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有用,可能會考慮 2、沒用,不考慮
3
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簡單說一下吧,每年的七八月份,在心理諮詢機構孩子諮詢比例會有很明顯的上升,大多是以學習壓力,厭學居多,日常事情,孩子的主要一般心理問題是品行障礙,人格障礙。

    對於年紀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責任就會更嚴重,家庭治療流派認為,在家庭中,孩子問題是父母問題的反應。

    每個年齡段孩子的主要問題不盡相同

    7到11歲,一般是品行障礙或者多動症

    14歲左右是叛逆期

    16歲是自我同一性

    如果題主認為孩子可能有心理問題,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做一下評估和診斷,如果是孩子成長階段,註定要面對的問題,家長也會提前有所準備。

  • 2 # 小輕

    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有用的。

    很多時候,我們心理的困惑希望找一箇中正專業的人談一談,心理諮詢師比父母親人朋友更合適。

    如果發現了,可以建議的。

  • 3 # 愈見心理研習社

    可能有心理問題,就是說也可能沒有心理問題,沒有心理問題,做什麼諮詢都是沒用。

    如果真的有心理問題,是什麼型別的問題,睡眠問題?情緒不好?人格障礙?認知缺陷?想要解決問題,第一步是需要先做出診斷。

    問題是否真的能被解決?那要看怎麼定義“解決”這件事。

    改善錯誤認知?可以。

    緩解負面情緒,比方說焦慮、抑鬱等?可以。

    健全社會功能?可以。

    有效緩解異常行為?可以。

    迴歸到常規水平?不一定。

    心理問題和激素水平,大腦結構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拿抑鬱症、躁鬱症來說,患者都伴隨著激素水平的異常分泌。這種情況不能透過諮詢解決。需要長期服藥。但是服藥能解決問題嗎?不能確保,只能說“有效果”。

  • 4 # 魂魄學文化

    這得看諮詢的人是誰,明白的人有用,不明白的人沒有用;

    心理的問題就是魂魄的問題,心為神,為生命之主宰;

  • 5 # 神馬心理

    發現中學生心理可能有問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是否有用,或許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認識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屬於哪一類?

    (1)成長類諮詢:中學生處於青春期,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講,會有許多成長類的困惑(例如:需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任務、情緒波動大、同伴關係的處理、職業生涯規劃、逆反與父母溝通不暢)等等,這些都屬於一般心理問題,相對而言是階段性(短期)問題,透過一對一的心理諮詢能夠得到絕大部分的解答,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繼續向前走;

    (2)神經症類諮詢:中學生由於面臨學業壓力、父母期望、社會競爭、校園欺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讓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例如:產生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等等,當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症狀時,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如有需要則應前往醫院由醫生做專業診斷,遵醫囑服藥(心理諮詢不能代替藥物治療),所以如果症狀較為嚴重,應先透過藥物緩解症狀,再輔以相應的心理諮詢效果更理想;

    (3)精神病性症狀(發作期)是不適合做心理諮詢的(一方面沒有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風險);

    總結1:中學生成長類的心理問題佔多數,諮詢效果相對會比較好;而神經症類或精神病性症狀需要先遵醫囑服藥,待症狀緩解後再做心理諮詢,否則效果甚微。

    適合中學生心理諮詢的種類有哪些?

    (1)團體諮詢:中學生非常注重同伴關係,在團體中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透過團體諮詢可以給到孩子們啟發,在團體中由於同齡(同質),或許有許多共同的困擾,孩子們也更願意表達,同時對他人持有的不同觀點也抱以更開放(接納)的態度;

    (2)家庭諮詢: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父母的教養方式,親子的溝通模式,家庭背景和環境等等,那麼在家庭諮詢的過程中,在諮詢師的專業引導下,家庭成員能夠呈現出原有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後共同探索改變與調整的可能性;

    (3)一對一諮詢: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或者有些心理困惑中學生認為比較私密(比如:青春戀),並不想在團體或家庭裡做分享,他(她)可能需要一個更安全、更值得信賴的環境,透過一對一的諮詢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傾訴出來,把困擾說出來進行討論和探索,那麼一對一諮詢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2:根據中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具體問題、程度、影響因素等等來選擇適合的諮詢種類;更私密、更深層的心理問題一對一諮詢更為適合。

    影響中學生一對一諮詢效果的因素(需要注意的幾點):

    (1)自願: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有問題,就強制或誘騙孩子來做一對一心理諮詢,中學生原本就處於逆反期,諮詢需要遵循自願原則,所以這種強迫性的方式可能最終的效果並不如預期理想,當然也就沒太大的用處了;

    (2)保密:中學生強調的是獨立性,會有自己許多的小秘密,有些父母會詢問諮詢師,孩子說了什麼?但諮詢需要遵守保密原則,否則將失去孩子的信任,成為父母的“同夥”,諮詢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3)參與度:諮詢的效果並不由諮詢師個人而決定,還需要中學生(當事人)的積極參與,例如:在一些認知行為治療的諮詢中,諮詢師會給來訪者佈置作業,那麼中學生是否會去完成,投入的程度如何?總的來說就是諮詢的效果是由諮詢師與來訪者一同努力作用的結果;

    (4)諮詢週期:許多人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諮詢一、兩次就會馬上見到效果!但實際往往是很少見的,心理諮詢並不能一蹴而就,立馬改變或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它一定是需要一個過程(首先中學生與諮詢師要建立信任關係、瞭解具體的問題、共同探討諮詢目標、探索各種方式方法、去執行及執行調整中可能出現的反覆、改善後的維持與鞏固)等等。

    總結3:一對一諮詢的效果是諮詢師與來訪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治療關係(信任度)越好、治療的積極性(參與度)越高,效果越明顯;同時諮詢效果需要時間,畢竟問題不是一天產生的,那麼解決問題自然也有一個過程(不要輕易中斷或放棄)。

    結語

    中學生有了心理問題並不是一件壞事,可以把它視作一個契機,無需擔憂做心理諮詢是否就意味著自己有“病”,成長類的問題是普遍性的、階段性的,及時解決(疏導)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與未來的發展,不要等到問題越來越嚴重(積壓時間長了),那干預起來則會更困難。

    希望每一個花季的孩子都能身心健康! @青雲計劃@清風計劃

  • 6 # 霍體清

    如果發現中學生心理可能有問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有用嗎?

    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不少,很多家長不認為孩子有問題,也不懂這類問題的嚴重性,只是說別亂想就完了,甚至覺得孩子是懶惰,為的是逃避學習而裝病,耽誤了病情,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真的是心理問題,多數情況是焦慮症,強迫症或抑鬱症,針對這些問題,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對一心理諮詢,因為這樣能針對性很強的瞭解學生出現問題的整個過程,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具體解釋出現症狀的原理,給出走出困境的方案,並同家長一起,透過孩子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帶出來,走到正常的學習軌道。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孩子的配合,要如實的說出相關事情的經歷,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在體會練習時勤奮,努力,克服自己的懶惰。但是現在很多孩子不但敏感,還很隨性,責任心比較差,不主動配合,不努力,這種情況諮詢效果就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蒸汽洗車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