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今往事一杯酒
-
2 # 戲品聊齋
首先說說龍王是怎麼回事。這裡說的龍王主要是指“四海龍王”,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和北海龍王。四海龍王是漢族民間所敬之神 。人們對龍王的信仰起源非常早,早期的龍神雖然有降雨等神性,卻沒有守土之責。比如漢代祈雨時祭奠的就是土龍。後來,龍王奉女媧之命管理海洋及人間氣候風雨,被奉為上古之神,屈原在【楚辭】【九歌】當中有形象的描述,認為龍是由九種動物融合而成,既能上天也能下海,既能呼風更能喚雨。所以龍也被稱為靈獸之首,它是炎黃子孫的形象代言人,被歷代帝王視為君者象徵,因此,古代帝王多次下詔封龍為王,以求社稷風調雨順。古代的時候,人的智力還沒得到完全開發,只是認為龍王只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兇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都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又多設坐像,通常隻立有一位龍王。道教典籍《太上元始天尊說大雨龍王經》中有關於龍的來歷描述,龍是現今宇宙生成時,智慧元氣凝聚的精神,因為太極(以地球智慧為中心的太陽系)建立,受玉皇之令成為保護太極生靈的神明。龍神的另一使命是保護太極生靈存在的環境不至於毀滅。龍神按職能,大致有天龍神、地龍神、海龍神等,有的地方龍神還兼財神的職能,都具有蘊育陰陽,轉化運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的能力。 在道教典籍中,天龍神輔佐勾陳上宮天皇大帝、雷部眾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天神行雲施雨,阻擋能損害、毀滅太極的元素與災害。海龍神輔佐媽祖管理海洋生靈、是漁民的保護神。女媧一共冊封了九位龍王,使其澤瑞下界,滋養下界生靈。九位龍王為:五帝龍王【陸地、天】一共五位,記載於《龍王品》;四海龍王【海洋】一共四位,記載《太上洞淵神咒經》。由於四海龍王為女媧冊封,在神靈中身份崇高特殊,保持著較大的自治性,天宮對其海洋之事,一般任其自治。龍王育有龍子龍孫,安居下界,這在神靈中又是一特權體現。
再來說說關於龍王的傳說。龍王,道教神祇之一,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為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日本也有信奉,被認為是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在道教典籍中,認為地龍神輔佐后土皇地祗、南極長生大帝、五嶽大帝等蘊育、管理大地上各區域的陰陽、物產,管理山陵、江河、平原高地等,以及神仙、陰冥眾生。海龍神輔佐媽祖管理海洋生靈、是漁民的保護神。
最後說說全國最有名的龍王廟在哪裡。龍王廟是泉州市安溪縣十八景之一著名的文物古蹟,廟壁之上曾有前安溪縣令宋應麟題的五律詩一首“拾級更攀藤,崎嶇最上層,林深疑有虎,寺古更無僧。鬼穴陽燐沒,龍潭溼霧蒸,不因祈雨至,誰向此烽登。”廟下龍潭水深碧綠,潭上地勢險峻,群峰聳峙,峰巒迴環,疊翠披丹,雲煙縹緲。山中“晴天不斷四時雨,千載常懸太古音”(黃雅谷詩句)。觀音山常年罩霧,“浮煙薄霧影迷離”(進士黃爾漚詩句);仙洞峰有仙女之稱,“蓬山縹緲鎖雲煙,高處分明別有天”(知縣黃宅中詩句)。山中無石不景:石龜、石船、石鼓、石雞、石狗、石猴、石人、石椅、石桌……維妙維肖。山巒間,有一泓彎彎繞繞的小溪,潺湲繞道,撞擊石罅,奏出悅耳動聽的參林溪聲。沿溪有雨落潭、鳥槍潭、打鼓潭、韻潭……宛如鑲嵌在綠帳中的一串明珠。這裡古稱山、石、潭三絕,“奇景異常,騷人墨客,多遊其間”。 遺址在鎮東村與祜水村之間的小溪中,幽谷澗水,瀉入三潭,濺起三堆雪,蔚為奇觀。其中第三潭名呼龍潭,最為壯觀。相傳,古時龍潭深不可測,時有蒼龍起自潭中,祈雨輒應,故名。同安進士郭貞一到龍潭覽勝,揮毫潑墨,即景賦詩曰:殷殷觸石氣如虹,灌莽驅除見化工。四海龍蛇方鼎沸,一潭魚鱉溯雲漴。鉤臺煙雨鼉礬上,納麓風雷鳥道中。地勢遙深天亦小,樽前搔首問詩筒。另外,在福建、上海、寧坡、武漢等沿海地區地都建有龍王廟。有的在北方如蘭州、西安、鄭州、揚州、南京、濟南、杭州等黃河、長江和內陸河地區也有不少龍王廟。解放後,除了全國規模較大、確有文化旅遊開發價值的龍王廟外,大多數都被拆除。
回覆列表
俗話說:大水淹(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這句話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的第一卷第14章:“闖王派我來,也只是同你們見見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後大水淹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我們都知道龍王廟,但這個廟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樣呢?
龍是掌管雨水的水神在中國大地上均有不少龍王廟(或龍神廟)。中國民間自古就有把龍當作掌管雨水的水神。三千多年前,人們祀龍求雨便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甲骨文上的卜辭)
漢代流行有一種習俗:用泥土製作成龍的形狀,利用它招來雨水。東漢高誘認為這種習俗始於商湯。高誘還對“土龍致雨”的說法進行了解釋:“雲從龍,故致雨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雲總是跟龍在一起,所以龍能帶來雨水。”
春秋時期,有關祀龍求雨的材料就更多了。當時人們已經普遍把龍當作掌管雨水的水神進行崇拜,定期舉行祀龍求雨儀式。
龍王信仰古時候人們認為,天地間有四海龍王,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
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但是沒有守土的責任。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傳說龍王是奉女媧娘娘之命管理海洋及人間氣候風雨的龍神,龍王為上古之神。
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九種動物融合而成,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所以龍被認為是靈獸之首,被歷代帝王視為君者象徵。
在古代帝王多次下詔封龍為王,以求社稷風調雨順。古時先民民智未開,認為龍王只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兇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而又為了祈求方便,所以就建造一個廟子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隻立有一位龍王。這就是龍王廟了。
關於龍王廟,你是怎麼看的呢?
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