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1980185

    為什麼是可怕的兩歲,應該是可愛的兩歲呀!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我覺得,他們小時候都好可愛,每天陪他們玩,帶他們出去遛彎。雖然辛苦,但也幸福。這個幸福感呀瞬間就把疲勞感消除了,讓你動力十足

  • 2 # 一個西瓜過夏天

    所有的媽媽,都怕錯失了孩子的每一個美好瞬間,怕錯過了她們所有學習的機會

    我想,只要爸爸媽媽陪在孩子身邊

    沒有什麼可怕的兩歲,三歲,四五歲!

    因為有愛,孩子就會健康成長

  • 3 # 靈犀兒童小樂園

    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可怕的兩歲,也就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孩子成長的一生,是敏感期和叛逆期交替出現的,父母要在孩子的這些關鍵時期,把握好教育尺度,可達到事半功倍。

    生活中會看到,寶寶才兩歲,就變得越來越叛逆:該吃飯時不吃飯,怎麼叫都不願到飯桌上,如果強行抱到餐桌上,就會很激烈的反抗和哭鬧。

    出現這樣的情況,寶爸寶媽們不要驚慌,在憂傷費神的時候,為此也要高興,孩子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出現了該年齡段必有的情況,是值得高興的。這個階段也是調整親子關係的關鍵階段。不僅孩子接受外界事物有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同時也有了不同的表達。

    父母需要積極做出相應改變,以應對成長的孩子。孩子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自我意識的增強:當自我意識形成後,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表現就會表現出與大人相牴觸,產生一些反抗的行為。能夠區別什麼是“自己”的。

    孩子會出現自我意願想做的事情。這個階段需要父母好好引導,不要隨便使用父母權威壓迫孩子,要蹲下來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親子溝通了解。所以,想培養好性格,獨立意識,優秀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塑造孩子良好人格的關鍵階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瞭解孩子的想法後,要進行引導。切記不耐煩和敷衍,雖然很耗精力,建議跟家人商量好,在孩子狀況發生時,至少有一個會面對孩子。

    2、身體活動能力增強:孩子終於長大一點,不需要時時刻刻掛在大人身上了,可是,他們還沒有對周圍環境建立完整的安全認知,需要父母緊緊跟在身後,一一指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天下來,大人全身痠痛,孩子卻開心的不得了。

    父母如果阻止孩子想拓展範圍的運動,孩子就會反抗,父母就會生氣或不耐煩,如果對著孩子爆發不良情緒,孩子小小自尊心受損,就會增加叛逆的機會。

    3、孩子的需求發生變化:孩子不滿足以往玩耍的地方,對玩具有要求,對父母的陪伴有要求,對吃的飯菜有要求,總之,一個小大人出現了,那就好好跟孩子協商吧,畢竟出現情況的孩子,都是聰明且高情商的。

    父母在這個階段,要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當語言無法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時就會透過哭鬧來表現。孩子在哭鬧時,給孩子一些時間,等平靜下來,好好溝通一下。在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孩子成長了。

    等安靜下來後, 給一個擁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關注著,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讓孩子自主選擇。拿出兩件衣服,讓孩子自己選擇穿哪一件。當孩子能夠自由選擇時,就會增強責任感,自主行動力也會變強,優秀的孩子就是這樣教育的。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和蠻橫無理,父母就要強硬起來,拿出父母的權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不該做的,不能碰觸的。

    如果想減少孩子爆發情緒的頻率,建議給孩子多買一些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就可以得到暫時的輕鬆。

  • 4 # 範桂麗親子教育

    兩歲以前,是孩子特別粘著媽媽的時候,有時候媽媽上個廁所孩子的眼神都會自動的跟著媽媽,所以這個時候,是建立孩子,安全期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作為媽媽一定要陪伴著孩子。

    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淘氣不妨順著點孩子。其實這個時候,沒有所謂的可怕。用心去愛孩子吧!

  • 5 # 諾媽咪育兒

    養娃就像打遊戲啊,一關更比一關難,每次都累得不行。可是抬頭看看還有多久才能解放,發現通關之日遙遙無期,頓時心塞。

    小寶寶一天天地長大,伴隨著層出不窮的變化,一方面讓我們驚喜不斷,一方面也是麻煩不斷,有時是開心到想上天,有時卻是崩潰到抓狂。如果你發現,曾經乖巧的小天使在某一天隨時都會變成一隻憤怒的小鳥,那麼恭喜你!你的小寶貝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

    在突然的某一天,這個可愛的小天使開始學會對你的任何要求和建議都不要,開始大發脾氣,開始學會摔東西,甚至連之前喜歡的事情都故意拒絕。但也會什麼事情都想要自己做,自己吃飯,自己下樓,自己按電梯,自己穿衣服,你要是幫他做了,他就會大發雷霆,就都不願意做了。反正一句話,就是各種和你對著幹,獨立思想特別嚴重。這時候父母就會進入一個不知所錯的階段,各種抓狂,各種困擾,各種掙扎,你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不可理喻,每天都生活得很崩潰。

    這是因為小寶貝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2歲的他們,開始有了相對獨立的意識,他知道自己和爸爸媽媽們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所以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想去研究和投奔這個世界,但心裡又會害怕這個世界,所以他們就處在一個矛盾的世界裡,所以才會有變化莫測的思想和情緒。所以應對叛逆的寶寶,爸爸媽媽也要調整情緒,改變之前的行為和看法,從寶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避免和孩子對著幹,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讓他自己做決定,發揮他的自主,比如出去玩,就可以問孩子你是想盪鞦韆還是想玩滑滑梯呀?

    第二:把生活中的小事拿來和孩子探討。比如孩子不喜歡刷牙,我們就要說,牙齒裡面有好多小細菌,我們給牙齒洗洗澡,把細菌趕走好不好?孩子一想很有趣,他往往就不會抗拒了。

    第三:用新鮮的事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有的時候脾氣上來,怎麼哄都哄不住,這時候我們就要用一些別的東西去吸引他的注意力,他才會忘記剛剛的不愉快。比如你不讓孩子看電視,孩子不肯哭鬧,你就說我們去看隔壁哥哥的新玩具火車好不好,他也許就被火車吸引了。

    其實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最好還是父母無微不至的陪伴,因為有陪伴,孩子才會放心哭鬧,因為有陪伴,孩子才能任性撒嬌打滾,因為有陪伴,所有的不講道理都有穩穩的安全感。所以,孩子需要你一直陪伴的時光很短,好好陪伴他度過這些時光,你會發現回憶起來很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奧特曼和怪獸娘化,會是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