是否另有隱情?刺客會是誰,因何事刺殺孫策?孫策和孫權關係又如何?下方我們一齊來看看孫策之死究竟是否蘊藏著什麼玄機。

      孫策與孫權性格各異,在戰略觀點上矛盾很大,孫權要實現自我的戰略目標,務必奪取孫策的權位。加之外界的影響,很可能謀殺孫策。在《三國志·吳書·孫策傳》中,陳壽對孫策的評價是:“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他指出了孫策力能勝人,有“小霸王”式的剛猛之氣;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不會用人等特點。

      張(糹龍)勸道:“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孫策卻無可奈何地說:“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由此就可看出問題有多麼嚴重,軍中諸將對他的態度持有異議。之後,孫策在丹徒西山獵鹿時,眾將和從人遲遲在後,策遇到許貢三客行刺,隻身徒手力敵,以致“被傷至重”。孫權卻不像這樣。陳壽在《三國志·孫權傳》中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像孫策這人,整年在外帶兵征戰,行止不定、刺客怎知他的行蹤。再說孫策出外打獵。外人很難知曉,許家三客又怎樣會在那裡守株待兔呢?在時間、地點及人數上都好像是有人事先做了安排,這難道不令人懷疑嗎?

    孫策在平定江東時大開殺戒,殺了不少英雄豪傑和名門世族,結怨甚廣,而且很喜歡輕騎外出狩獵。曹操的謀士郭嘉曾說過:“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之後果然如郭嘉所料。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四月,孫策像往常一樣又出去打獵。他騎的是一匹上等精駿寶馬,通身皆白,快如閃電,馳驅逐鹿,跟從的人絕對趕不上。正當他快如疾風地賓士時,突然從草叢中躍出三人,彎弓搭箭,向他射來。孫策在倉猝間,不及躲避,面頰中箭。這時,後面的扈從騎兵已經趕到,將三個人亂箭射殺。

      原先,孫策曾殺死吳郡太守許貢。據《江表傳》載,許貢上表給漢帝,說孫策驍勇,就應召回京師,控制使用,免生後患。此表被孫策的密探獲得,孫策便責備許貢,並下令將其殺死。許貢死後,其門客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這次最後得手。

      孫策中箭後,創痛甚劇。自知不久於人世,便請來張昭等人,託以後事。他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

      之後,叫來孫權,給他佩上印綬,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張昭等大臣重臣以孫翊有長兄孫策之風而期望孫策將兵權交給三弟孫翊,但出乎意料的孫策讓二弟孫權來繼承。

      約在同年四月四日夜裡因重傷而過世,享年二十六歲。

  • 2 # 熊魚自笑z

    一、表面現象: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被自稱為韓當士兵的三名刺客所傷,孫策面頰中箭。隨後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二、深層原因:

    孫堅死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準備討回之前其父孫堅的舊部創立功業及為父報仇。袁術將孫堅舊部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隨後孫策渡江而下,決心打出一片天地。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在周瑜、程普和黃蓋等人的支援下,從歷陽渡江,首先打敗了牛渚營(今採石磯)的劉繇,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勢力越發強大。隨後孫策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活捉王朗、襲取廬江、大敗黃祖從而一統江東。

    在這一過程中,孫策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孫策率領過江的軍隊,但又得不到江東人的支援,這使孫策之師完全不具備返回鄉梓,為父老所歡迎的形象,而儼然是一支浩浩蕩蕩的袁術入侵之師,是外來的征服者。江東大族面對袁術入侵之師,他們絕不會率自己的家族鄉曲去支援孫策,也不能貿然離棄家園。他們或者靜觀待變,或者聚眾自保。孫策在江東遇到的,幾乎到處都是敵意。

    孫策佔領了丹陽、吳、會稽三郡,消滅東漢江東政權的軍事抵抗,並進一步與外敵爭衡於戰場,都不是難事。但是要使江東本土勢力放棄反抗,靠攏孫策,視孫策為一體,卻要困難得多。

    孫策在江東,面對的反抗勢力不止這一種。《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記孫策臨死時的江東局勢說:“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概述了孫權在江東局勢艱險之狀的三個方面,即

    一、“ 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指“山寇”據守深險之地抗拒孫氏,這個問題在吳史中最為突出,延續時間甚久。山寇主要屬於江東鄉土勢力中的中下層次,可能包括山越民族,所以有時以山越為稱,堅持與孫吳為敵,但主動進攻力量並不是很強。這是孫吳主要的軍事對手。

    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指江東社會層次甚高的一些家族,包括所謂東漢名臣,以武力或非武力的方式反對孫氏入侵江東。他們與出沒於深險之地的山寇互通聲息,社會影響很大。這是孫策在江東主要的政治對手,孫策對之殺戮立威,無所寬貸。其中包括:許貢、盛憲、周昕、王晟等。

    三、“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指流寓江東的北士,孫策需要他們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但這些人不知孫策能否長期立足,大都沒有跟隨孫策。

    孫策對這些勢力,特別是江東大族,一味的殺戮與震懾,而沒有采取拉攏與懷柔的政策,樹敵太多,這些勢力都有可能稱為殺死孫策的幕後黑手。

  • 3 # 答客誚

    我記得陳壽的三國志裡記載的是,孫策死於刺客之手,而刺客則是孫策仇家的門客。這些門客寄宿的主人被孫策所殺,由此與孫策結仇。三國演義裡說的好像是,孫策殺于吉之後,被于吉詛咒而死(顯然不可靠,畢竟是演義,總要增添幾分神秘色彩)。歷史上的孫策應該算得上是比較激進的代表,人言孫策“江東小霸王”,指的是孫策在江東一帶打基業,轉眼即平。然而實際上,孫策與江東豪門結怨甚深,因此招一些仇家也就不奇怪了。江東豪門向來與孫家不合也是不爭之事實。三國志裡,赤壁之戰其實是孫權的嫡系部隊和劉備軍聯手打的,而江東豪門無一助戰(所謂人心不齊)。至於題主所說,孫權謀害,應該不太可能。孫權當時年幼,孫策又是其兄,二者的父親孫堅死時曾囑託孫權長大一定好好輔佐孫策,而孫權又是孝順的孩子,因此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生喜歡男生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