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一起來聊劇

    中國有人稱之為失去的30年,也有人因為看到最近幾年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日本經濟有所復甦,馬上稱之為悶聲發大財的30年,實際上這些觀點都只是著眼於某一個時段的表面現象。平成時代既不是失去的30年,也不是悶聲發財的30年,整體而言,平成是一個方向缺失、信心不足、摸不著石頭過河的迷惘卻也努力掙扎的時代,而平成時代所遺留的問題,仍然會延續和影響到今後的令和時代。

    經濟低迷和增長模式的缺失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第二天,其子明仁即位,平成時代拉開帷幕。從1986年12月開始,日本經濟經歷了一輪不同尋常的榮景,時間長達58個月。在這期間,日本股市幾乎呈單邊上揚趨勢,日經指數從1985年12月的1萬3113點上升到1989年12月19日的3萬8915點,四年間上漲了三倍多。1989年正好是日本消費稅開始徵收的一年,加上1990年日本中央銀行開始緊縮政策,貸款實行總量限制,緊縮政策搓破了泡沫,到1990年10月份日經指數已跌破2萬點,1992年8月18日降至1萬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日本經濟陷入了一個漫長的低迷時期。

    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在日本政府強力主導和引導下取得的,這套統制經濟的做法來自於二戰期間的戰爭經濟模式,戰後一直延續下來。普遍認為,所謂日本模式實際上是國家規劃和介入經濟的成功,日本的市場經濟是一種“有秩序的競爭”(orderly competition)。昭和時代物資短缺,外匯匱乏,重化學工業的發展有賴於資源由政府集中起來,官僚主導的復興計劃和戰後日本的整個經濟發展模式行之有效,一直到平成初的1991年泡沫經濟達到最頂峰。

    自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的近30年,其實政府的各種刺激經濟的政策一直在持續。特別是泡沫破裂以後,值得稱道的是他們靜下心來重新迴歸經濟基本面,堅持迴歸和扶持了製造業。這在泡沫破滅之後對逐步恢復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僱傭的穩定有積極意義,在製造業許多細分尖端領域,日本的競爭力依然很強。今天日本GDP中製造業佔比還有22%,在原七國集團(G7)的發達國家中最高。堅守制造業也成為拓展海外市場的利器。

    平成整體日本的經濟總量並沒有下滑甚至有所增長,但是日本經濟的增長率長期徘徊在1%以下。家庭收入的下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導致整個社會消費不足,市場萎縮,過往的成功模式已經不靈;加上世界經濟大環境的變化,使得日本企業信心不足,在對新領域以及新市場的開拓上,一直持一種非常慎重的態度。這就產生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企業利潤留存不斷增加卻在減少投資。於是,在半導體等行業投資退縮,日本漸漸被一些後起之秀的國家趕超。

    平成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後,多數日本企業從多元化經營退縮回夯實本業,投資的減少也意味著僱傭在退縮,同時企業希望更加靈活的用工制度,便於和國際同業的成本競爭。在小泉執政時期,日本傳統的終身僱傭制開始鬆動,國會通過了短期合同制的派遣工人法案,日本迎來了就業難和收入下降的時代。

    對國際市場依賴增加

    由於日本的經濟結構改革緩慢,原本以國內消費市場為主的企業紛紛轉向國際市場,政府在國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也鼓勵企業投資海外,擴大出口,這使得日本經濟更加依賴美國市場、中國市場和經濟全球化體系。目前,日本的出口依存度是16%,是泡沫經濟時期8%的兩倍,也高於美國的8%。國際市場越來越成為日本維持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引擎,日本積極謀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TP)、倡導自由貿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出口依存度不斷上升的同時,日本的對外投資也在不斷提升,對外債券投資和對外製造業投資這兩項加在一起,對外資產存量高達328萬億日元(下同,約4萬億新元),位列世界第一,遠遠高於位列第二的中國(約2萬6000億新元)。但有人說存在一個海外日本,這卻是一個誤解,因為日本的海外資產雖然名列世界第一,但幾十年的存量不過佔年度GDP(500萬億日元)的65%左右,迴流的利益也只有19萬億日元而已,比美國的22萬億日元低,與日本國內經濟的規模相比仍然是很小的。在這一現象的背後,是日本國內市場低迷導致企業資金無法在國內消化,不得不向外輸出的事實,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日本從一個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國家開始,變成對外依賴度比較高的國家,其後果不僅體現在經濟上,在政治上,日本開始更深地捲入全球化和國際政治遊戲,趨向更緊密地追隨美國。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讓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不斷提高,日本必須正視中國的存在,因此也試圖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對中日關係的未來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樂觀。

    生活保守主義

    平成年間的迷惘,還體現在政治和社會思潮上的迷茫和搖擺。平成之初,日本出現了堅持走和平路線還是保守路線的鬥爭。平成五年,也就是1994年,從自民黨出走的新黨黨魁武村正義出了一本書《雖小猶亮的日本》,認為日本不應該追求軍事和政治大國地位;而代表保守觀點的安倍晉三則在2006年出版了《美麗國日本》,兩種觀點不相上下。但到了平成時代中後期,伴隨著社會黨的衰落,日本政壇左翼勢力漸漸式微,出現了總保守化的趨勢。

    在社會層面,平成年代產生了迷茫的一代和追求平庸平凡的一代。日本的一家調查機構做的關於平成時代滿意度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越是年輕人滿足度越高,女性滿足度也普遍高於男性,而50歲以上的人最多不滿。這批人經歷過泡沫經濟的輝煌,平成時代的經濟低迷和政治的混亂,使他們感到不滿和迷茫。這其實就是日本社會很奇特的一個現象:年紀大的人希望變革,反而年輕人希望維持現狀,他們不再像上一輩那麼拼命,不追求買房升職等外在成功,而是更注重生活享受和體驗。這個現象有人把它稱為“生活保守主義”。

    平成時代日本內外環境的變化,令日本原來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而新的模式仍然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這使得日本人民的心境也處於一種還未看到出路的迷惘狀態。今後的令和時代,日本仍將繼續面臨老年化、社會經濟結構改革等一系列難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仍將繼續存在不確定的變化,中日交往也需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

  • 2 # 世界蠻跑

    日本的平成時代,平成天皇可以說是一個倒黴蛋,1989剛剛繼位就,1990就碰到了超級大怪獸"(經濟泡沫的破滅),幸好有三位光之巨人,他們分別是迪迦奧特曼,戴拿奧特曼,蓋亞奧特曼,他們打敗了強大的怪獸,使得日本重獲生機。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自1995年到2017年這平成時代中長大二十年裡,日本得GDP始終保持在4萬億美元左右,沒有明顯的增長。

    這麼看來,平成時代好像真的不怎麼樣。

    實際上呢?並非如此,平成三十年,日本雖然面臨了嚴重的經濟泡沫破裂,但是,其實際GDP並沒有大幅下滑,並且,日本的人均GDP也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其次,經濟泡沫是國家高速發展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日本花了15年修復崩潰的經濟,實際上也是在調整自身經濟內部結構,對內追求更高質量的過程,發展不一定是擂鼓喧天的,也有可能是悶不吭聲的。

    其三,目前的日本在資本積累,技術積累,企業管理經驗的積累方面也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筆者認為,平成三十年的日本雖然不像80年代那樣有狂放的,傲人的盛況,但卻得到了更深程度的沉澱。

    這樣的日本,我們更需要注意(當然,我們的發展更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理學家一定想得開嗎?一定不會得抑鬱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