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周易》強調“陽主陰從”
《周易》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源泉,深受歷代醫家的重視。如唐·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盧鑄之亦十分重視《周易》對中醫學的影響。他說:“醫者,易也。醫之陰陽至理,本於易也。”
在對待陰陽關係上,盧氏深受其師鄭欽安的影響。他還密切結合自身臨床實踐,根據《周易》“夭尊地卑”之說,竭力強調“陽主陰從”之說。如他說:“《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點’。夫乾者為天,坤者為地。乾者陽也。坤者陰也。天包乎地,地承乎天,故乾坤位於上下。上為陽,下為陰。其陽者,宛如三公九卿百官也。其陰者,宛如三妃九殯百騰也。陽動陰隨,陽主陰從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又說:“人之生成.純在天地之中,陰陽之內,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陽而轉。業醫者須識得《周易》所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內經))所言‘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等奧義……實為養生治病之一大綱領也”(《盧氏醫學心法.陰陽變動往來說》)。在陰陽相互為用的關係中,強調陽為主,陰為從,尊陽而卑陰便是盧氏學術思想中的鮮明特徵。盧氏正是從這一基點出發,來認識人體生理、病理、指導診斷和治療。
闡釋生理 重視坎中之陽
明確人體陰陽在生理活動中的關係,對分析和認識病理,確定正確的診療法則是十分重要的。盧氏認為,人之生理不離乎陰陽,而陰陽二者則始終處於陽為主而陰為從的狀態。如此,才能保持人體“陰平陽秘”,保證人體健康無病。
盧氏在闡釋對人體生理的上述觀點時,主要運用了《周易》八卦理論。在運用這一理論時,他特別強調坎中之陽的重要作用。他說:“失乾坤者,陰陽之靈也,氣也。本天地之清真。故曰大父大母。仰坎離者,陰陽之精也,象也.得乾坤之中氣,故曰中男中女……故乾坤之六子,唯坎離為至貴。以其得氣之中,而為天地之真精,實陰陽之英華也”。又說:“坎中之陽,火也二離中之陰,水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中一陽也,為人生立命之根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
盧氏指出,離、坎二卦皆有火,離火雖屬陽,但察坤之質,須賴坎中之陽發動,始能二火相照,發揖其功能.他說:“坎離兩卦雖皆有火,但有真火、凡火之別。而真火與君火本同一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即衰,所謂心腎相交,二火相照,水火既濟,人能保持體魄健壯,其實皆源於坎中一陽之火也”。此言“真火”,即指“坎中一陽之火”,此言“君火”,則指察坤質之離火。盧氏此論進一步闡述了“坎中之陽”為“人生立命之根”之說。
盧氏關於“坎中之陽”的上述觀點,雖受其師鄭欽安的直接影響,並源於明代學者趙獻可有關命門真火“為真君真主”之論,但是,他在強調這一觀點時,較前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說:“人身乃血肉之軀,陰也,全賴真陽運於其中而立命。人以臟腑分陰陽而立論,乃論其末也,以坎卦立論,實論其本也”。
治病立法 重在以火消陰
盧氏在生理上重視陽的主導作用,在病理上自然十分重視陽氣的盛衰變化。盧氏認為陽氣為化生氣血津液之本,百病皆因陽氣受損而生。因此,治病立法當重在溫扶陽氣。他說:“陽氣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為人生立命之根本,陽氣的盛衰存亡,決定其人生體魄的強弱與死生。無論外感六慾,內傷七情,或飲食勞傷,疫病等,皆可導致人生陽氣受損而發為疾病。治病立法,必須重在溫扶陽氣”《陽氣盛衰論》,同時還強調了“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的治療原則。
盧氏在強調“以火消陰”,Sunny一照則陰霾自滅的同時,還認為扶陽則精血津液自生而臟腑及周身各部均能得其潤養。所以,他在治療上崇尚仲景和其師鄭欽安“溫扶陽氣”之法,並進一步提出了“病在陽者,扶陽抑陰;病在陰者用陽化陰”的治療主張。這一主張充分反映了盧鑄之的臨床用藥特色。
對外感疾病的辨證治療,首先注重表證的及時處理,強調貴在早治,急治,以避免病邪傳裡,即所謂“善治者,治皮毛”。表證初起,辨其虛實。常用自創之桂枝法,或附子桂枝法,以及麻黃桂枝附子細辛法等辨證施治。並且依據人體正氣的強弱,感邪的輕重,在方藥配伍及劑量增減上靈活掌握,權衡變通,能使患者多發汗,少發汗,微似汗出,不令汗出,或反收虛汗。一法數用,均能奏效而不傷正。
對虛損內傷疾病的治療,他強調必須抓住溫扶先天真陽這一重要環節,方能獲得陽復而精血生,陽復而陰退,克敵制勝的療效。他臨證既常用仲景四逆、白通,又擅用自擬扶陽諸方。活法圓通。真可謂治病重在扶陽,用藥多為桂附姜。
對於桂、附、生薑等溫扶陽氣之藥,盧鑄之均給予高度評價。如他說:“附子大辛大溫大毒,至剛至烈,且剛中有柔,能內能外,能上能下,為藥品中最大一個英雄也。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輕,以之治國,人和而國泰,以之治天下,而億萬年皆成盛世也。”桂枝“有引陽出陰之能,……實通達內外之能使”。生薑能“導氣血陰陽之傳變,助五行生成之氣機,更能旋轉於經絡臟腑之間,驅寒除溼,和血通氣”。故在臨床應用方面,具有獨到之處。使人體陽氣若“日月星辰麗於夭,華嶽河海附於地”。“陽氣司令而陰靜無擾”,則機體五臟六腑安和,經脈通暢。氣血調暢,生機勃勃,乃達卻病延年,健康長壽之目的。
其傳人為“火神派”當代代表盧崇漢。
崇尚《周易》強調“陽主陰從”
《周易》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源泉,深受歷代醫家的重視。如唐·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盧鑄之亦十分重視《周易》對中醫學的影響。他說:“醫者,易也。醫之陰陽至理,本於易也。”
在對待陰陽關係上,盧氏深受其師鄭欽安的影響。他還密切結合自身臨床實踐,根據《周易》“夭尊地卑”之說,竭力強調“陽主陰從”之說。如他說:“《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點’。夫乾者為天,坤者為地。乾者陽也。坤者陰也。天包乎地,地承乎天,故乾坤位於上下。上為陽,下為陰。其陽者,宛如三公九卿百官也。其陰者,宛如三妃九殯百騰也。陽動陰隨,陽主陰從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又說:“人之生成.純在天地之中,陰陽之內,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陽而轉。業醫者須識得《周易》所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內經))所言‘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等奧義……實為養生治病之一大綱領也”(《盧氏醫學心法.陰陽變動往來說》)。在陰陽相互為用的關係中,強調陽為主,陰為從,尊陽而卑陰便是盧氏學術思想中的鮮明特徵。盧氏正是從這一基點出發,來認識人體生理、病理、指導診斷和治療。
闡釋生理 重視坎中之陽
明確人體陰陽在生理活動中的關係,對分析和認識病理,確定正確的診療法則是十分重要的。盧氏認為,人之生理不離乎陰陽,而陰陽二者則始終處於陽為主而陰為從的狀態。如此,才能保持人體“陰平陽秘”,保證人體健康無病。
盧氏在闡釋對人體生理的上述觀點時,主要運用了《周易》八卦理論。在運用這一理論時,他特別強調坎中之陽的重要作用。他說:“失乾坤者,陰陽之靈也,氣也。本天地之清真。故曰大父大母。仰坎離者,陰陽之精也,象也.得乾坤之中氣,故曰中男中女……故乾坤之六子,唯坎離為至貴。以其得氣之中,而為天地之真精,實陰陽之英華也”。又說:“坎中之陽,火也二離中之陰,水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中一陽也,為人生立命之根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
盧氏指出,離、坎二卦皆有火,離火雖屬陽,但察坤之質,須賴坎中之陽發動,始能二火相照,發揖其功能.他說:“坎離兩卦雖皆有火,但有真火、凡火之別。而真火與君火本同一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即衰,所謂心腎相交,二火相照,水火既濟,人能保持體魄健壯,其實皆源於坎中一陽之火也”。此言“真火”,即指“坎中一陽之火”,此言“君火”,則指察坤質之離火。盧氏此論進一步闡述了“坎中之陽”為“人生立命之根”之說。
盧氏關於“坎中之陽”的上述觀點,雖受其師鄭欽安的直接影響,並源於明代學者趙獻可有關命門真火“為真君真主”之論,但是,他在強調這一觀點時,較前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說:“人身乃血肉之軀,陰也,全賴真陽運於其中而立命。人以臟腑分陰陽而立論,乃論其末也,以坎卦立論,實論其本也”。
治病立法 重在以火消陰
盧氏在生理上重視陽的主導作用,在病理上自然十分重視陽氣的盛衰變化。盧氏認為陽氣為化生氣血津液之本,百病皆因陽氣受損而生。因此,治病立法當重在溫扶陽氣。他說:“陽氣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為人生立命之根本,陽氣的盛衰存亡,決定其人生體魄的強弱與死生。無論外感六慾,內傷七情,或飲食勞傷,疫病等,皆可導致人生陽氣受損而發為疾病。治病立法,必須重在溫扶陽氣”《陽氣盛衰論》,同時還強調了“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的治療原則。
盧氏在強調“以火消陰”,Sunny一照則陰霾自滅的同時,還認為扶陽則精血津液自生而臟腑及周身各部均能得其潤養。所以,他在治療上崇尚仲景和其師鄭欽安“溫扶陽氣”之法,並進一步提出了“病在陽者,扶陽抑陰;病在陰者用陽化陰”的治療主張。這一主張充分反映了盧鑄之的臨床用藥特色。
對外感疾病的辨證治療,首先注重表證的及時處理,強調貴在早治,急治,以避免病邪傳裡,即所謂“善治者,治皮毛”。表證初起,辨其虛實。常用自創之桂枝法,或附子桂枝法,以及麻黃桂枝附子細辛法等辨證施治。並且依據人體正氣的強弱,感邪的輕重,在方藥配伍及劑量增減上靈活掌握,權衡變通,能使患者多發汗,少發汗,微似汗出,不令汗出,或反收虛汗。一法數用,均能奏效而不傷正。
對虛損內傷疾病的治療,他強調必須抓住溫扶先天真陽這一重要環節,方能獲得陽復而精血生,陽復而陰退,克敵制勝的療效。他臨證既常用仲景四逆、白通,又擅用自擬扶陽諸方。活法圓通。真可謂治病重在扶陽,用藥多為桂附姜。
對於桂、附、生薑等溫扶陽氣之藥,盧鑄之均給予高度評價。如他說:“附子大辛大溫大毒,至剛至烈,且剛中有柔,能內能外,能上能下,為藥品中最大一個英雄也。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輕,以之治國,人和而國泰,以之治天下,而億萬年皆成盛世也。”桂枝“有引陽出陰之能,……實通達內外之能使”。生薑能“導氣血陰陽之傳變,助五行生成之氣機,更能旋轉於經絡臟腑之間,驅寒除溼,和血通氣”。故在臨床應用方面,具有獨到之處。使人體陽氣若“日月星辰麗於夭,華嶽河海附於地”。“陽氣司令而陰靜無擾”,則機體五臟六腑安和,經脈通暢。氣血調暢,生機勃勃,乃達卻病延年,健康長壽之目的。
其傳人為“火神派”當代代表盧崇漢。